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问陶鲁笳:山西有个闻喜县,你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漫步史书 2024-04-12 09:48:41

原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回忆自己工作经历时曾说:

“回想起新中国成立后在山西工作的这10多年的历程,真是我一生中最幸运、最难忘的美好时光。”

陶鲁笳1917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36年在河北石家庄参加革命,1940年就调到了山西,先后担任过昔阳、平定、和顺三县中共中心县委书记、太行第二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委、太行第二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委。

至1953年6月,陶鲁笳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兼山西省军区政委。要知道当时的陶鲁笳也不过才36岁,在全国范围内,他是较为年轻的省委书记。

也就是说,从调山西工作再到1965年离开山西,陶鲁笳在山西工作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当然更让陶鲁笳难忘的是,他任山西省委书记期间,见过毛主席40多次。

在同毛主席交流期间,陶鲁笳也慢慢的学习到了很多经验,晚年时还写了一本书《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以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陶鲁笳晚年住院期间,曾接受记者采访,尽管已经时隔多年,他仍然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毛主席时的场景,以至于令在场的记者也忍不住感慨:

“病房里,只要听我们提起毛主席,陶老就不由自主竖起大拇指。他清楚记得1949年在香山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就教诲说“领导干部要兼顾‘四面八方’”。”

领导干部要兼顾“四面八方”,后来这个词成为陶鲁笳一生工作的准绳。

新中国成立后,陶鲁笳出任山西省委书记,一个比较直观的体会就是,山西是一个缺水的省份。

山西局限于地理环境,缺水是一个难题,更麻烦的是,有的年节干旱,有的年节捞仔,老百姓苦不堪扰,陶鲁笳很清楚,想要振兴农业,就必须要兴修水利。

毛主席在就建国初期,对农村工作看的很重,毕竟民以食为天,要是土地上生产不出粮食,全国人就会挨饿,这一点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

从1955年夏起,毛主席就开始强调加快农村合作化的步伐,并制定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在制定纲要过程中,毛主席曾多次找陶鲁笳谈话,陶鲁笳记得1955年7月26日,毛主席便提醒他:

“要接受苏联集体化的教训,一定要增产,一定要增牛。”

1958年3月,中央在四川开工作会议,陶鲁笳也出席了会议,并在会后接受了毛主席的问讯。

陶鲁笳向毛主席直接陈述了山西缺水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山西十年九旱,金木水火土,就是缺水,我们设想把黄河的水从内蒙古的清水河县引到山西的桑干河和汾河,解决缺水问题。”

毛主席听了陶鲁笳的汇报,也颇为赞同他的建议:

“我们不能只骂黄河百害,要利用它,改造它,黄河其实很有用,是一条天生的引水渠。”

两人正谈着话,毛主席突然问了一句:

“你们山西有个闻喜县,你知道为什么叫闻喜吗?”

陶鲁笳被毛主席问的一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还是毛主席在一旁解释:

“汉武帝乘船到了这里,正好传来汉朝军队在越南打了大胜仗的捷报,汉武帝一时高兴,就给这个地方命名为闻喜。”

“喜者,捷报也!这个在《汉书》上也有明确记载,故事发生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

毛主席忍不住感慨:

“汉武帝那个时候就能乘坐楼船在汾河上行驶,可见当时汾河的水量非常之大,由此证明,山西历史上并不缺水,而现在汾河水干了,我们愧对晋民啊。”

毛主席引经据典,并不是掉书袋,而是从历史的角度,深刻的指出山西缺水以及解决的问题。

一席谈话,给陶鲁笳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毛主席的所思所想无疑非常有远见,过去华北缺水,毛主席曾考虑过引长江到黄河,改善华北缺水的现状,这个设想后来成为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不说远的,就单指陶鲁笳提到的引黄济汾的工程,时至今日依然惠及山西民众。

当然,陶鲁笳在贯彻同时,也不忘记毛主席“领导干部要兼顾四面八方”的教导。

1959年6月,时任河南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决心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向山西提出了引漳水入林县,要知道这件事毕竟关系到两个省,杨贵自己一个人说了也不算,于是把方案报到了河南省委,河南省委向山西省委提出了帮助,是时任一把手的陶鲁笳表示了同意,而且还给予了很多便利。

后来杨贵也被誉为是红旗渠之“父”,他在谈到陶鲁笳时曾深情表示:

“陶书记人在山西,却心系河南,真的是兼顾‘四面八方’了。”

