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为啥不吃猪肉?真是佩服先知智慧!为何汉族没有这规矩?

麒阁天下事 2024-07-25 14:41:04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深远和深刻的影响力,不过伊斯兰的很多规定令人难以理解。

比如“禁止吃猪肉”,猪肉是目前全球消费量最高的肉类食品之一,可伊斯兰教却要求穆斯林不准吃猪肉。

那么,为什么伊斯兰教禁止吃猪肉呢?为什么汉族禁吃肉类的规定呢?

写作不易,希望各位观众老爷理解,每天作者写作超过12小时,收益只有50多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

回族是中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他们世代遵循《古兰经》中的规定“不吃猪肉”。

《古兰经》中曾记载将自死物、猪肉、血液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动物并列起来,禁止教徒们去吃它们。

这个规定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直到今天穆斯林也不会吃猪肉,回族在大街上开的餐厅叫“清真”,“清真”有着质朴、干净、高洁的意思。

而“猪”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特别不爱干净、懒惰的家禽,很多人认为穆斯林不喜欢猪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并非如此,早在古代中东先民就已经验证过“为什么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中东地区,当地虽然盛产石油,但却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沙漠地带,当地的水资源极其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灌溉农作物是很难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各民族主要是以放牧为生。

猪喜欢阴凉的地方,不适应草原、沙漠的干燥气候,家里养过猪的就会发现,猪之所以会泡在泥潭中,是因为猪几乎没有汗腺来帮助散热,加上体内的脂肪比较多,圆圆的身体非常不利于散热。

所以一遇到炎热天气时,猪就会在泥潭中不停打滚,同时猪是杂食动物,不能只吃草,还需要吃足够的粮食,这也使得沙漠地带不适合养猪。

猪也不能像羊和牛一样产奶,在草原和沙漠地带,人们无法从粮食中获取营养,只能从牛羊身上获取了,但他们不可能每顿饭都吃牛羊肉,牛羊生长周期比较长,每顿都吃的话成本太高,因此羊奶和牛奶就成为不错的代替品。

同时猪的皮也无法像牛羊一样,能够成为纺织品,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沙漠地带,动物皮毛就显的更珍贵。

除了沙漠地带不适合养猪外,穆斯林还将猪的身体和生活习惯,视为不吃猪肉的标准,比如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猪的脖子上有一根筋,这让它既不能看天,也不能回头。

穆斯林是讲究“回心转意”的,而猪的这一特性和穆斯林的生活习惯背道而驰,这也成为了穆斯林不吃猪肉的一大原因。

对于穆斯林而言,他们不仅不吃猪肉,同时也不养猪,生活方面也会杜绝“污垢、肮脏、贪婪、懒散、愚蠢”等等,他们在吃饭时,不能有左手、只能用右手。

基于以上原因,智慧的先人索性就不吃猪肉了,猪如果生活在草原上,很容易生病,这些病也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古代,疾病将成为人类繁衍的最大威胁。

而《古兰经》中关于对食物禁忌的要求,也是基于以上原因,除了禁止吃猪肉外,在清真饮食中,也是不能饮酒的,不能吃任何含有酒精成分的产品,我国的56个民族中,除了回族外,有很多的民族都不吃猪肉。

比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兹别克族等。

为什么汉族没有禁吃猪肉的规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也是中国人饮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而汉族人驯化猪和吃猪也有很长一段历史。

先秦时期的著作《诗经·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这里的“豕”指的就是猪。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养”六畜“的说法,现代汉族人对猪肉的依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延续。

从考古的材料中就可看出,凡出现原始农业的地方,就会出现养猪遗迹,这也说明了养猪与农业之间的不解之缘,华夏地区与中东地区不同,这里的环境和气候适合种植粮食。

华夏先民可以不喝乳类、不吃乳酪,吃的食物主要是米面,而猪就成为了重要的肉类来源,到了汉朝时期,人们开始了大量养猪,史记中就曾记载:“泽中千足彘(猪),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出土的两汉时期的陶俑中,也记载了很多饲养家猪的场景,除了养猪外,还有养牛、马、羊等各种家禽,在古代家禽也是有等价划分的,牛和马的地位最高。

