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忆桂花香

痛快旅游 2024-02-11 10:52:52

秋分时,在家开着电视浅酌桂花酒,偶尔翻到央视一频道。咱自贡人、全国主持人大赛冠军蔡紫主持的一档纪念“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目里,正说着一对父女做桂花饼的传家手艺。这,不由得勾起了我想念家乡那一树树的桂花。

家乡那桂花,树都不是成片栽植的。长在房前屋后,一颗颗独株的桂树,树干都很高,树冠散得老开了。正因为它高而大,花也开得繁而盛,浓郁的香气,把山里七七八八其他各种味道都真真的压下去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正值秋收农忙。农家人在田里土头忙活了一个白天,往桂树的杈丫子上搭个搓澡毛巾,婆娑树影下冲个凉水澡,再端上张凉椅,摇着棕叶蒲扇,躺在院坝里头乘凉。这时候,初秋微热的风撩过桂树,吹来一阵接着一阵扑鼻的桂花香。就着那淡淡的果酒似的醇香,一天的疲倦和劳乏,瞬间顿时就消散了。似浅醉中一种飘飞的感觉,好不舒适与惬意!这份特殊的礼遇,估计城里人不会遇到,也不能够理解。

生在乡下,长在山里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感悟和欣赏桂花的。

虽说这些桂花不是成片栽种的,但肯定也不是自发野生出来的。因为,它多数长在大户人家的场坝前、庭院里、渠堰旁、墓地边,人们应该是看到了它美化环境的价值的,只是没有开展大面积的商业开发。大山里边的人,总朴实地觉得,大树是可以管风水的。因此,再穷也不会挖树去卖。这一棵一棵的桂花,才能长得又高且大。

在我的记忆里,家里边是没人拿桂花去做茶、做饼、泡酒啊什么的。倒好象在花生炒米糖里,偶尔有撒上些干桂花的。“嘣”的一声,咬碎和着橘皮、花生的炒米糖,桂花那甘冽的香味儿伴着橘香与炒米糖的甜,好似倒一杯啤酒入肚,瞬时气体自腹间上冒冲头,沁人心脾的香,令人由微醺而心生喜悦。就是现在就着手机屏,想想也流涎。

前两年寓居在江南,那一带城里乡下的桂花树多,品种也多,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叫法蛮多。用桂花冲茶、泡酒,干桂花加在各式点心里,吃的花样、玩意儿也很多。这中间,印象最最深的,是在醪糟汤圆碗面上,稀稀疏疏的撒几粒干桂花。饮黄酒、吃大闸蟹时,若哪个那双玉葱般的手,端出一碗还冒着烟儿的清汤白汤圆,碗中漂浮着红枸杞,再夹杂着些黄黄的桂花粒儿。看着就蛮有江南那种酥酥软软的调调儿,那醇香让人沉醉。

说起桂花树,好象年少时,我还自个儿上山去挖过一株,背了好几里地,栽在家旁的竹林里。几十年过去了,没人打理它,也长得挺高挺大,绿荫如盖了。只是,常年奔波在外,也没赶上开花的季节回去看看,也没听家里人谈起过。

年纪大了,其他嗜好丢弃了不少,但每年得寻几两干桂花,用纱布包了悬在陶罐里熏酒。这熏酒有讲究,密闭的陶罐头,可不能让桂花泡进酒中,沾了水汽。闲时无事,每天就着二两黄澄澄的桂花酒佐饭,也就是平凡人的生活。自贡地处四川盆地的中央,湿热的夏季漫长,桂花时节仍是汗背。据说,浅酌几口泡酒,能消暑去燥、平气静心。中秋前后,若约得三五挚友,就算在天南海北的神侃中畅饮三四杯,酣醉是少不了,但酒醒后也不觉得头疼。

古人以桂花为室树,象征吉祥与幸福降临。“桂”谐音“贵“,暗喻荣华富贵;而蟾宫折桂的美妙传说,意表高中进士,及对女子追求忠贞爱情和崇高荣誉之非凡胆略的赏赐;诗仙太白以““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句,为典故“吴刚伐桂“注脚。中外各地的体育竞赛,要为获奖运动员戴上以桂枝编织的桂冠,取其清香高洁的意蕴。在乡间,亲友们为新嫁娘佩带桂花,用绣有桂花图案的各式贺礼,祈愿其早生贵子。当代花语中,桂花象征谦逊、奉献与和平,代表丰收、佳人永伴,寄托人们期待、喜悦和友好的情愫。而桂花之于我等,则有自我陶醉的意味,无论是飘飞的浅醉、甘冽的微醺,还是醇香的沉醉、由畅饮而酣眠,皆应了那句”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谚语。

桂花,树不算名贵,花不甚娇艳,香也够不上多诱人。但,也就是这平常的花儿,却深深的烙在咱心尖尖儿上。

作者简介:

戴菽曙,原名戴燕灵,男,51岁,汉族,在职研究生学历,文博馆员,四川省自贡开放大学副校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