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徐向前?长征时想摆脱张、陈二人,草地分兵又不跟毛主席走

乐蓉评历史 2024-07-21 14:39:17

1935年9月9日,毛主席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原本是红军两大主力长征会师,雄兵十万,睥睨天下,而转眼间却又分崩离析,红一方面军主力孤军北上陕甘,红四方面军南下攻取成都。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部队,如今形同陌路。

草地分兵,并不是愉快的分手。在得知四方面军执意南下的态度后,毛主席也没有再做无谓的争取,他只是悄无声息的带着一方面军北上,不想和友军产生任何摩擦和误会。

走之前,毛主席只去见了一个人,那就是徐向前。

两人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却默契十足,特别是在战略路线的选择上,徐向前也是坚定的北上支持者。对于这位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毛主席满是欣赏。他之所以单独去找徐向前谈话,就是想在最后关头,将这位红军名将拉到自己一边。

然而,两人的交谈很短,且结果并不如人意。

毛主席主动去找徐向前,到底说了什么?又得到了怎样的回复?向来主张北上战略的徐向前,为何会在最后关头变卦?多年后毛主席说要感激徐向前,仅仅是因为当时一句“红军不打红军”的命令吗?

一、“张、陈、徐”从来不是一条心

其实鲜为人知的是,早在草地分兵之前,徐向前和毛主席就有过一次遗憾的“错过”。

当时红一、四方面军刚刚会师,气氛还很融洽,两支部队的联谊会开了一场又一场,干部战士忙得不亦乐乎。也就是趁着这个契机,徐向前找到时任红四方面军政委的陈昌浩,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的能力不行,在四方面军工作感到吃力,想到红军总部去做点具体工作。听说刘伯承同志军事上很内行,又在苏联学习过,可否由他来代替我。”

不难想象,陈昌浩听到这话时会有多惊讶。

什么叫去红军总部做点具体的工作?好好的方面军总指挥不干,去和刘伯承互换,当红军的总参谋长?

要知道当时红一、四方面军虽然番号平级,但论兵力,一个8万,一个不到2万,以至于后来两军合并整编,红四还保持着原建制,而红一则压缩编制,原一、三、五、九军团都改为军,彭德怀、董振堂等人担任军长。

也就是说单论军中职务实权,红军诸将中,徐向前这个总指挥的地位恐怕仅次于红军的总司令朱德,乃至于要高于彭德怀、刘伯承。

徐向前不争不抢,不重名利的性格,作为老搭档的陈昌浩自然了解。他之所以惊讶,是因为红军总部是跟随一方面军行动的,徐向前如今无缘无故的提出要“跳槽”,到底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徐向前当然没有跟陈昌浩明说。直到晚年撰写回忆录时,他才对这一段历史说出了真心话:

“两军会合之初,我想离开四方面军,去总部做点具体工作。因为自从在鄂豫皖和张、陈共事以来,我的心情一直不舒畅。”

陈是陈昌浩,张则是那位刚刚升职的红军总政委。

红四方面军的三驾马车“张、陈、徐”,可谓大名鼎鼎。特别是当年鄂豫皖的“四大战役”时期,三人珠联璧合,指挥部队旋风作战,半年内歼敌40个团,风头甚至一时压过了江西苏区的“朱毛彭”。

虽然从明面上看,张总揽大局,陈组织协调,徐专注军事,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但实际上,打从一开始,张、陈、徐就不是一条心。

徐向前刚到鄂豫皖时,那里的革命形式刚刚遭遇挫折,徐向前一个山西人又说不明白湖北方言,没威信,指挥游击队打仗,枪一响队伍全跑了,就剩他一个光杆司令。

而这样尴尬的局面,直到后来许继慎、曾中生、蔡申熙这一批黄埔系干部的到来,才有渐渐有了改观。许、蔡是徐向前黄埔一期的同学,军事能力出众,曾中生是四期师弟,却是四人中最有大局观的主心骨,战略眼光一流。

在鄂豫皖,黄埔四将打下了红四方面军最早,也是最稳固的根基,这也是徐向前军旅生涯最为惬意的一个时期。

张是后来者,参加过一大和南昌起义,资历很高。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喜欢大权独揽,乾坤独断,且气量狭小,不能容人。也正因如此,他面对极有主见的许继慎、曾中生很窝火,最后也是狠下心,找了各种借口对自己的同袍下手。

而后来随着蔡申熙的牺牲,原来的黄埔四将,只剩下徐向前一人。

对于徐向前,张倒是又喜又恼。喜的是徐向前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向来不争不抢,对他没有任何威胁。恼的是徐向前立场很坚定,万事只看对错,从不盲从于某个人。

