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想迁都洛阳,群臣强烈反对,他悲愤作出一预言,百年后成真

一切回归史 2024-09-02 16:55:45

古人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纵横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来说,每一时期都有自己的兴衰起落,朝代的建立和平稳运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都城不仅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是国家的重要枢纽。

所以在政权建立之初就需要定都,早年商朝发展之时,因为地理位置问题多次迁都,最终确定在殷,后续秦始皇为了保证自己的中心权力,在完成一统天下的创举后,也曾针对其他六国原本的都城进行了弱化,两汉时期战乱爆发,董卓为了夺权很快也有迁都的打算。

但那时的迁都是混乱之际被迫进行的,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想要迁都洛阳,不曾想却遭到了手下臣子的激烈反对,他在悲愤之下做出一个预言,然后让人没想到的是,百年之后竟然一语成谶,昔日寓言竟然成真。

赵匡胤的帝王之路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虽然并未在实际上实现全国性统一,但依然不影响它在封建王朝之中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讲,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发达的国家,或许是因为多个政权同时存在的关系,宋朝时期较为开放,与其他政权交流频繁。

手工业,商业,金属冶炼,制造业,造船业等都到了空前发达的地步,可谓空前绝后,具体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也遥遥领先,甚至还出现了先进的纸币,第三产业和相对应的娱乐场所,经济增长飞速,这是其他封建社会时期所不具备的。

而这个封建王朝的开创者乃是赵匡胤,他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身为职业军人的只有赵匡胤一人,汉高祖刘邦虽为亭长出身,但与军人并不挂钩,至于唐高祖李渊和隋文帝杨坚等人,均为贵族出身。

他们靠爵位壮大声势,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以军功起家,以至于他黄袍加身成为国家建立者之时,依然是现役的最高将领,赵匡胤当了军人皇帝,也注定将左右后续宋朝的命运,他想要在中国历史里打开出路并没有延续此前唐朝的作风与趋向。

从北宋后续的发展来看,赵匡胤似乎十分侧重军事实力的增强,例如北宋时期的造船业,为了国家的发展,赵匡胤似乎也注意到了对外交流的重要性,他多次观看战船制造战舰,多次进行水军演习等等,就连他自己也武艺高强,是一个骑马射箭的能手。

这是由于赵匡胤借后周政权实现了自己登上皇位,实际上只是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南方地区仍然处于政权并立和战争状态,无论是否有对宋朝作战的打算,潜在的威胁已经形成了,赵匡胤需要强大的军事势力来应对将来可能存在的敌人。

赵匡胤代州建立宋朝后,得益于周世宗开拓的原有基业,他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稳定政局的一系列正确措施,而赵匡胤也有自己的手段,除了军事实力上的不断增强之外,赵匡胤在治理天下中显示出了出类拔萃的巨大智慧。

一方面,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造成了帝王权力的过于分散,君弱臣强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基于这个前车之鉴,赵匡胤吸取了很多经验,杯酒释兵权实则为赵匡胤的教训。

重大改革与迁都的想法

另一方面,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担心部下如法炮制,篡权夺位的政变,让他时刻警惕,所以他在即位后,分别在政治军事和财政经济方面分别制定法律,这些律法都强调“减少政治弊端”。

赵匡胤此举的目的在于集政权于黄泉,他对唐朝原本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直言唐朝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已然连续更换八个姓氏,彼此之间战争不断民生涂炭,只有息天下之兵,方为长久之计,随后就推行了许多施政制度。

主要表现为在中央上重新设置政治权力构架,在政事堂设置参知政事,分副宰相的职位,共同执掌朝廷政务,避免出现权力过大的情况,其次设置枢密院,最高长官为枢密史,主要负责掌管朝廷军事,但主要为军队调配工作,并不具备统领的权利。

政事堂和枢密院称为二府,一文一武,二者之间互不干扰,为了确保皇帝的权利,赵匡胤还设置了三司,最高长官为三司使,负责全国的财政大权,第四是对地方政权的管辖,首先削弱节度使的统辖领地,收回他们所管辖的郡县,由中央统一管理。

