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三个副师长,毛主席都曾寄予厚望,但发展成绩完全不同

追梦的年 2024-07-03 22:25:47

1938年春,八路军129师首任政委张浩因病无法履职,返回延安养病,整支部队的担子都压在了师长刘伯承身上。

前线紧张,刘帅军政一肩挑着实感觉吃力,遂向中央提出两个方案,一是他继续担任师长,副师长徐向前调任政委;二是他转成政委,徐向前升为师长。

包括周总理在内的几位领导讨论后觉得第二个方法不错,就把结果告知毛主席。没想到主席思考过后,把刘帅的两个方案都否决了。

主席给出理由,目前正是我们发展的关键时期,各个区域都缺独当一面的人才,如此背景下,把刘、徐捆绑在一起,那太过奢侈。等有合适的时机,徐向前是要出去挑起大梁的。

众人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最终就让邓公接任为129师政委。

后来主席也没有食言,确实曾让徐向前到一线根据地去当一把手。不仅仅是徐向前,八路军三个师的副师长都获得了这样的机会。

但是,他们取得的成就完全不同,以至于历史地位也有很大的差别。

一、115师副师长聂荣臻

115师早在1937年11月就进行过一次分兵,师长林总率主力南下吕梁地区发展,副师长聂荣臻则带领3000多人留在五台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虽然在军事指挥方面聂帅有很大争议,但论根据地发展建设,那他绝对在全军之中都名列前茅。他就以3000多人为种子,四处发芽结果。

华北地区当年面临着极为严重的封锁“扫荡”,但聂帅硬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用8年时间发展出了9个纵队、32万武装人员。

后来的解放战争,晋察冀虽然最开始接连吃了好几个败仗,但毕竟有先前打下的基础,始终还是抗住了。

在朱老总、刘少奇前来整训后,晋察冀渐渐扭转颓势,通过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重新掌握主动权。

有些遗憾的是,晋察冀/华北没有发展出第五大野战军,麾下的野战部队只是华北军区下辖的野战兵团。

不过,聂帅也担任过华北军区司令员,这时的大军区一把手,级别上跟野战军司令员是一致的。

并且华北军区在三大战役后还承担了一项重任——拱卫北京,保护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安全。此殊荣,其他四大野战军反而没赶上。1955年,聂荣臻被授予元帅军衔。

二、120师副师长萧克

1939年2月,中央交给萧克一项重任——去开辟冀热察根据地,这片区域包含冀东、平西、平北三大块,如果顺利,那又会是一个“晋察冀”,届时萧克的地位也能再上一个台阶。

在组织的任命下,萧克成为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兼政委、冀热察军政委员会书记,完全是一手抓。这时他也踌躇满志写下: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放眼冀热察,前途不可量。

但,他到达平西后做出一件大乱军心的事:处决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

当时冀热察挺进军下辖三支武装,分别为邓华支队、宋时轮支队、冀东抗日联军。这三部都参加过冀东暴动,但在日本人的反扑下,退到了平西。

从“冀东抗日联军”这个番号中可以看得出来,部队多为冀东子弟,高志远也是冀东人,他们一心想要打回去。但是,新官上任的萧克却产生了误会。

萧克觉得这种行为是在给自己“下马威”,且很快有人揭发高志远和吴佩孚有勾结,企图投靠日本人当汉奸,萧克就把高志远抓了起来。

邓华、宋时轮跟高志远一起战斗过,相信他的为人,就力劝萧克不要杀,实在不行就让高志远回延安学习。

但萧克没有答应,他在回忆录里这样说:高志远对平西八路军的领导人心怀不满,想脱离挺进军,撤出平西。为达到目的,他正与日本人秘密谈判。

又与北伐时期被国民革命军消灭的北洋军阀吴佩孚联络(此时吴氏正准备出山组织伪军),阴谋叛变投敌...在掌握了证据之后,就把他逮捕,召开公审大会。

由公诉人杨春甫提出公诉,地下党员陈飞等人提供证据,高志远供认不讳。审理完毕,根据当时国民党的法律以汉奸罪论处,执行死刑。

这里面是笔糊涂账,我们后来都知道,吴佩孚是没有投靠日本人的,高志远要通过吴去做汉奸这个说法不成立。但冀东的负责人李运昌建国后也还是支持萧克的说法,到现在事情都扑朔迷离。

无论实情如何吧,杀高志远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冀东抗联瞬间跑了大半,邓华和宋时轮都心中不满,不久调离了平西。

冀热察挺进军主要武装就这三支,三支都散掉了,萧克手里没什么人可用,往后两年多里别说往外扩张,在平西都没能彻底打开局面。

最终冀热察挺进军番号在1942年2月被撤销,冀东、平西、平北归晋察冀直接领导,萧克调任为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

后来,萧克基本没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哪怕解放战争初期短暂领导过晋察冀野战军,也是在聂帅的管辖下。昔日同级的副师长,已有很大区别。1955年,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

