为什么说在手机的花卉摄影,微距摄影等一些摄影题材的拍摄中,掌握好手机的拍摄距离很重要?这是由手机的镜头特性与景深特点所决定的。
太阳和水滴(手机微距摄影)
摄影镜头景深指的是:镜头在准确对焦被摄主体后,会在被摄主体的前、后,呈现出一定范围的清晰影像。而在清晰影像范围以外的场景物,则会形成模糊虚化的散景影像。如下面的图例(示意图006)
示意图006:景深和散景
(题外话:手机镜头的“三要素”(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详见已经分享的:聊手机摄影合集之“聊手机摄影(39)详解手机摄影光圈,焦距与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这里就不展开详解了,请见谅)
示意图007:已经分享的“聊手机摄影(39)”文章
摄影镜头景深的学习与掌握,是每一位(手机)摄影爱好者摄影入门的必修基础课。这是通过综合发挥(手机)镜头光圈,焦距,拍摄距离等因素,以模糊虚化的散景影像,实现简洁画面,突出与渲染烘托主体,增强摄影作品感染力的一项行之有效且实用的摄影技法。
桂花(手机微距摄影)
相对于(单反)相机,手机相机的优势有两点:一是不同焦距段的镜头集合下的拍摄模式,让手机摄影中的镜头切换快捷。二是手机镜头(不含微距模式)拥有的约10cm的对焦距离(即最近拍摄距离)。让不具有“微距模式”的千元手机,也可以通过“近距离+适当变焦”的拍摄方式(现在被称为:长焦微距),对微小被摄主体,或是被摄主体局部,进行带有微距摄影特征的拍摄。
螳螂(千元手机“近距离+适当变焦”拍摄)
红叶(千元手机“近距离+适当变焦”拍摄)
拍摄距离对镜头景深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在镜头的光圈与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就如下面的图例,手机在拍摄距离分别为15cm和10cm时,景深范围呈现着明显的不同。
示意图008:不同的拍摄距离,景深范围不同
水滴(手机微距摄影)
拍摄距离的远与近,影响着景深范围的大与小。当拍摄距离大大的超出镜头最近拍摄距离(即:对焦距离)时,“浅景深”下的模糊虚化散景效果将会基本消失,景深清晰范围也会充满了画面的整个纵深。这也是我们在拍摄(一些)全景,近景,特写和微距摄影时(如:人像,花卉等),常常强调摄影景深的运用。而在拍摄大场景(如风光摄影等)的远景画面时,却很少提到景深运用的原因。
远景:桃花,家园(70-200mm镜头70mm端,手动全景接片(一组5张)拍摄)
全景:玉兰花(手机摄影)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图例(手机屏幕录像截图),从手机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10cm)开始,看看随着手机镜头拍摄距离的增加,背景模糊虚化的散景影像有什么变化?看看拍摄距离为多少时,景深范围会扩大至整个画面纵深。
图例一:拍摄场景的示意图(示意图001)
背景参照物距离对焦点分别为:4m,7m和10m。
示意图001:背景参照物与对焦点的距离示意图
分别以背景的4m,7m得10m的场景物为参照物。除了这是常见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背景与主体的距离外,另一个原因是,这三个参照物在拍摄场景画面中,相对独立,各自的识别度较高,呈现的影像变化也会直观一些。
图例二:拍摄距离约:10cm(示意图002)。手机镜头焦距:1X(下同)
示意图002:拍摄距离10cm的散景效果
散景效果观感:从示意图002(下图)可以看出,背景中的三处场景物的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距离越远,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越好。
图例三:拍摄距离约:20cm(示意图003)。
示意图003:拍摄距离20cm与10cm的模糊虚化散景效果对比
散景效果观感:对比二处不同的拍摄距离所呈现的背景模糊虚化的散景影像,可以明显的看出,虽然拍摄距离只是增加了10cm,背景(参照物)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却是弱化的许多。
