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驾崩当夜,随侍60年的心腹被处死,雍正:只因他犯了三宗罪
世人皆知雍正登基时雷厉风行,上位伊始便处死了父皇身边的大内总管赵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康熙身边任职长达60载的心腹太监,竟在康熙驾崩的当夜就被处决。更令人费解的是,雍正为何如此迫不及待?
史料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年近七旬的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就在雍正继位的当夜,赵昌便被押至刑场问斩。这位曾经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的太监,为何落得如此下场?他究竟犯下了何等滔天大罪,以至于新君甫一即位就要将其除之而后快?
一、赵昌其人
康熙四年,年仅九岁的赵昌被选入宫中,成为当时尚在垂帘听政的孝庄太皇太后身边的随侍太监。因赵昌生得玲珑伶俐,办事麻利,很快就得到了太皇太后的青睐。
康熙七年,年方十二的赵昌被太皇太后派往十岁的康熙身边,成为了陪读太监。这一年的冬天,康熙患上了重感冒,赵昌日夜守候在康熙榻前,细心照料。他用自己的办法,在宫中寻来了几味民间偏方,煎煮成药,亲自喂康熙服下。三日后,康熙的病情明显好转。
这一事件让年幼的康熙对赵昌产生了信任。此后,赵昌便成为了康熙身边最亲近的太监之一。《清宫起居注》中记载,康熙十一年春,康熙在御花园赏花时不慎摔倒,是赵昌第一个冲上前去搀扶。当时康熙对赵昌说:"你当真是朕的福星。"
随着年岁渐长,赵昌在宫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康熙二十年,赵昌被任命为御前总管,掌管御前事务。这一时期,赵昌开始参与到朝廷的重要事务中。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三年,赵昌奉旨南下江南,暗中考察各地官员政绩。这次密访为康熙清除了不少贪官污吏,也让赵昌在朝中积累了不少威望。
康熙三十年,赵昌升任大内总管,成为清朝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大内总管。在这个位置上,赵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他将自己培养的心腹安插在各个重要岗位上,从内务府到六部衙门,从各省布政使司到地方县衙,都有他的眼线。
赵昌还精通西洋机械,这为他赢得了康熙的另一重赏识。康熙三十五年,西洋传教士带来了一批精密仪器,其中有一架望远镜因路途颠簸而损坏。赵昌带领工匠们研究了三天三夜,终于将其修复。康熙十分高兴,赐赵昌黄缎一匹,白银千两。
然而,权势越大,树敌也就越多。赵昌在宫中结党营私,培植亲信。他暗中支持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晟,这一举动让后来的雍正帝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戒心。随着康熙晚年各皇子之间的争储愈演愈烈,赵昌的处境也变得愈发危险。
二、雍正登基前的宫廷局势
康熙四十八年,一场震惊朝野的废太子风波,彻底打破了清朝宫廷的平静。这一年的九月,康熙突然下诏废除太子胤礽的储位。这道上谕一出,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当时朝中大臣们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康熙皇帝在废太子的诏书中用了一个罕见的词:"朕心如割"。这四个字背后,是一场持续数年的宫廷明争暗斗。据《清宫秘档》记载,早在康熙四十五年,太子胤礽就开始在宫中结党,笼络朝臣。
一份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密折透露,胤礽不仅在军机处安插亲信,还暗中联络了包括明珠、索额图在内的几位重臣。这些大臣们白天在朝堂上为国议事,夜晚却频繁出入东宫,与太子秘密会面。
太子被废后,储位之争愈演愈烈。八阿哥胤禩最先有所动作,他在京城外的香山修建了一座园林,经常在此宴请朝中要员。康熙五十年二月的一天,八阿哥在园中设宴,几位兵部要员都应邀出席。当晚的菜单中,赫然出现了一道名为"龙凤呈祥"的菜品。这个细节被御史张廷玉写进了密折,呈送康熙御览。
