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分数创下最低分,比中美没建交时还低

浩哥爱讲史 2024-11-05 01:31:58

话又说回来,那数量相当不少的中国老百姓还不喜欢“不安好心”的那部分美国人呢,那阁下又该作何解释?

一场前所未有的“分数竞赛”,让美国对中国的好感度滑到了历史最低点,甚至比中美断交时还低。这是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发布的民调数据:今年中国的“好感分”仅有26分,低于前年的32分。

1978年,当时中美还未建交,分数都不至于这么低,难道几十年后的今天反而“越看越不顺眼”了?这种“感情透支”背后,其实是种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

一厢情愿?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究竟几分?

要说在中国搞个“喜欢美国”的民调,那结果还真不一定能破10%。如今中国人对美国的态度,已经不再是当年那种带点崇拜的“向往”,反倒是更多的质疑和清醒。很多人看到的美国,并不再是个“灯塔”,而是一个始终以自身利益为先的国家。

这些年,美国的对华姿态也让中国人看得明明白白: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外交上的处处“围堵”,给人的印象就是,惧怕竞争时就高喊民主,压制对手时就搬出“自由”。这些话听多了,大众也逐渐免疫了,甚至可以说,越来越不“吃那一套”。

从中美关系来看,美国不再像过去那样居高临下地“指导”一切,这对某些人来说也许难以接受。因为中国选择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走的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早已打破了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美国这种“一视自己为榜样”的态度在中国却变得行不通。中国人对“主权、独立、自主”的理解已经很深,这些年坚持的“和平共赢”也早已成了大国外交的标准之一。

其实,就算我们今天真的做一个全国性的“美国喜爱度”调查,结果或许也不会让人惊讶。中国民众的生活已经更加注重实际感受,对他国的评价也越来越务实。毕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各有各的追求。美国人最该明白的是,中国有14亿人口,民意之复杂无法简单总结,但对平等尊重的追求却是一致的。

从“贸易战”到“冷战言论”,中美关系一直被放大镜“照”

近年来,中美关系就像一根越绷越紧的橡皮筋,要从特朗普的“贸易战”说起。自那以后,美国对华不信任的声音愈发高涨,两国关系的阴云就此笼罩。接着,疫情带来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把两国的不信任直接拉到了顶峰。

即便后来换了政府,拜登的口风相对“温和”了一些,但骨子里似乎还是摆脱不了那种冷战式的口号,仿佛“对抗”成了惯性。再加上贸易、技术、人权等问题的轮番对立,这种隔阂越积越深,久而久之,美国公众对中国的情绪成了“疙瘩难解”。

不过,数据的背后总是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细节。民调看似冰冷,表面上是对中国好感度的大滑坡,但仔细琢磨,似乎也透露了一些更深的想法。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的态度变冷淡了,但大多数美国人并不希望事态恶化到剑拔弩张的地步。说到底,没几个人真心希望摩擦升级成冲突,在他们心里,真正的底线是避免战争。或许这也算一种清醒,不希望历史的教训重演,不想眼前的摩擦失控。

其实,对美国民众来说,不管是高层之间的较量还是新闻里的针锋相对,他们能做的更多是旁观。没人会天真地认为中美关系是一场非此即彼的比赛,相反,大家都清楚,即使有摩擦,两国在很多领域还是绑在了一起。正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人们心底里仍然希望摩擦止步于此,不再深陷。

好感度创历史新低,中美关系真的“走到头”了吗?

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分数这回刷新了历史低点,但说实话,这分数也就是看看罢了,真让两国断了联系?不太可能。中美关系,靠的可不是一张分数单子就能说清楚的。

要说中美经济联系,那真是“谁也离不开谁”。别看民调数字低得像温度计掉了底儿,但两国的贸易量仍在高位徘徊。看看每年的出口数据,美国可是靠中国生产满足着本国消费的需求;而中国也受益于对美出口。

再看科技领域,这可是“既爱又恨”的复杂关系。中美两国在芯片、AI、量子计算等尖端科技领域明争暗斗,但科技本质上依赖全球化合作,美国的企业想要摆脱对中国技术和市场的依赖,谈何容易?再比如,许多科技巨头的供应链里都有“中国制造”的身影,两国企业彼此依存,这并不是民调分数可以轻易改变的。

民意调查出炉,选举风口上的“中美议题”

近期公布的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对中国的好感度创下历史新低,而这个节点选择公布数据,也并非巧合。6月和7月进行的民调,在这个选举白热化的阶段发布,仿佛在为接下来几周的候选人辩论“铺路”。中国,这个无可避免的话题,已经成了两党拉拢选票的工具。毕竟在选民心中,谁“对中国更强硬”,似乎就能更得人心。

不难发现,民调数据是把“民主”和“共和”对中国政策的态度推上舆论顶峰的催化剂。共和党候选人习惯强调“对中国的防范”,而民主党则注重“科技与产业竞争”。然而,实际上,抛开选票博弈的热度,中美关系这盘棋局的底色,并非谁“对抗”谁那么简单。在一些关乎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两国其实走在同一条道上。

调查数字一时的冷淡,并不会影响两国深厚的利益关系。中美在气候、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依存度不是一时民调就能改写的。正是这些双向的合作,让分数背后依旧透着“冷静与理性”,美国的产业链、资本市场、技术流动,都难以割裂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些关乎双方经济的根本利益关系,才是中美博弈中的稳固砝码,而选举中的话术攻势,只不过是表面“冷战”的掩饰罢了。

结语

民意分数虽然低,但普通美国人也不是真的想和中国“掰腕子”。虽然“敌意”在增加,但不少人仍希望避免直接冲突。这反映出一个现实:美国国内对中国的看法也不是铁板一块。

中美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朝分道扬镳,那可是直接影响民众日常生活。说到底,资本市场不会用民调去决定走向,只看利弊,最终追求的还是利益。

以下为信息来源:

民调:美国人对中国好感度创新低 盼限制北京扩张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