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印准将负责遣返180师,认为中国军人不堪一击,九年后被打醒

正观历史 2024-09-25 19:52:07

1962年10月20日,印军大举进攻解放军西藏边防部队。边境危急的消息迅速传回北京。中南海内,毛主席苦思冥想十天也没想明白尼赫鲁为何要打仗?

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拂开喜马拉雅山的团团云雾,或许能看清六十二年前,印度人发动战争的真实想法。

一切事物必有其缘由,印度异动的端倪其实早在朝鲜战争时就已经出现了。

一、蔑视中国军人

1953年,当印军准将考尔的飞机降落在朝鲜半岛上时,他的心情愉悦而放松。再没有比代表自己的国家耀武扬威更让考尔这位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兴奋的事了。

考尔被印度人誉为“战神”,尽管他从未上过一次战场,却因为总能讨得尼赫鲁欢心,加之又善于自吹自擂,官职便越做越大,甚至在一战未打的情况下,仅依靠着同尼赫鲁的裙带关系,便一再升迁。

1953年,考尔被尼赫鲁派往朝鲜,进入朝鲜的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工作,而这也就是考尔此行来到朝鲜半岛的目的。

考尔一下飞机,便受到了多国外交人员的热情接待,这让考尔很是受用,也让他愈发狂妄自大。不过,此时的考尔,尚且有狂妄自大的资本。因为,他的背后矗立着在朝鲜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印度。

第二次战役后,美军被我志愿军打得狼狈退回三八线以南,而就在美国政府被朝鲜战局搞得焦头烂额之际。刚刚独立不过五年的印度干出了一件大事。

在印度第一任外交官梅农的几番斡旋下,菲律宾、阿富汗、缅甸、埃及、印度、印尼、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等十三个亚洲国家起草了一份提案,最终由印度代表向联合国提出。

提案中写道:

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对外公开发表声明表示:“这是所有非欧美国家第一次联合起来提出的建议。因此,如果中国宣布不越过三八线,则可以得到这些国家道义上的支持和欢迎。”

周总理因为十三国提案事件,还亲自会见了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要迅速结束战争,关键在美国。

尽管十三国提案因太过偏袒美方利益,最终被我方断然拒绝,但印度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外交斡旋无疑极大增强了印度政府和印度国民的自信心。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身为1947年才获得独立的新兴南亚大国,自己在国际舞台上说的话分量十足。

在尼赫鲁规划的“外交大战略”里,印度必须努力保住自身联合国的地位,争取在美苏两大集团之外,形成由印度主导的第三股能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冷战紧张局势的力量。故而当时印度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甚至成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十三国提案被拒绝之后,印度没有停下外交上的努力。彼时的世界格局恍若一摊浑水,印度作为不结盟国家,反倒成了一条滑溜的鱼儿,利用自身独立于两大阵营的优势继续为促成朝鲜战场停火而游走斡旋于各方势力。

朝鲜战争期间,印度以联合国为舞台,展现的外交风范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尊重,而这些消息,经由印度国内媒体的大肆渲染,极大刺激了印度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在许多印度人的心里,印度甚至成为了促成朝鲜战争停战的关键转折点。

考尔虽然不是外交官,但身为狂热的大印度主义者,对于自己的国家,他显然十分骄傲,而这份骄傲自然而然地被转移到了他的日常工作中。

印度身为朝鲜停战的主要观察国之一,地位显然不低,因而考尔得以被任命为联合国遣返战俘督察部队的参谋长。

在印度斡旋下,中美两国达成了释放战俘的协议。考尔主要负责美方战俘营内的中国俘虏。彼时,位于釜山岛的美方战俘营内关押的大多是180师的志愿军。

第五次战役中,180师损失惨重,大量志愿军无奈被俘。从1951年到1953年,他们已经被美军关押折磨了整整两年时间。各个面容枯槁、体弱多病,仿佛风一吹就能倒下。

当考尔来到战俘营内时,看见如此多的中国士兵呈现这样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曾在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他想起了一个专为中国人取的外号——“东亚病夫”。

中国军人不过如此,简直不堪一击。考尔在心理下了这样一个判断。诚然,同衣着华美整洁的他相比,中国战俘们活像个乞丐,但他似乎忘记了,正是这群被他瞧不起的“东亚病夫”打得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坐上了谈判桌。