三阿哥胤祉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他经常以研习天文历法为由,邀请在京的传教士入府讲学。这些传教士不仅精通西洋科技,还与康熙有着密切往来。通过这种方式,胤祉既表现出了对康熙治学理念的认同,又在朝中树立了开明形象。
十四阿哥胤祯则显得更为低调。他终日以习武为乐,在军中广结人脉。康熙五十二年的一次大阅,胤祯率领的骑兵表现出色,赢得了康熙的称赞。但鲜为人知的是,那支骑兵中的将领,大多都是胤祯暗中培植的亲信。
而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却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做派。他经常出现在各个衙门,与基层官员交谈,了解民情。康熙五十五年,京城发生旱灾,胤禛带头捐银赈灾,并亲自督办粥厂,救济灾民。
这场争储之争中,赵昌手中掌握的情报网络成为了各方争夺的重要资源。据《清史稿》记载,赵昌每日都会收到大量密报,这些密报详细记录了各位皇子的一举一动。而这些情报,最终都会呈送到康熙的案头。
康熙六十年,朝中开始流传一个说法:康熙将在年底选定储君。这个消息让各方势力都紧张起来。那一年的冬天,北京城内暗流涌动,各个王府之间的使者来往频繁。然而,就在众人翘首以待之时,康熙却突然染病卧床,再也没能起来。
三、不为人知的秘密往来
康熙五十八年的一个深夜,苏州城外的一座私宅内灯火通明。这座名为"清韵园"的宅院表面上是江南富商徐家的别业,实则是赵昌在江南秘密经营的产业之一。当晚,几艘商船悄然靠岸,大量箱子被人连夜搬入园中。
据《两淮盐政志》记载,这些商船的主人是扬州盐商沈万三的孙子沈远图。沈家与赵昌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年。那一年,沈远图以盐商身份进京呈献贡品,被赵昌看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秘密合作。
赵昌利用职务之便,为沈家在盐政上开绿灯,而沈家则帮助赵昌在江南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通过这个网络,赵昌不仅获取了巨额财富,更打造了一个覆盖江南六府的情报系统。
康熙五十九年春,杭州织造署的一份密折揭露了这个网络的一角。原来,赵昌在杭州、苏州、南京等地都设立了商号,这些商号表面上经营丝绸、茶叶等物品,实则是其收集情报的据点。每月,这些商号都会派人将收集到的消息送往京城。
更令人惊讶的是,赵昌还在江南私自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这支名为"水师营"的队伍,表面上是护送商船的镖师,实则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康熙六十年,太仓知府曾上奏朝廷,称发现可疑商船在长江水道频繁活动,但此事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在京城,赵昌也没闲着。他将自己培养的亲信安插在各个重要衙门,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监视网络。这些人每天都会将朝中大臣、皇子们的动向报告给他。康熙五十七年的一份密折显示,仅在礼部和户部,赵昌就安插了二十多名眼线。
除了情报网络,赵昌还与西洋传教士建立了密切联系。他让人专门翻译西方的技术书籍,并在自己的府邸中设立了一个"西洋器具研究室"。康熙六十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进宫作画,就曾在赵昌府上暂住过一段时间。
最令人意外的是,赵昌居然在宫外秘密修建了一座"避难所"。这座位于通州的宅院占地百亩,内有地道相通,储存了大量粮食和财物。据康熙六十一年的一份密档记载,这座宅院的建造耗时三年,工程浩大,却不见任何官方记录。
就在康熙驾崩前的一个月,赵昌还在苏州的"清韵园"中秘密会见了几位江南大商人。当时的园中守卫森严,就连送饭的仆人都不准靠近会客厅。这次秘密会面的内容,至今仍是一个谜。而这,也成为了赵昌在世上的最后一次秘密活动。
四、三宗大罪的背后真相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雍正在畅春园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宣读了对赵昌的罪状。这份长达数千字的罪状奏折,详细列举了赵昌的三宗大罪,每一条都足以致其死地。
第一宗罪名为"窥探宫闱,私设监视"。据《清宫档案》记载,赵昌在各皇子府邸都安插了眼线,这些人以园丁、厨子、马夫等身份潜伏多年。康熙五十九年,八阿哥府上的一位老园丁突然失踪,查访之下才发现此人竟是赵昌安插的密探。
