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豪车常常被视为一个人成功和地位的象征,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之后,大街上BBA、保时捷、劳斯莱斯等各种豪车随处可见。而反观工业更发达的美国,尽管车价比起国内更加低廉,但却很少能够看到豪车在街头巷尾频繁的出现,兔兔也问了身边很多曾经去美国旅游或是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朋友,发现事实的确如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的差异呢?今天兔兔就来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汽车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是改善生活的代步工具,而对于美国人来说,汽车属于是刚性需求。因为虽然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但却住着十几亿人口,而美国9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住着3.32亿人,可谓是“地广人稀”。而且美国的社区周边并没有像样的农贸市场或者商超,平时想要买东西,就必须去10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以外的超市商业区,没车真的是寸步难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购车,而我们国内消费者大多数都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购车。
也正因如此,对于美国的家庭来说,只有一台车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是人手一台车,这也就意味着购车预算是会被摊薄的,毕竟家庭总体年收入就这么多,每个人都要买,那自然不可能每个人都买豪车。而且大家都知道,正所谓买车容易养车难,这个道理放在美国也同样适用,后期汽车的维修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美国人不是都喜欢自己动手修车吗?的确,由于人工费偏高,美国不少消费者都是自己动手修车的,但这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在美国,汽车的耗材配件费用也挺贵的,像滤芯、机油这种,平均价格都是几十刀,如果要换轮胎,那价格甚至会在几百刀。虽然美国资源比较丰富,但在汽车的零配件方面,反而比国内更没有价格优势。
除此之外,根据J.D.Power发布的统计数据,美国人每年在汽车保险项目上的平均花销是1486.95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已经过万了,这还是选的相对便宜的保险公司。并且美国的保险费用优惠力度也没有中国那么大,即便是去年没出险,今年再次购买能得到的优惠也是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在美国人的观念中,个性与独立是核心价值观,他们通常更偏重于个人价值和生活质量,而不是物质享受,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美国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与自己生活方式匹配的车型,而并非追求能够提升社会地位的豪车。并且自20世纪初福特公司推出售价为260美元的T型车以来,秉承着“为大众制造汽车”的理念,深深植根于美国人的心目中,使得汽车被普遍视为一种交通工具,而非地位象征,从这方面看国人和美国人的思想文化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美国一些地方,由于治安很差,如果开豪车出门基本和在印度裸奔没什么区别,有可能今天晚上停好车,第二天一睁眼就没了,车已经在海上飘向另一个国家了。
综上所述,美国虽然买车相对于国内来说便宜很多,但是却并不是遍地豪车,归根结底不是他们买不起,而是因为消费观念不同。对于中美汽车市场两种截然不同的差异,也有很多网友不禁感慨“资本主义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不妨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