时至今日,陶鲁笳最出名的事儿莫过于他向毛主席介绍了大寨经验。

那是在1964年3月。

那年,毛主席乘坐专列赴全国各地视察,抵达河北邯郸后,电召时任河北省委书记、山西省委书记的林铁、陶鲁笳来专列上他谈话。

当时,毛主席谈及农村社会教育运动的情况,出于担心农村干部脱离农村生产的情况,陶鲁笳心中一动,于是向毛主席谈道:

“前不久我在昔阳县大寨大队蹲点,了解到这个大队的生产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很突出,支部书记陈永贵是个生产能手,也是个思想政治工作的能手,而且对管理工作抓的很严,公私分的很清,省委1960年就发出通知,要求全省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向陈永贵学习。”

陶鲁笳还跟毛主席介绍:

“陈永贵提了一个口号,叫做参加生产,领导生产。”

一听陶鲁笳的介绍,毛主席顿时眼前一亮。

“很好嘛,你不参加打仗,怎么指挥打仗?”

陶鲁笳对陈永贵的了解一开始并不多,只是知道他是个劳模,大寨的经验一开始也仅仅只是局限在晋中一地或者说在山西,还没有到影响全国的地步。

毛主席对农民问题很关注,特别是农村社会教育运动的情况,在1963年5月、9月,中央下发了两个文件《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草案)》(俗称前十条、后十条)。

当时,山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农村开展四清运动,宣讲前十条、后十条,陶鲁笳正在山西农村积极的推动,并不知道陈永贵的情况。

一直到1963年下半年,著名作家(山药蛋派)赵树理来到陶鲁笳的办公室,向他说起了陈永贵的情况。

“陶书记,今天我发现了一个人才?”

陶鲁笳也感觉诧异,忙问了一句:“是谁?”

“陈永贵。”

赵树理兴奋的告诉陶鲁笳:

“他没有一处讲到毛泽东,却处处都是毛泽东思想,没有一处提到哲学,却处处都是辩证法,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人才啊!陈永贵了不起!”

尽管赵树理把陈永贵夸成了一朵花,但陶鲁笳并没有盲目轻信,而是主动下去走访调研。

大寨过去一直就是个穷村子,尽管距离县城只有几里地,但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四周围都是荒山,干旱缺水,当地农民干一年,还不够自己吃。

1956年,大寨响应国家号召,办起了农村合作社,生产情况逐渐得到改善,也涌现出了陈永贵这样一个劳模。

有意思的是,大寨办农业合作社,许多劳动组都争着抢着要陈永贵,可陈永贵却偏偏选了一个老少组,然而更有意思的是,一年下来后,老少组的生产量竟然拿盖过了许多壮劳力组。

大寨党支部调查后才发现,壮劳力组一开始参加劳动,大家还都出力,可时间一长,每个人心里都开始打小九九,给自家地干活时卖力,给别人家时就偷懒,名义上是一个互助组,可实际上还是各干各的。反观老少组,在陈永贵的带领下,积极性被动员起来,庄稼自然也得到了丰收。

后来在老支书的建议下,陈永贵出任了大寨党支部书记,虽然当了官,但陈永贵还是坚持每天下地,在他带头下,大寨的劳动热情被激发起来,每年的生产量节节攀升。

陈永贵的工作被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在山西推广起来。

值得一提的事1963年,大寨遭遇百年不遇的涝灾,粮食全面减产,然而到了年底,大寨不仅没向国家要公粮,反而还给国家交了12万斤粮食。

陶鲁笳在大寨蹲点后,也注意到了这一事例,于是报告给了毛主席,才有了后来“农业学大寨”的口号。

结束语

陶鲁笳在山西工作了20多年,担任省委书记就有十多年,他十分关心山西的农业生产,为山西的建设做了许多成就。

不过到了晚年,陶鲁笳谈起自己一生的工作,最感谢地还是毛主席,他也知道毛主席关心农业工作,因此他几乎将自己毕生精力都放在了操持农业工作上。

直至七十年代以后,陶鲁笳已经卸任山西省委书记,但听闻“引黄济汾”的工程开工后,他还专门到工地视察。

1993年,在毛主席百年诞辰之际,陶鲁笳撰写怀念文章,并在其中写道: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在担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12年间,曾同毛泽东同志有过较多的接触和交往,他那特有的过人的智慧和洞察力、非凡的理论概括力和说服力、运用自如的渊博的历史知识、深入浅出生动风趣的谈吐、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至今记忆犹新,令我神往。”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