但没办法,张自己不懂军事,红四方面军要选出一位主帅,这个人只能是徐向前。

所以张对徐,是既用也防。而因为许继慎和曾中生,徐对张的为人处世也是耿耿于怀,终生不能原谅。

或许正是因为与徐向前相处过于生疏,张才又培养了陈昌浩。

徐向前对陈昌浩有过评价:

“是个好人,但有时也年轻幼稚。”

在陈昌浩身上,有当年那批留学苏联学生的通病:特别好斗,喜欢辩论,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此人年轻干练,有才华,算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但做事也是出了名的专横,以自己为主,不讲人情。

所以按徐向前的性格,他和张、陈这类人根本处不来,用他自己的话说:

“张对我用而不信,陈拥有政委决定一切的权力,锋芒毕露,喜欢自作主张。许多重大问题,他们说了算,极少征求我的意见。”

正因如此,长征一会师,徐向前就主动找到陈昌浩,请求和刘伯承互换,自己调到红军总部,调到一方面军去工作,让他代为向张政委转达。

陈昌浩后来有没有转达不知道,但可以预料的是张绝不会同意。起码有一点,刘伯承也是有话就说,从不委曲求全的人,张和他不对付,后来刘伯承被迫随红四南下,张甚至直接撤了他的总参谋长,让他去抗大当校长。

如果不是张的硬留,徐向前的人生轨迹可能会发生巨大转折。去到红一,毛主席和他惺惺相惜,两人观念相同,性格融洽,定能成为最好的知己。

而一次错过,也最终给徐向前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是他始料未及的。

二、谁是谁非,徐向前不了解,也不想过问

红军长征会师,对张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冲击。

一方面,他期待红军两大主力会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彻底扭转被动的革命形势。但另一方面,他又很紧张,担心自己从此失去话语权。

在迎接友军前,张曾做过推测,认为红一的兵力应该五倍于红四。为此,陈昌浩还特意提出了欢迎“30万红军”的口号。

正式会师后,张迫不及待的多方打听,却得知了一个令他始料未及的真相:在经历长征转战后,红一方面军的兵力只剩下万余人。

也就是从此时起,他的心态开始有了变化。对一方面军的态度,从尊敬转变为了躁动。这种躁动可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帮助理解:既然我带的部队接近总人数的十分之九,那么就不应该是你们来指挥我,而是我要指挥你们。

只能说徐向前那种主动请求退居幕后的胸怀,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至此,一场漫长的磨合开始了。

先天天开会,两个方面军会师后的人员安排问题,接下来的战略方向问题,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要商量。

为了安抚张,红一这边也是一让再让,最终决定让出红军总政委的职务。但职务能让,战略方向让不了。

红一方面是坚定支持北上战略的,红四方面张支持南下,陈犹豫不决,徐原本就想要北上,但他此时还在前线,压根没参加讨论会议。

等开会回来,张满肚子不高兴,脸色阴沉,不愿说话。陈昌浩就向徐向前发牢骚,说大家都听不进意见,会上吵得很凶。

对于开会讨论的内容,徐向前倒是很看得开。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谁是谁非,他不了解。那是别人的事,没有人和他谈过,自己也不想过问。

但徐向前也有自己的立场,他对张、陈反复强调,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眼下粮食短缺,部队天天吃野菜、黄麻,把嘴都吃肿了,得赶紧走,起码找块有粮食吃的地方再去吵吧。

好说歹说,走的问题总算说成了。

红军最终统一了北上意见,部队分为两路纵队,总司令朱德和张政委到左路军,徐向前、陈昌浩跟着毛主席和红军总部到右路军。

在和毛主席短暂的相处期间,往常少言寡语的徐向前,却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两人从红军历史聊到未来战略,无话不谈,而且观点出奇的一致。英雄惜英雄,这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徐向前主动为部队开路,打了一场包座大捷,更是令作为观众的毛主席称赞不已。就连陈昌浩在北上打了几场胜仗后,也一改模棱两可的态度,主动发言说支持北上。

右路军这边顺风顺水,但左路军却音信全无。

一开始徐向前还以为部队遇到了粮食问题,主动向毛主席提出派出一个团,带上马匹、耗牛、粮食,去接应左路军过草地。

但这边人还没出发,那边就传来了最坏的消息。

张先是借口葛曲河涨水,部队无法架桥渡河,又说各部粮食只能吃三天,还无向导,茫茫草地,前进不能。种种理由找了一大堆,但中心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拒绝北上。而不久之后,张更是直接发来了电报,命令徐向前、陈昌浩立即率领右路军南下。

战略之争,终于发展到针锋相对的明朗化地步。

陈昌浩拿到电报后犹豫不决,他想不通,只能去跟徐向前商量。紧要关头,还是徐向前沉得住气,他说不管怎么样,这么重大的问题,还是必须跟总部报告一下。

后来右路军开了一次会,陈昌浩、徐向前都去了,毛主席让他们务必再次规劝张北上。而另一边,张的电报也是一封接一封,让陈、徐迅速南下。

两边反复的压力下,陈昌浩最先扛不住了,最终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南下。每逢关键时刻就容易犯糊涂,被个人情绪所影响,这也是陈昌浩一个致命的弱点。

现在张、陈、徐中,已经有两票支持南下,最后只剩下徐向前。他的态度对毛主席来说,至关重要。

三、徐向前承认,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心软

那天晚上,毛主席一个人去找徐向前。他没有进屋,而是站在院子里,问了这样一句话:

“向前同志,你的意见怎么样?”