这些密探不仅监视皇子们的日常起居,更会记录他们的每次会客。雍正即位后搜查赵昌府邸,在一间密室中发现了数十本记事簿,其中详细记载了各位皇子近二十年来的活动轨迹。其中关于胤禛的记载尤为详尽,甚至连他每次出城狩猎时带了多少随从、打到了什么猎物都一一记录在案。
第二宗罪更为严重,赵昌被指控"结党营私,暗中支持特定皇子"。康熙五十年起,赵昌就开始与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晟秘密来往。他不仅为弘晟牵线搭桥,联络朝中大臣,还多次在深夜私自前往弘晟的住所。
一份被保存在故宫档案馆的密折显示,赵昌曾派人给弘晟送去一份详细的"复位计划"。这份计划中不仅列出了支持胤礽复位的大臣名单,还标注了各个衙门中可以利用的关系网络。更令人震惊的是,计划中还详细记载了各皇子府邸的布防情况和守卫人数。
第三宗罪则是"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据查,仅在康熙五十五年到六十年的五年间,赵昌就收受各种贿赂折合白银达十万两之多。其中最大的一笔来自江南织造许容,一次性送了价值三万两白银的珠宝玉器。
不仅如此,赵昌还利用职务之便,暗中经营盐铁生意。他在两淮设立了多个盐铺,每年光是盐税就能获利数万两白银。更有甚者,他还私自扣下了康熙赏赐给各位皇子的财物。康熙五十八年冬天,康熙赏赐给各皇子的西洋钟表,就被赵昌中饱私囊了三件。
在雍正下令抄查赵昌府邸时,查获的财物清单长达数十页。除了大量金银珠宝外,还发现了多份地契房契,显示赵昌在京城及江南等地拥有大量产业。仅在北京城内,他就有五处宅院、三个商铺。其中最大的一处宅院占地近百亩,里面甚至建有戏楼花园。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赵昌的书房密室中,还发现了一本详细记载各位皇子弱点的密册。这本密册不仅记录了各位皇子的性格特点、爱好、交友圈子,还专门列出了他们的"七寸"所在。其中关于胤禛的记载占了整整一卷,从他年少时期的习性到近年来的政治主张,无所不包。
五、雍正为何急于处决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子时,雍正在畅春园继承大统后的第一个时辰,便下令将赵昌押往菜市口处斩。这一决定之快,令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意外。按照惯例,新帝登基之时应先行祭告天地,安抚百官,而非急于处决朝臣。
然而,从当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雍正这一决定绝非仓促之举。据《清宫起居注》记载,在赵昌被押赴刑场的同时,雍正已派出八百名禁军,分头搜查赵昌在京城的五处宅院。更有三千名士兵火速奔赴通州,封锁了赵昌的"避难所"。
这些行动都显示出了极强的预谋性。《清史稿》中记载,在搜查赵昌府邸时,士兵们径直走向书房的密室,对准特定的墙壁破墙搜查,显然早已得到确切情报。当晚,仅从这间密室就搜出了大量机密文件,其中包括各皇子的活动记录和宫中重臣的往来书信。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赵昌被处决的同时,雍正还下令逮捕了赵昌在各衙门安插的亲信。这些人分布在六部、都察院等重要部门,若不及时拿下,极可能转移或销毁重要证据。据统计,当晚共有一百二十三名官员被捕。
雍正的这一系列行动,首先是为了巩固皇权。赵昌在宫中经营六十年,势力庞大,手中掌握着大量朝廷机密。若不能在第一时间将其铲除,这些信息很可能落入反对势力手中,成为威胁新朝廷的隐患。
其次是为了肃清政敌。在搜查赵昌府邸时,发现了多份与废太子胤礽阵营往来的密函。这些文件证实,赵昌一直在暗中支持废太子一派,试图影响皇位继承。若不能及时处置赵昌,给予废太子余党以震慑,恐将后患无穷。
第三则是为了树立威信。《清宫密档》记载,在处决赵昌的当晚,雍正还召见了一批重臣。在这次深夜召见中,雍正当场展示了从赵昌处搜获的部分证据,包括贪污受贿的账册和私通外商的往来信件。通过这种方式,雍正向朝臣们展示了自己的决心和手腕。
雍正六年,当朝廷整理康熙年间的档案时,在一份密折中发现了更惊人的内容。原来在康熙六十年,赵昌就开始暗中联络各地驻军将领,为可能发生的政局动荡做准备。这份名为《应急方略》的密件中,详细记载了京城周边各支军队的部署情况,以及可能争取的将领名单。
从这些后续披露的证据来看,赵昌的确构成了新朝廷的重大威胁。他不仅掌握了大量朝廷机密,还在军中和地方上布置了大量亲信。若不能在第一时间将其铲除,这个庞大的地下网络随时可能成为反对新朝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