图例四:拍摄距离约:40cm(示意图004)。
示意图004:拍摄距离为40cm时(下图),模糊虚化散景效果已经近似于消失了
散景效果观感:当拍摄距离为40cm时(下图),手机镜头“浅景深”下,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已经接近消失,即将进入可接受的景深影像清晰范围了。
如果将拍摄场景图示意图(图例一)与拍摄距离为40cm的散景效果图做个对比,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浅景深”下模糊虚化的散景影像,已经接近消失。整个画面场景物也接近进入景深的清晰影像范围了。如下面图例(示意图005)
示意图005:拍摄距离40cm的散景影像与清晰场景影像对比
从这一组图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个结论:手机常规拍摄模式(不含微距模式)下,实现手机镜头“浅景深”下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拍摄距离应保持在50cm以内。这是在以“近距离+适当变焦”的方式,进行“长焦微距”拍摄,特别需要留意的。
垂丝海棠花(千元手机“近距离+变焦”拍摄)
卷叶象鼻虫(千元手机“近距离+变焦”拍摄)
手机拍摄距离的远与近,对景深范围的大与小,模糊虚化的散景影像变化的影响,在景深“三要素”中显得特别明显与突出且效果明显的。这是手机摄影人最为需要掌握与使用的。即使在手机“微距模式”下的拍摄,也是需要留意的。“贴近,贴近,再贴近……”
茄28星瓢虫(手机微距摄影)
炮仗花(手机“近距离+变焦”拍摄)
手机(数码)变焦镜头的“伪变焦”特征:相同的拍摄条件下,不同倍数的数码变焦镜头拍摄,只是画面上影像大小的变化。景深范围和模糊虚化的散景影像形态,是没有发生实质上变化的。也可以理解为,大倍数变焦拍摄的画面,是从小倍数变焦画面中,“裁剪”而来的,故有“伪变焦”一说。就如下面两张图例。
示意图010:数码变焦1x-2x的景深范围对比,二者景深范围没有发生变化
示意图009:相同的拍摄距离。不同的数码变焦,影响形态没有改变
虽然说,“伪变焦”的大倍数的数码变焦,所拍摄的画面影像在形状上没有发生改变。但因为大倍数的数码变焦可以“拉近”被摄主体(起到变相缩短拍摄距离的作用),“减去”小倍数的数码变焦所拍摄的画面中,过多的无用场景物,让被摄主体在有限的(像素)画幅中占据更多画面,更加的突出呈现出来。因而,在进行手机的近景,特写和微距摄影时,依据拍摄意图,贴近被摄主体,结合适当倍数的数码变焦进行拍摄,是很有必要的。
秋千上的女孩(千元手机“近距离+变焦”拍摄)
荔枝椿象若虫(千元手机“近距离+变焦”拍摄)
春日(手机微距摄影)
手机的近景,特写和微距摄影的拍摄,拍摄距离掌握的要点:一近一远
一近:尽可能的以“近距离+适当变焦”方式进行拍摄。不论是手机自带“微距模式”的拍摄,或是常规拍照模式下的拍摄,以“近距离+适当变焦”的方式贴近被摄主体拍摄,都是很适用且很有必要的。
螳螂若虫(千元手机“近距离+变焦”拍摄)
波斯婆婆纳(手机微距摄影)
玉兰花(手机摄影)
一远:尽可能的将被摄主体远离背景场景物。这是非常有助于手机镜头在“浅景深”下,获得良好的背景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
阳光灿烂的日子(手机“近距离+变焦”拍摄)
三角蟹蛛(手机微距摄影)
瓢虫(手机微距摄影)
手机镜头景深的“三要素”中,不可手动调整的光圈组与镜头数码变焦的“伪变焦”特点,让拍摄距离成为对手机镜头景深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摄影有句老话:往前走一步拍摄,也是提醒我们在手机摄影中,要有:主动贴近被摄主体,进行拍摄的意识。
冬阳(手机微距摄影)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文章中的摄影作品拍摄时间和手机品牌,图片下方的装饰边框上均有标注,没有添加任何外置镜头。更多的手机摄影技能、技法与实拍感受的分享,尽在主页合集菜单中的“聊手机摄影合集”里,请前往观看,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欣赏,支持,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