这个问题对于徐向前来说,真不好回答。他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闹到这个地步,从军事角度看,北上肯定比南下好,但现在左路军摆明了态度要南下,右路军还能怎么办,难道单独北上吗?

无奈之下,徐向前只能回复道:

“两军既然已经会合,就不宜再分开,四方面军如分成两半恐怕不好。”

毛主席听到这个回答,沉默良久,也没再说别的,只是让徐向前早点休息,遂告辞而归。

或许对于徐向前来说,他只是希望红军团结在一起,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有困难就克服,有矛盾就解决,右路军只要南下和左路军会合,道理说通了再商量新的战略方向也不晚。

但徐向前不会知道,正是他的这一句话,坚定了毛主席的一个想法。

也就在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哨兵突然报告,说红一方面军已经连夜出走,还放了警戒哨。

陈昌浩有些慌乱,一个劲催人发电报,说赶紧叫他们回来。而徐向前则在回忆录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我愣了神,坐在床板上,半个钟头说不出话来。心想这是怎么搞的呀,走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呀,我们毫无思想准备呀,感到心情沉重,很受刺激,脑袋麻木得很。”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四方面军前面还有人不明真相,打电话来请示,问红一方面军走了,还对我们警戒,打不打?

陈昌浩拿着电话筒,问徐向前怎么办?他又慌了,不敢思考,不敢下决定,徐向前却没有半点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

“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

那天上午,前敌指挥部开了锅,人来人往,乱哄哄的。回过神来的陈昌浩十分激动,说了些难听的话,还主动给张写了报告。

徐向前心情极坏,躺在床板上,蒙起头来,不想说一句话。后来彻夜难眠,忍不住偷偷哭了一场。他的内心很矛盾,原本寄希望于去红军总部做点工作,能借此机会摆脱张、陈。结果现在毛主席也走了,唯一的机会随之破灭。

徐向前也有过一走了之的想法,不管不顾地去追毛主席,但他最终还是没有下这个决心。

为什么?

两点原因。

一来,当时右路军中,陈昌浩才是一把手,有最终决定权,他不点头,徐向前一个人根本带不动队伍,最多只能悄悄带走几个人。

二来,正如他回复毛主席的那样。右路军如单独北上,等于把四方面军分成两半,他也舍不得。这支部队是他从鄂豫皖一手带出来的,从游击队到方面军,可谓千辛万苦。如今分成两半,各走一方,无论从理智上或感情上说,他都难以接受。

没有徐向前,南下的部队谁来指挥?张还是陈,这两人都没有这个本事。剩下的副指挥王树声,包括许世友、王宏坤、陈再道这些将军,指挥一个军绰绰有余,但指挥一个方面军恐怕要出大乱子。刘伯承、董振堂这些原一方面军的干部,倒是有这个本事,奈何张肯定不敢用。

如果是为了自己,徐向前大可以一个人北上。但为了整个红四方面军,他只能南下。后来徐向前自己也承认:

“心软,这也许是我的弱点所在吧!”

徐向前心软,但毛主席却心如铁石。他之所以不告而别,就是担心日久生变,万一四方面军有意留人,那最后想走都走不了。

“南下没有出路,南下是绝路。但捆绑不成夫妻,他们要走,让他们走吧。以后他们还会回来的。”

这是毛主席的原话,最终也一语成谶。

红军方面军南下后,遭遇川军顽强阻击,前进不得,退又无路,兵力折损过半,最终只能转向北上。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证明了毛主席在战略上高瞻远瞩,但代价,过于沉重。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最艰难的关头,徐向前保存了四方面军的骨血,最终把这支部队带回了正确的道路上。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徐向前都是毛主席最为信赖的主帅之一,这也算是弥补了两人长征时两次错过的遗憾。

29 阅读:6388
评论列表
  • 阿bo 20
    2024-09-09 11:07

    毛主席心胸开阔!!!最后还是给了四方面军剩下的干部很高的待遇和军衔!

  • 2024-07-31 15:28

    伟大的布衣元帅!

  • 2024-08-28 09:51

    十大元帅!👍👍👍👍👍👍👍

  • 2024-09-03 21:29

    徐帅赤胆忠心

  • 2024-10-01 14:25

    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