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狄仁杰,如此默契为那般?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3-05 13:55:16

在武则天的女皇生涯中,真正能够默契配合、在政治理念上相得益彰的人,除了狄仁杰,再无他人。狄仁杰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

▲ 剧照 武则天与狄仁杰

武则天在位期间更换过七十余位宰相,每年有可能换好几批。狄仁杰虽也曾遭遇过一些波折,但总体而言,他一直深受武则天的信任,直到去世前夕。

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则天特许狄仁杰上朝时可以乘坐轿子,以减轻其身体上的不适。

武则天尊称狄仁杰为“国老”。公元700年,年逾七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悲痛万分,称“天夺吾国老太早”。

她视狄仁杰为自己的定策之臣。狄仁杰之所以受到武则天的如此器重,与其在正、反两方面的默契分不开。

从正面的政治角度来讲,武则天继位后,面临着皇位继承的纠缠不清。

狄仁杰给予了她一颗定心丸。一天上朝时,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吾昨夜梦一鹦鹉,两翼折。”

狄仁杰解梦道:“鹦鹉即陛下之武姓,两翼即陛下之二子,李显与李旦。今二子未立名分,陛下之翼折矣。若迎李显为太子,则梦解矣。”

▲ 剧照 武则天与李显

与狄仁杰的应对类似,此前李昭德也曾劝武则天立李家子弟为储君,并以“百年之后,太庙之中有姑姑之位否?”为由,认为如果立侄子为帝,则江山将归武氏所有,太庙中怎么可能会有姑姑的位置。

从李昭德到狄仁杰,他们都主张武则天为李家守天下,最终归还李氏。但李昭德的做法就逐渐强硬,而狄仁杰则采取委婉的方式,使武则天逐渐确立了将皇位归还李家的方案。这是狄仁杰在正面政治方面的默契。

▲ 剧照 武则天与李显

从反面的酷吏问题来看,狄仁杰可能为武则天做出了牺牲,或者做出了无言的默契配合。长寿元年(692年),第二波酷吏盛行,以周兴、来俊臣为首的酷吏正值高峰期。狄仁杰与其他几位宰相重臣被囚禁在洛阳丽景门的监狱,罪名是谋反。

狄仁杰凭借着此前担任过地方司法官员的经验,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应先认罪,避免酷吏用刑。因此,他主动承认了谋反罪名,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唐朝的旧臣,即使谋反,也不会被处以重刑。于是他承认:“大周革命,万物维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他直接承认了,我就是谋反了,因为我是唐室的旧臣,现在万物维新,大周新朝,我当然要维护唐朝的根本,我不同意,我确实要反。

其实,这段话,狄仁杰巧妙的通过它,一方面先服软,不会遭受酷刑,另外一方面,在武则天在传位上犹豫不决,到底是传位给儿子还是侄子时。狄仁杰劝谏,身虽为唐朝旧臣,但面对五洲革命、万物维新的变革,仍不改其忠贞,欲以唐臣之身份立足于新朝。

▲ 剧照 狄仁杰

尽管如此,狄仁杰得以安全走出丽景门,实属不易。历来宰相被酷吏拘捕,几乎无人生还。李昭德被捕时,有人劝其向武则天申诉,但李昭德深知:“宰相谋反之罪名不容辩驳,若武则天不知情,酷吏岂敢加罪于宰相?”

但狄仁杰不同,他有很强的求生欲望,敢于立刻承认罪名,而不是硬抗,这是出于一种默契和智慧。后来,他咬破手指,传书于武则天,武则天召见他,又岂会不知他被拘捕?这是一场默契的政治表演,既传达了政治信号,又让酷吏疯狂施虐,为后期的清算做出准备。

▲ 剧照 武则天与狄仁杰

当然,我们不必过度阴谋论。狄仁杰和武则天的政治节奏高度吻合,目标一致,方能成就此事。

狄仁杰逝世时,武则天痛心不已,感叹:“国有疑事可问谁策,国老今去矣。”

狄仁杰的作为,后世高度赞扬。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盛赞狄仁杰,称其为“大有为”之臣。在群臣看不清时势,以为大周取代李唐是一段铁血的黑暗历史时,狄仁杰能够辅佐武则天渡过这场政治危机,可谓功昭千古。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