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妇女死后,墓碑上所刻的安人、孺人具体代表什么意思?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1-13 13:01:07

在我们南方地区现存的很多清代墓碑中,安人、孺人这两个对死者的称谓是十分常见的。墓碑上刻着安人、孺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呢?是普通百姓还是当官吃皇粮的?

首先需要理清楚一个事实,不管是安人、孺人,又或是淑人等,都是对妇女的称谓,男人则有另一套约定俗成的叫法,因本期主要讨论的是妇女,故而关于已故男人的称谓暂且跳过。

安人、孺人的身份问题

此两种称谓都源于封赠制度,何谓封赠呢?就是丈夫、儿子、孙子当了官,可以按品级高低追封曾祖父母以及父母、妻子。

文官的封赠属于吏部验封清吏司负责,在任官员的封赠按照制度属于“阶”的范畴,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光禄大夫、荣禄大夫、资政大夫,具体代表的就是一二三品官。

封建专制时代,妇女不能从政,只能依靠丈夫和子孙的福荫才能获得朝廷赐给的荣誉,此即为“命妇”。

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命妇是按照家属的品级赐给的,具体分为九个等级:一品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八品曰八品孺人、九品曰九品孺人。

不同品级所享受的封赠待遇是不同的。按定制,八九品官只能封父母,妻子和祖父母都不享受政治特权;四五六七品官可以封赠祖父母、父母、妻子;一二三品官在原基础上可以封赠曾祖父母,而高祖父母皆不封赠。

需要注意的是,对生者和死者的封赠在称呼上是区别的,如果子孙因制而获得朝廷封赠,倘祖父母、父母尚在人间,就要加上一个“太”字,已经故去的不分辈分,一律不加“太”字。

封赠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男方的职务提升而发生变化。比如原先是三品现任官,而现在是二品官,那么其家属的封赠也要同步提升。

具体的操作流程是:朝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布诏书,让所有现任官员按照品级到吏部请封。并规定,诏书下达的二年之内必须申报完成,逾期请封者一概不批准。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需要留意的,封赠制度只针对现任实职官,庞大的候补、候选官员,以及还在试用期内的官员,都无法享受这一待遇。

现任官因过受到处分或是被革职,只要不是犯了贻误军机和贪污受贿者,原先的封赠予以保留;又,受封的祖父母、父母、妻子若犯下十恶不赦之罪,或者是改嫁者,其封赠要被追夺。

说到这里,基本上就把清代的封赠制度理清楚了,开篇提到的安人即六品官的妻子、母亲、祖母;孺人即七品官的妻子、母亲、祖母。

安人、孺人在民间的流行

按说封赠是朝廷的章法典制,有着“士庶”之分、尊卑之别。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一般百姓去世后擅用官职、散阶以及诰命等称谓,一律视为僭越,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事实大致也是如此,官职、散阶在实际操作中是被执行的很严格的,百姓人家也不敢在墓碑上明目张胆刻上某某官、某某大夫一类的。

然而,朝廷对于封赠的称谓管理的却不是很严格,尤其是对于安人、孺人两个封赠名号更为放松。地方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般不会从法律上予以干涉。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其一、安人、孺人,特别是孺人古代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未必就与封赠扯上关系。自宋代以后形成比较严格的封赠制度,明清两朝沿之。

也就是说,安人、孺人在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对已故妇女的合法称谓。朝廷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加以控制,而且风俗一旦形成就会深入人心,就是想改也难。

其二、死者为大,不宜打扰亡灵。在两广、湖广以及御史所在的江南地区,已故妇女使用安人、孺人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

古代时都讲究面子、虚荣心强,长辈去世后,子孙从孝道的层面出发,都愿意给自己的长辈加上一些莫须有的“哀荣”。本来就是普通百姓,非要搞出一些高大上的名堂,在墓碑上刻上安人、孺人一类的称谓,显得有台面。

只是因为朝廷对男人封赠制度管得严,民间不敢僭越;而对妇女管得较为宽松,这也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所以安人、孺人这一类较为低级的封赠名号,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在民间广为扩散,好像不写上这两个称谓,就无法向死去的长辈交代一样。

所谓法不责众,地方官府也懒得去管,总不能派人去把墓碑砸了让他们重刻吧,这种有损阳寿的缺德事,对于饱读圣人诗书的为官者来说,那是说什么也不能干的。

其三、真真假假很难识别。全国众多的安人、孺人中,肯定也有一部分是货真价实的,她们的丈夫、子孙也的确当过官,这个称谓是朝廷正式赐予的。

不过当官的毕竟是少数,地方官要去追究真伪,也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可能不知道要翻多少老黄历。

最后要说的是,凡是清代墓碑上刻着安人、孺人的,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普通百姓人家,且孺人的称谓比安人要更为普遍。如果诸位要是在墓碑上看到八品孺人、九品孺人的话,那么这类称谓反而是真的。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