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豪雨果:最悲惨的人生,是没钱没爱没自由的人生

幻翠聊文化 2024-09-17 22:46:35

在世界文学上,维克多·雨果是一座高峰。

他的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在汗牛充栋的世界文学作品里,一直闪闪发光。

然而,也有人说:

要理解雨果的作品,必须先理解雨果的一生。

任何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作品,是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我们将自己置于各种环境之中,利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塑造自己。

雨果出生在一个多变,复杂的时代,充满压迫和束缚,然而,他勇敢地从这些东西里面跳出来,做一个自由的自己。

在没有自由的时代,他和自由一起流亡。

他的一生,是自由的一生,是丰富的一生,是充满力量的一生,在大多数人随波逐流的时候,他选择了做自己。

01

1802年2月26日,著名的作家维克多·雨果出生在法国东部。

他的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军人,军功显赫,后来成为威名赫赫的将军。

那时候,法国与周边国家战乱不断,雨果的父亲,转战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各处战场。

因此,雨果和父亲,一直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

1811年,雨果的妈妈,带着三个儿子,前往西班牙马德里与丈夫相聚。

9岁的雨果,透过马车的窗户,看到犯人的碎尸被挂在树上,第一次看见中国的花瓶,日后已经成为诗人的雨果说:

我似乎带回来一束迷迷糊糊的闪光。

在西班牙没住多久,母亲就带着雨果兄弟三人回到了巴黎,雨果的童年,是在巴黎的童年,是自由自在的童年。

他在兵荒马乱里度过童年,所以他没有正规中学的学历,母亲是他的第一个老师,博古通今的老神甫是第二个。

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老师,就是大自然。

当然,还有他母亲的情人,教给他拉丁文诗歌,还教他历史,又把自由的思想,牢牢地灌输进他的脑子里,他告诉雨果:

孩子,自由高于一切啊。

在十九世纪初,诗歌是受人尊敬的文学体裁,雨果在母亲的鼓励下,很早就练习写诗。

1816年,14岁的雨果,发出自己的豪言壮语,他说:

我要成为夏多勃里昂,否则别无他志。

夏多勃里昂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立下豪言壮语后,雨果又反思自己说:

我15岁,诗却写得很糟糕。

白天,他和哥哥一起去公学听课,晚上就在小楼上点着蜡烛写诗。

1817年,15岁的雨果,参加了一个诗歌比赛,并成功获奖,他的年轻,让颁奖的老诗人都大吃一惊。

17岁的时候,雨果就有很多来信,在信里,他被称为文学家。

到了18岁,雨果一首《贝里公爵之死》,让年过六十的国王老泪横流,直接赐下500法郎的赏金。

每一颗种子,在发芽前,都要经过长久的沉默,那是在积蓄能量,但有些种子,发芽就是比其他种子快。

02

雨果醉心文学。

恰好,他的两个哥哥也醉心文学,他们一起创办刊物《文学保守者》。

雨果就是刊物的顶梁柱,从1819年12月到1821年3月,他发表了112篇文章,22首诗。

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写得越多,文字就越成熟,功底就越扎实。

作家,不是想出来的,是写出来的。

雨果一直在写,一千行,一万行。

没有勤奋,就没有天才。

然而,要成为真正的大作家,雨果还必须继续寻找,寻找自己的特色。

上大学的时候,雨果报了法律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比较挣钱。

然而,他从未去上过课。

他喜欢文学,所以他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写着诗,在学校写,回家继续写,写什么都行,但是必须写。

为了创作,他甚至不考虑不学习能不能当律师,这不是他想要的职业。

即便他明白,如果他想做官,有一个当将军的父亲,他会走得更容易。

可是,兴趣高于一切,跟随灵魂胜于跟随世俗。

他和青梅竹马的女孩子阿黛尔,彼此相爱。

有一天,女孩阿黛尔告诉他:

如果你告诉我你最大的秘密,我也把我最大的秘密告诉你。

不等他开口,她就说:

我最大的秘密就是爱你。

那一天,嘴巴的三种作用都被雨果用上了:吃饭,说话,接吻。

然而,雨果一脸胡须,密密麻麻,刺得女孩娇柔地说疼。

他这才明白,忘了刮胡子了。

1820年4月,阿黛尔的家人来拜访雨果的母亲,想谈一谈孩子们的婚事,但雨果太明白母亲的态度了:

只要她还活着,这桩婚姻就别想成功。​

果然,阿黛尔的父母带着怨气离开,雨果辛酸地哭了好久。

爱情受挫,雨果伤心,可是他的艺术却得到了升华,他的作品感动了国王,还获得了奖赏。

然而,他依旧还是没钱。

1821年,阿黛尔一家出去度假,雨果没有乘车的钱,就步行数十公里,去阿黛尔家里求婚。

那时候的雨果,没有职业,没有收入,甚至没有家庭的支持,有的只是一腔对文学的热爱,以及一颗真诚地爱着阿黛尔的心。

他的诚意,打动了阿黛尔一家。

随后,雨果写作更加勤奋,既写小说,也写诗歌。

1822年,《颂诗和其他》出版,雨果获得了750法郎的收益,又得到了国王赐下的1200法郎的年金。

他用这些钱,给自己操办了婚礼。

这是写作带给他的。

人生最幸运的就是,能贴近自己的灵魂做事。

03

成家之后,雨果为了养家糊口,孜孜不倦地创作。

那时候,新生的浪漫派和古典派正在争锋。

1827年,雨果完成了戏剧《克伦威尔》的创作,又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序。

结果,序言比正文出彩,读者一读,就被惊讶了。

这篇序言,被尊称为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25岁的雨果,一夜之间成了浪漫主义的青年领袖。

他在序言里说:

艺术不会指望平庸。艺术对平庸无所要求,不知平庸为何物,平庸对艺术是不存在的。艺术给的是翅膀,而不是拐杖。​

此后,精力充沛的雨果,继续努力创作,他的眼光,也渐渐看向远处,看到了人类社会更加重要和真实的东西,那就是自由。

艺术就是对束缚的反抗,就是对自由的渴望。

所以雨果提出四个创作原则:

第一,滑稽与崇高并存,要反映完整的人。

第二,废除时间和地点的一致性,只保留情节的一致性。

第三,强调地方色彩。

第四,提倡艺术自由,反对模仿。

雨果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在当时的青年眼里,雨果已经是大师。

但对雨果来说,这只是开始。

27岁的时候,雨果铺开稿子,开始创作《巴黎圣母院》。

雨果还有一个世俗的目标,通过写作,一年挣15000法郎。

然而,多年后,他靠写作挣的钱,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但写作,绝不是为了挣钱。

雨果身边也有出色的朋友,他们提醒他,不要被金钱迷惑,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

后来,他的剧本上演了。

有个贵族,觉得这部戏有损王室形象,建议法兰西剧院进行封杀。

雨果不服,从地方上诉到省级,最后直接上诉到国王跟前。

很多,就被王室召见。

王室再次给了他一笔不菲的年金,但雨果拒绝了,因为王室要求,他必须修改有损王室形象的内容。

雨果不愿,他觉得,那些内容,是真实的,合乎历史的真实面貌。

剧本还是被封杀了。

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服从真理,比服从强权更重要。

04

为了创作,雨果一头扎进典籍,去了解历史。

他买了一大瓶墨水(足以写很多很多字),还买了一件厚厚的粗毛大衣。

这件毛衣,可以将他从脖子到脚都裹住。

他将自己所有外衣都锁起来,以此打消出门的念头。

他埋首书房,开始写小说。

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巴黎圣母院》。

作家雨果,靠一支笔,一个天才的脑子,有了成就,有了声誉,有了钱。

随后,他们一家迁入巴黎的高级住宅区。

然而,让雨果难以置信的是,在他埋首创作的那些日子,他的妻子,竟然跟他最好的朋友有了不同寻常的关系。

雨果得知后,虽然痛苦,但他很大度地请求阿黛尔在他们之间做出选择。

毫无疑问,阿黛尔选择了雨果。

三十岁的雨果,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肩上的担子很重。

阿黛尔已经不想再生孩子了,她拒绝和丈夫同房。

但雨果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在一次舞会上,他见到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

随后,两人相互爱慕,缔结了长达50年的爱情契约。

他们没有结婚,但他们彼此爱着。

后来,在《悲惨世界》里,珂赛特结婚的那个日子,也就是雨果和朱丽叶缔结情感契约的那个日子。

作家、诗人、戏剧家雨果,名声越来越大,他应邀参加王子的婚礼,王妃当众朗诵他的诗歌。

风头啊。

这是诗人的荣耀,但这荣耀不是因为某个人的喜欢和赞赏,而是因为创作本身所传达的意义和价值。

1841年,雨果用自己的努力,成功进入法兰西学士院。

此后10年,是法国社会大动荡的10年,也是雨果个人生活大动荡的10年。

他精心创作的戏剧《城堡卫戍官》上演失败,雨果从此告别舞台。

他的长女又在塞纳河溺水而亡,雨果遭到了命运的暴击。

整整10年,雨果没有发表过一本书,一篇诗歌。

是沉默的10年,也是略显颓唐的10年,他拿起画笔,在纸上泼墨画卷。

在动荡之中,他不顾生命危险,跑到街上去宣读法令,在马路中间,在危险之中,去规劝叛乱者投降。

这是九死一生的工作。

由于雨果的这些举动,有人冲进雨果家里,结果,社会活动家雨果,被迫搬家。

但雨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做法,只要街头有事,无论是起义,还是暴动,他总是第一时间跑到街头,亲自去了解情况。