三、129师副师长徐向前

红四方面军在土地革命的后期曾经一分为二,一部分由刘伯承带领,留在东岸进行了山城堡等战役,另一部分由徐向前带领向西远征,可惜遭遇了失败,孤军损失惨重。

基于这个背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实力未损的刘帅便成了129师师长。徐帅虽然没有担任正职,但他也多次肩负毛主席的重托。

1938年4月,冀南地方武装头目葛桂斋率部投日,此人熟悉当地的情况,立即带着日寇、伪军前去进攻八路军,负责该区域的陈再道被压缩得手里只剩数百核心部队,无奈向中央求援。

徐向前临危受命,很快抵达冀南地区,他用极短的时间把实际情况摸清楚后,立刻用上“三板斧”。

首先是提高指战员们的信心。冀南多平原,有利于日寇机械化行动,许多同志认为在这里难以生存,士气为之低落,不断有希望回延安的报告打回中央。

鉴于这种情况,徐帅多次召开会议动员,直言红军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地形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群众基础,才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冀南地区很少有山,但有800万人,只要我们政治工作做得到位,能让群众相信我们,那就可以造出一座“人山”,这是侵略者无法打破的铜墙铁壁。

而且平原人口稠密,物产丰饶,我们在此稳固发展,肯定能取得比山区更大的成就。徐帅的话稳定住了军心。

解决完思想问题后,徐帅立即着手现实问题,他提出接下来就抓与侵略者之间的主要矛盾,不跟国民党、地主等其他本土武装发生冲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再者要主动跟日本人打几仗,还要赢得漂亮,用战绩来告诉冀南的所有人,我们来此只为抗日,八路军有能力保护群众。

徐帅这些做法落实下来,成功让八路军在冀南站稳阵脚,再持续不断去发动群众,各县、区、村的群众性抗日武装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39年,冀南的革命形势已如火如荼,可山东又出现混乱。此时我党在山东有两支武装:本土部队山东纵队、主力115师,都是直接隶属八路军总部。

尴尬的是,山东纵队人数是115师好几倍,强枝弱干,迟迟无法形成统一指挥、局面没能彻底打开。

为更好地发展,中央又将徐帅派往山东,他一去,各部就都听从命令,情况迅速好转,当时国民党都将山东的八路军称为“徐向前部”。

但在1942年,徐帅发了一封比较敏感的电报,希望115师归他指挥,恰逢中央准备召开七大,徐帅就奉命回到延安。没想到七大延期了,徐帅身体又出现问题,只好留在了陕北,直到解放战争爆发。

徐帅抗战时就如同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每次还都很好地完成任务。他未能主政一方,并非能力问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这就让很多后人感到有些遗憾。

毕竟徐帅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解放战争也担任过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历史地位这么高,55年就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82 阅读:37706
评论列表
  • 2024-07-07 11:25

    徐帅的軍政能力都高于林彪,指挥大兵团作战在红军时期也只有徐帅有过。弱旅在徐帅手中都能成劲旅,解放山西太原战役就证明了这一点,抗日时期接替萧克和主政山东也证明徐帅是全能型帅才。

    用户13xxx08 回复:
    这个是你想过了。各有所长,林彪的综合能力是超过徐向前的
    停在原地的笨蛋 回复:
    人都是在不断学习进步的,徐帅也许红军时期比101强,但是后期发展明显没有101好,这就说明问题了,后来居上不是啥罕见的事
  • LoVe 44
    2024-07-07 07:16

    身体原因阻碍了徐的发展,不然成就会更大

    大灰兔 回复:
    体弱多病反而活的长的多的很,这点不能说明什么,解放时期围攻太原不是身体完全支持不下来怎么可能让彭总来代替指挥。
    宁翔 回复:
    他在元帅里面算长寿的吧
  • 华兆 38
    2024-07-09 22:07

    徐帅太牛了,一般人在平原干不出来成绩

  • 2024-07-13 22:06

    军政全能是陈帅,邓公。一个管好了大上海,一个改变了全中国。林彪是全军战术第一大师。

  • 2024-07-19 13:37

    徐帅可以说是全军最大的山头。但他太低调了,所以主席都称他为老实人。

    用户10xxx43 回复:
    更是智慧
  • 2024-07-12 15:32

    徐帅如果出身红一,不可限量

    吃货老杨 回复:
    😂已经到元帅了,就徐帅的身体,还能不可限量到哪去~
  • 2024-07-07 11:39

    林粟徐彭刘,军事能力最强的5人

    沙漠水王慕容罗 回复:
    彭徐刘林粟
    小白 回复:
    陈大将能排第六
  • 2024-07-15 02:29

    徐帅的军事能力是没几人能比的!部下的回忆录《在徐帅的指挥下》就说明了原因!晋中战役以六万人全歼阎老西十万精锐(包括了日本雇佣军和亲训师)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 COOL 19
    2024-07-18 22:59

    徐帅较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