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成荫
生产队时期,想吃肉去肉联厂买,便宜,吃得起,甚至比大米还便宜。
那个年代,江苏的苏中平原上有一座大型国营肉联厂,叫黄桥肉类联合加工厂,不仅在江苏是大型肉联厂,就是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拥有几千名工人。早在六七十年代,一天就宰杀几千头猪了。
那时,镇上有三家大型国营企业,除肉联厂外,还有布厂和面粉厂,解决了小镇上一半以上居民的就业问题。后来,随着企业的改制,大批工人下岗了,这三家大型国营企业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个年代,肉联厂不只是杀猪那么简单,他的价值是“出口创汇”,“换取洋货”。那时的肉联厂做的都是出口创汇的产品。如:一只鸡分割成鸡脯和鸡腿,这是用来出口的;鸡骨架、头、翅、爪、胗肝就成了副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数量少的副产品(如:鸡头)由肉联厂卤熟后放到门市部销售,数量大的(如鸡翅、鸡骨架)则经过简单加工,发往大中型城市,供应城市居民消费。
当时的猪肉分割好后,用来出口“换拖拉机”、“换织‘的确良’布的机器”、“换尿素”、“换钢铁”、“抵还外债”……你说,猪肉是不是好东西?要不要计划供应?不过,猪肉以外的副产品是不出口的,外国人不吃,也没有中国人会吃,成了中国人的猪肉替代品。
除了猪肉外,猪身上还有三样东西是好东西,也是出口“换洋人的东西”的,也是在肉联厂加工的。首先是猪皮,那个年代全是剥皮肉,猪皮比猪肉贵,肉联厂里有制革车间,专门加工猪皮的。其次是猪毛,也是好东西,加工成猪鬃,也是出口的。还有就是猪小肠,加工厂肠衣,用来出口和灌制香肠,刮肠衣的粘液用来生产昂贵的肝素钠。
老外不吃的,成了国人的“猪肉替代品”,便宜、实惠、解馋到过黄桥的人都知道,当地有一道特色小吃叫“黄桥肉渣”,就是肉联厂留下来的味道。那时的肉渣是边角料加工出来的。猪肉的分割和肉制品的加工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边角料,也叫“碎肉”。把这些碎肉熬出油后,压成“肉饼”,就成了肉渣了。熬肉渣的主要目的不是“渣”,而是“油”,那时猪油比猪肉更紧张。
有一段时间,门市部曾有“皮渣”卖,所谓的“皮渣”即猪皮熬出来的渣,是皮革车间修剪猪皮时的边角料熬出来的,买回来用水泡软发涨后,或白烧、或红烧、或烧大白菜,肥厚糯香,满满的胶原蛋白。
那时的肉渣很便宜,印象中仅仅两毛钱一斤吧,只是一种“副产品”。现在的肉渣却成了贵族,上等的五花肉熬出来的渣子卖到百元一斤,只能买点解解馋了。
肉渣
拆骨肉,一代人的记忆,软烂味美,普通老百姓能享受的美食。有位和我年龄相当的老乡曾在我文章后面留言,说是怀念六七十年代肉联厂的“拆骨肉”,是龙骨上拆下来的瘦肉,仅仅卖八分钱一斤。
这一留言与我的记忆有些偏差,我印象中拆骨肉又称“舌骨肉”,是与猪舌头相连的喉骨上拆下来的瘦肉。我的印象中没有这么便宜,大概也在两毛钱一斤(我的印象中,当时门市部好多东西是卖两毛钱一斤的。)
当时,据说喉骨的脆骨是宝贝,用来制药的,把喉骨煮熟了,脆骨拆下来洗净残肉、晒干后就成了制药原料,拆下来的肉卖给普通百姓。拆骨肉买回来,自留地里挖一把青蒜,或摘几个麻人椒,烩一下,就成了常吃的美味了。那味道,细嫩多汁,软烂糯香。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只能买一顿吃一顿,虽说便宜,但没时间上街去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得下雨天不上工时去城里买些回来。
烩拆骨肉
红烧鸡头,鲜香味美,满嘴生津,一只鸡头能喝一两烧酒。有一种美食,可能在现在人眼里是不健康食品,在那个年代确实是款美食,是道下酒好菜,而且人人能消费得起,再穷的人家都买得起。那就是肉联厂门市部卖的红烧鸡头,算是一道卤菜吧。
红烧鸡头是唯一论个卖的,2分钱一只。要算2分钱,在现在可能什么东西都买不到,那个年代可以买到一盒火柴、4枚缝衣针、2枚奶糖……一只鸡头约一两重,十只鸡头两毛钱,算下来还是两毛钱一斤。
父亲是好酒之人,喝的文酒,一顿酒能喝一个钟头,在他眼里,鸡头绝对是下酒好菜,是人间难得美味。鸡冠、鸡脑、鸡皮、鸡眼睛,乃至细小的鸡舌头,都会细细品尝一番,直至嗦得骨头上一丝肉不剩。
我也是看到父亲吃鸡头后才产生了欲望,并喜欢上了它,直至现在,每每吃烧鸡公时,总是把鸡头夹到自己盆子里。
卤味鸡头
结语:三十年后,偶遇肉联厂老员工,百感交集。一座大型肉联厂的倒闭,成为家乡人心中永远的痛。
有人说,肉联厂是被工人偷得倒闭的,我相信有工人顺手牵羊,但绝对不相信偷几斤肉就它偷得倒闭了。
今年身体不好,住院半个月,遇一病友,他曾是肉联厂的老员工,谈到宰杀生猪时那浩瀚的场面,老者百感交集,说他那时正值青春年少,转眼间已老态龙钟。
如今,肉联厂的房子还在,那高大的烟囟还在,两毛钱一斤的卤味已成永久记忆……
2毛一斤实惠?生产队一天工分换钱也就几毛,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30几块,每天1块多,当时2毛钱斤可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