在农耕时期,耕种是离不开牛的,统治者也明令禁止不能杀牛和吃牛,只有衰老到不能干活的牛才能宰杀,宰杀时应向衙门备案,《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动不动就吃半斤牛肉,这其实也表明了叛逆精神。

马主要是用来行军打仗用,古代的交通工具不像现代这么发达,马匹无疑是古达重要的交通工具,羊在中原地区数量稀少,并且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没有能力购买和饲养。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同时他们还在将饮食习惯传入中原地区,其中羊群的数量也是大量普及。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北方地区被金国占领,羊群的数量也是急剧减少,猪肉成为了国人餐桌的主要肉类,诗人陆游曾写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小说《水浒传》中,被鲁智深打死的镇关西,就是当地的屠户,他本人有两间猪肉铺子,召集很多专门杀猪和养猪的人,从小说中,就能看出,在宋朝猪肉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主要肉身了。

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出现了很多的肉铺,甚至还出现赶猪的画面,当时开封的人口数量已经多达一百五十万,这么多人每天猪肉的消耗量也高的惊人。

古人研究如何制作猪肉

宋人在烹饪猪肉上面也有很多的花样,例如著名大文豪苏东坡曾发明一道名菜“东坡肉”,

古代文豪中,最喜欢吃猪肉的莫过于苏东坡了,尽管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热爱美食。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吃猪肉吃多了油腻,可对于苏东坡来说,他大早上就能吃两大碗东坡肉,并且越吃越香,或许千年来,猪最大的“知音”就是苏东坡。

古人除了发明东坡肉外,还有常见的煎炒烹炸、灌烩烧煮,针对猪皮、猪肝、猪肠的美食也越来越多。

古代的香料昂贵,普通百姓吃猪肉的机会很少,更别说花钱买高档香料了,加上家里养的猪骚味很重,肉的腥味很难去除,宋朝人在肉中加入黄酒和绍酒,不但去除猪肉的腥臊味,同时还产生了独特风味。

元朝时期,由于统治者是蒙古人的原因,当时人们主要吃羊肉,到了明朝和清朝时期,猪肉又成为了人们餐桌上主要的肉类。

猪肉能被汉族人认可,是因为其本身的优点,古代时期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吃饱饭,猪肉本身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是能够为生命提供所需能量。

毫不夸张的说,猪既能满足人们对于肉食物需求,同时也能满足身体所需的脂肪含量,对于汉族人而言,猪绝对是最成功的家禽,它的孕期只有4个月,每胎平均产下数十头猪仔。

而且猪的生长周期也非常快,用不了多久就能收获一群猪,这些猪不仅能够卖钱,同时也能够当粮食用,所以猪在汉族人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对而言,养猪的性价比更高。猪的肠道较长,区别于牛、羊,吃“更少”的食物能产出更多的肉。猪喜食甘薯、倭瓜,能较为充分地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并转化为自身的热量。

我们之所以没有禁食猪肉的规定,是因为我们是农耕文明适合养猪,沙漠地区不适合养猪,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环境干燥、粮食产量低,而我们气候更加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合养猪。

总结

穆斯林不吃猪肉是有很多原因的,应对尊重穆斯林不吃猪肉的习俗,毕竟每件习俗的传承都有一定原因,我们不要刻意过多解读伊斯兰教的教规,伊斯兰教的每条教规,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一定道理。

我们应该尊重穆斯林的饮食习惯和信仰自由,也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一些节制和清洁的美德。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平衡,保持健康的身体。

参考信息

无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11-11-09《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

人民咨询2021-05-19《人们为什么喜欢吃猪肉?》

青瞳视角2023-10-14《牛:当之无愧的古代保护动物》

经济观察报2024-02-18《东坡肉:一千年前,猪肉命运的历史转折》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