另外,规定地方府,州,军,监官员均为同级,彼此之间达到制衡的目的,另外设立通判一职,负责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直接对朝廷负责。

为了更好地掌握兵权,赵匡胤改革了军队权力构架,杯酒释兵权以后,在军队上设立殿前督副点检,而后又增加了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等“三衙”,与枢密对应,它拥有军队的调遣权,实现了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仍然不放心,为了保证国家平稳运行,他有了迁都洛阳的念头,但这个想法最终被自己的官僚制度所抹杀,因为赵匡胤在此前以文制武,开创了文人政治,手下大臣更具有话语权,所以崇尚武学的自己想法也容易被否决。

此前,赵匡胤重用文成,他虽尚武,但要求宰相必须为读书人,宰相以下,政事堂和枢密院的长官都必须由文成担任,此外,其他地区的主要官员朝廷以外的地方知州知府等一系列官员,都被一大批有专长的文臣所取代。

虽说此举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也有些极端,赵匡胤提出迁都洛阳,不仅是对这个历史都城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深远的军事战略意义。

在赵匡胤眼中,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一旦进入战争状态,此地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曾是历代王朝争夺的焦点,再者,洛阳地势险要,能够有效抵御外敌入侵,易守难攻。

但这一想法最终被群臣否决,朝中文臣普遍认为赵匡胤这是单纯的军事思想,当前的社会状况并未实现统一,主要威胁为来自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而洛阳的防御优势,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情况下体现的,并不适用现在的宋朝,所以并不支持这一方案。

因为都城的迁移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它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变化,也意味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改变,如果尊重赵匡胤的军事观点就进行迁都,那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许多其他意想不到的后果,并不利于当下的宋朝。

愤怒预言与实现

这件事上赵匡胤明显被驳了面子,但很快也意识到了现状是无法改变的,他虽一介武夫,但当了皇帝后也曾眼睛.,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唐朝时期就曾因为国家政局变化而设立西都洛阳,虽然带来一定安宁,但最终被反贼攻破。

此外,主张汉化改革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弘,也曾迁都洛阳,他的这一行为获得了明显成功,在坚守本民族传统的情况下进行全方位汉化,实现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但前提是得到朝廷上下的支持,结合赵匡胤的现状看,迁都注定难以实施。

面对这种情况,赵匡胤选择了妥协,但他却预言道,若只看到眼前蝇头小利,定会为国家带来灭亡之祸,若不迁都洛阳,百年之后,天下之民力就将耗尽,国家危机也将来临。

不曾想这看似愤怒的发言竟然一语成谶,近百年后的宋朝,为了保证首都开封的安全,历代君王都在增加周边军队的数量,因为此地防守性条件的先天缺失,就只能通过庞大的军队驻扎来弥补,无论战争与否,都必须未雨绸缪。

这一操作给北宋带来了十分沉重的负担,军队是一个国家国防的必要手段,但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并未实现统一的它不仅需要在外驻扎军队防止敌军入侵,因为首都防御机制的欠缺,还需要在首都周边驻扎大量军队,如此就会造成冗兵的现象。

军队数量上的增加势必造成质量上的下降,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会普遍降低,大量的军队又代表大量的军饷,这是对百姓的又一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宋朝不仅民不聊生,军队还呈现出一种多而不精的负面状态,赵匡胤的预言似乎真的应验了。

后续北宋和少数民族爆发的战斗中几乎没有获得胜利,战败后多次向对方赔偿岁币,造成了国家的进一步衰弱。

由此可见,赵匡胤的迁都观点虽为单纯的军事思想所导致,但对当时并不安定的社会环境来说,却是利大于弊的,群臣的反对,最终导致了后来的自食恶果。

参考文献:

[1]徐姣.南宋理宗中期宰相拜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2.

[2]张敬坤.宴礼视角下的宋辽政治文化互动[D].(null),2019.

[3]陈良,.宋朝皇帝的人文修养[J].群言,2019,(02):3

1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