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是苻坚的丞相。王猛死的时候,苻坚痛哭:王景略舍我而去,这是不让我得天下啊。但其实王猛活着给他的一些建议,他也没听。
王猛临死的时候,告诫苻坚两条:一个是把慕容垂除掉,慕容垂是前燕贤臣,被诬陷避难前秦。王猛几次劝苻坚把慕容垂杀掉,但苻坚不从。有次王猛带兵,故意让慕容垂儿子跟着,然后中途设计,伪造慕容垂的旨意,让他逃跑。王猛以此说慕容垂父子二人谋反,吓得慕容垂也想潜逃。苻坚捉住后,竟然原谅了慕容垂,说,你是你,你儿子是你儿子,罪不相及。还是没杀。
另一个是,不要南伐东晋。这一点,其实整个朝臣,除了慕容垂、姚苌——他俩一个鲜卑族,一个羌族,前者想复兴燕国,后者想重建祖业——二人积极支持外,其他都反对。苻坚的张夫人劝,他说你这是妇人之见;小儿子劝,他说你小孩子懂什么。就这样背着朝野的意见,硬是发动了战争,结果淝水之战,一战而败。
失败之后,后燕慕容垂,后秦姚苌,就在混乱中重现建立了政权。而苻坚,兵败身亡。姚苌称帝后,对大臣说,各位,之前咱们一块儿北面秦朝,现在突然成了君臣,你们心里没啥吧?有个大臣说,天不耻以陛下为子,臣不耻为臣。姚苌大笑。
苻坚为什么会失败?不杀慕容垂,执意南伐,这都是技术原因。如果前秦一直强大,那慕容垂、姚苌等就是有不臣之心,也翻不起大浪。战略上看,还是自己出了问题。
通鉴里这样评价:骤胜而败。苻坚在位二十多年,基本上消灭了北方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平定了北方,以为就可以挥师南下,一统南北。可他忘了,东晋虽然偏安一隅,但君臣并无失政,相反,东晋谢安谢玄父子等还是名臣;而他自己呢,则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民穷兵疲。通鉴还用了一个典故,说,魏文侯问李克,吴为何而败。
李克说,数战数胜。文侯说,数战数胜,不是国家之福吗?怎么反而败呢?李克说,数战,民疲;数胜,主骄。以骄主御疲民,鲜有不败的。
其实前秦这还算是比较清醒一些的。因为是一人糊涂,全国清醒。但因为专制,哪怕一人糊涂,国家也是要毁在一个人手里。糟糕的是,那种一人糊涂,全国跟着糊涂,或者是全国揣着明白装糊涂,然后贸然发动战争,结果国运万劫不复。
比如说有一个人,记得开战之前,他的情报局长面对他的霸气,在大庭广众,电视镜头之下,吞吞吐吐,紧张无措的样子。或许,他是心里明白的,也想说一些真话的,但那时候说不出或者不敢说。而且,那时候真的就他一个人看得明白、有心里话吗?恐怕未必。只是在一个人说了算的环境里,大家揣着明白当糊涂罢了。于是,滑向了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