九年后,在喜马拉雅山下的克节朗河,考尔为他对中国军人的轻蔑付出了沉重代价,成为印度至今难以抹去的耻辱。

由于考尔颇得尼赫鲁重视,地位此时虽不高,但说出的话却对尼赫鲁印象深远。

考尔对中国军人的轻蔑情绪显然也传染给了尼赫鲁,使得尼赫鲁自负地认为:印度陆军即使应付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合进攻也绰绰有余。

二、收复果阿立威名

朝鲜停战后,印度在外交上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努力一直没有停下。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各处都有印度参与的身影。不过,光在外交上“磨嘴皮子”显然不够,深谙此道的印度人主动发动了一场战争,将自己在国际上日益高涨的威望推向了高潮。

尼赫鲁将目光瞄准了果阿。果阿地区是葡萄牙人仗着北约庇护而遗留在印度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一直是扎在印度人心中的一根刺。眼见自身国际地位日益见长,尼赫鲁为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发动了战争。

1961年12月18日,印度政府出动约莫三万部队,在刚刚从英国购入的“猎人”型战机配合下,对果阿地区的葡萄牙殖民军发起了猛烈攻击。

随着几十辆印度陆军的美制M-26“潘兴式”坦克横冲直撞,果阿地区骤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

正当世人都以为这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时,印军竟然仅用四十八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占领了果阿全境,俘虏了三千多名葡萄牙士兵。

要知道,果阿地区尚且有五千余名葡萄牙士兵驻守,且装备了“北约”支持的大批现代武器。可“强大”的葡萄牙军竟在印军的大举进攻下,不堪一击,四散而逃,束手被俘。消息传回新德里,印度媒体当即开动“宣传机器”,大肆鼓吹这场胜利。

“这是我们最得意的时刻。”

“印度军人有着旺盛的战斗精神!”

“……”

看罢报道的尼赫鲁似乎也深深陶醉于印度军队的大胜,他曾吹嘘说:“我国武装部队第一次成为一支非常强大和非常有效的战斗力量。”然而,也许正是这支“非常强大”和“非常有效”的战斗力量给了尼赫鲁太多自信,才敢在一年后,贸然发动对中国边境的进攻,酿就了毛主席苦思十天十夜也未能想明白的谜团。

三、先下手为强

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挣脱了出来。不过,英国漫长的殖民统治却遗留下了霸权主义的精神垃圾。印度的地区霸权战略有几条基本原则:

一是逐步控制南亚中小国家,首先是控制巴基斯坦,并向印度洋扩张。于是印度率先发动了印巴战争,试图争夺克什米尔地区。

二是更加灵活地在大国之间搞平衡,使得世界两大阵营都能结好印度。在外交平衡上,印度人确实做到了在1962年中印爆发冲突时,同时获得苏联和美国的暗中支持与援助。

三是利用不结盟运动提高声望,扩充称霸的政治资本,力图充当第三世界特别是印度洋沿岸国家利益的代表。

四是加紧发展与日本、西欧的关系,以获得市场上经济实惠,科技上的迅速发展,并借势提高自己在大国中的地位。

五是敌视和排除我国。印度虽然公开表示愿意同我改善关系,和平共处,但暗地里始终以我国为主要的潜在对手。印度之所以如此,或许和那句古老名言脱不了干系。在印度,流传着一句古老的名言:强大的邻国乃是潜在的敌人。纵观印度地缘战略,周边唯一强大的邻国便是身处北境的中国。

于是,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印度试图以武力作后盾,又企图通过外交谈判来获得有利于印度的政治解决以此达到侵占我国领土,尤其是西藏地区的目的。

了解印度的国家战略目标,对它敢于在1962年发动对中国的进攻就不难理解了。

尼赫鲁曾讲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印度的政治立场,显示出十足的顽固性和霸权性,无论谁执政,都是很难改变。于是,1962年,尼赫鲁当政时,中印间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印军伤亡8853人(死亡4885人、被俘3968人)。解放军部队伤亡2419人(牺牲722人,负伤1697人,无人被俘)。这场战争打醒了尼赫鲁政府集体高层,也打醒了考尔。但争端并未就此结束......印度并没有被彻底打怕~

近六十年后,莫迪当政时,中印间又有洞朗、加勒万河谷之争……未来的中印边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不得安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