眼睛在观察,头脑在思考。

一个人思考得越多,也就越能理解这个世界。

05

早年的时候,雨果就对死刑相关的问题感兴趣,他研究死刑问题,访问苦役犯监狱,到处查访人民的赤贫现象,他参观穷人居住的地窖。

贫穷见多了,他就想写一本关于贫穷的书。

他要描写贫困,思考贫困。

1845年,他开始动笔创作,取名《贫困》,这本书,就是以后的《悲惨世界》的初稿。

然而,1848年,革命爆发,雨果的写作被迫中断。

而雨果,也因为革命,得罪了权贵,他被警察监视,随时可能被逮捕,生命陷于危险之中。

幸好,情人朱丽叶弄到了一张假护照,及时出现,将雨果送出了法国。

此后,雨果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涯。

什么是流亡者?

雨果说:

一个完全破产、只剩荣誉的人,一个被剥夺干净、只剩良心的人,一个彻底孤立、身边只有公道的人,一个人人摇头、只与真理为伍的人,一个被投入黑夜、只剩太阳的人,这就是一个流亡者。

政治理想破灭,雨果只能痛定思痛,他写下血书:

“我相信上帝,我相信人民,我相信法兰西。​”

然而,流亡毕竟还是在流亡。

此前,他每年有数万法郎的收入,都被取消了。

他的家具,被匆匆拍卖。

原来的生活没有了,稳定的居所没有了,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但他还有一支笔,这就是他的全部。

他的头脑,越来越丰富,他埋头创作,整理旧稿,筹备出版。

作为作家,只要能创作,对他来说,生活就是美好的。

他流亡泽西岛四年多,随后,又流亡到更小的根西岛。

作品《静观集》出版后,获得巨大成功,他收到一笔可观的稿费。

从1845年以来,他第一次收到稿费。

他用这些稿费,给自己买了一栋房子,本想取名自由之家,但最后还是没有这样取,而是取了一个符合当地特色的名字——高城居。

作家,可能是最穷的人,也可能是最富的人。

他们穷到只要一支笔,就会得到无限的幸福,他们富到不在乎钱财,不愿为金钱折腰。

06

在高城居里,雨果是生活是健康和谐的。

每天早晨起来,仰望蓝天,俯视大海,诗情涌来,就开始写作。

他喜欢洗海水浴,大量的运动,让他身体强健。

有时候,高兴了,就给家人朗诵自己刚刚创作的诗句。

饭后,他总会出去走走,散散步。

然而,在那个小岛,雨果夫人阿黛尔很快就厌倦了,她走了。

雨果自嘲:

你的房子是你的,让你做孤家寡人。

他的《悲惨世界》,也渐渐成型。

1862年,雨果在校订《悲惨世界》时,突发奇想,决定每月两次,请12名穷孩子来家里饱餐一顿。

从此,雨果家里就建立了一个“穷孩子晚餐”的传统。

《悲惨世界》出版后,震惊文坛。

流亡的生活,摆脱了复杂的社交关系,没有虚与委蛇的应酬,没有议会大厅的唇枪舌剑。

雨果回到自己,他整天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良心,面对自己的思想。

他看海,看天,看自己。

最终看到的,是文章。

他给朋友写信说:

诗歌和散文从我的每个毛孔里喷发出来,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饱满地写作。​

确实,每个毛孔似乎都散发着文采诗意,杰作一部又一部地写出来。

当然,还有他挡也挡不住的画意,雨果一生留下近4000幅画作,大部分画作,都是流亡时期的作品。

复杂的社交,是掩盖人的真实,让人没时间面对真实的自己,简单的生活,让人回到自己,回到自己的灵魂,真正做自己。

雨果感叹说:

你的权势,你的财富,都是你的障碍;当这些离开了你,你都摆脱了,你才感到自由了,自在了;今后再也没有东西妨碍你了;他们对你把一切收了回去,才把一切给了你。

人在复杂的环境里,或许会有伪装,但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只有真实,因为我们不必装给自己看。

伪装,唯一骗不了的,就是自己的灵魂。

07

对于多年的流亡生涯,虽然失去了很多东西,但雨果并没有抱怨,因为他得到了更多。

他略显幽默地说:

他应该走,他走了,一直走到诚实和良心的头。到了头,他见到深渊。好哇。他跌了进去。完全跌了进去。他在深渊里死了?没有,我在深渊里活着。​

后来,他还调皮地说:

我没有早一点出来流亡,真是可惜。

他本来可以不必流亡,只要他改变自己,放弃自己思想的自由,他就可以回去,而且会大受欢迎。

然而,他不愿。

1859年,帝国的统治者上位,大赦天下,雨果本可以结束流亡,但他拒绝了,他声明:

​“我忠于对自己良心许下的诺言,誓与自由一起流亡到底。自由回国之日,才是我回国之时。​”

没有自由,他宁愿继续流亡。

1869年,拿破仑三世上位,又一次大赦天下。

此时的雨果,已经流亡18年,但他还是拒绝回国,他不愿回到那不自由的地方。

雨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大赦,他的这一态度,让那些拥护帝国的人感到愤怒。

他必须拥护自己的良心,在流亡期间,雨果和全世界的进步人士保持联系,他每天会收到50封各地来信。

他提出:

世界良心是一只张开的眼睛。

他为不平发声,所以他写两个强盗,抢劫了圆明园。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赃物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他声援那些被压迫的人。

恰如他诗里说的:

如果还有一千人,那好,就有我一份!

即使还有一百人,我要和暴君拼命!

如果剩下十个人,我就是第十个人!

如果仅有一个人,我就是最后一名!

多么响亮的宣言。

08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法国战败,这年9月4日,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海外流亡的雨果,也终于结束了他的将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活。

回到巴黎,他和法国共进退。

他拿出《惩罚集》的稿费,买了两门大炮,一名“雨果号”,一名“惩罚号”。

他写信请求入伍,但朋友们劝他说:

你活着比死去对祖国的贡献大。

他在写反应法国苦难的《凶年集》,可是,接下来的几年,也是雨果的凶年。

1871年,长子去世。

1873年,次子去世。

陪着着雨果的,只有年迈的老情人朱丽叶,还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

他回到流亡时居住的根西岛,开始创作小说《九三年》。

1874年,《九三年》出版。

这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寄托了作家人道主义的理想。

1877年,雨果75岁,从家里甩出来一卷厚厚的书稿,取名《祖父乐》,在家陪伴孙子孙女的雨果,把当祖父都当成了艺术。

天下人大吃一惊,原来做祖父,还有这种艺术。

此后,雨果几乎每年都有新书出版,他留下的稿子,直到他去世了几年,他的遗嘱执行人,也还在继续为他出版作品,直到1902年,都还没有出版完,而那时候,雨果已经去世十几年了。

1883年,与雨果相伴了50年的老情人朱丽叶离开人世,弃他而去。

他的很多朋友,也都去世了,大仲马、巴尔扎克、乔治·桑。

他的心情,是凄凉的。

朋友和亲人相继离世,雨果也为自己立下了遗嘱,早在1881年,他就写好了遗嘱:

上帝。灵魂。责任。这个三重的概念对人已够了。我以此而生。我为此而死。真理,光明,正义,良心,这是上帝。​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灵魂,在人世间尽到自己的责任。

09

人这一生,能活得尽兴,死得坦然,其实就很好。

所谓活得尽兴,就是在这人世间,想做的做了,人生没有遗憾,努力去尝试了。

死得坦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不会为自己活过的一生感到后悔和遗憾。

1883年,雨果又在遗嘱上补充:

我留下五万法郎给穷人。我要求用穷人的柩车把我运到墓地去。我拒绝任何教堂为我祷告。我请求为普天之下的灵魂祈祷。我相信上帝。​

这样的雨果,大概也用不着别人为他祷告什么。

1885年5月18日,雨果肺部充血,死神降临,雨果陷入混迷,在混迷之前,他说:

此地白昼和黑夜正在进行一场战斗。

4天后,伟大的作家雨果,与世长辞。

他死后,这个世界少了一个伟大的灵魂,同样是大作家的罗曼罗兰说:

我们的偶像离开世界之际,还能想着别的事情吗?从5月18日,到6月1日,我对伟大的逝世和无上的光荣,有一大堆笔记。

罗曼罗兰为自己的偶像雨果,写了一大堆笔记。

5月24日,罗曼罗兰前去参观雨果最后的居住地,他看见,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些人都是为雨果而来,他们默默怀念大师,他们只求能在登记册上留下一个名字。

6月1日,法国为雨果举行国葬,200万人参加葬礼。

这样的荣誉,就连拿破仑也不曾享受过。

雨果曾说: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他的胸怀宽阔了,装下了整个世界。

自由坦然,良善美好。

10

雨果说:

假如一个作家只能为他自己的时代而写作,那我就得折断我的笔,放弃写作。

他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时代写作。

时至今日,雨果去世已经一百多年,可是他的那些书,依然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去靠近某种伟大的东西,而对生活的邪恶和平庸充满警惕。

在《悲惨世界》里,雨果说:

世间就有一种人像虾子一样,不停地退向黑暗,他们不思前进,只是回头看生活,阅历只用来增加他们的扭曲形态,而且越变越坏,心肠越来越污黑丑恶。

我们不断去读书,就是为了不让自己变成虾子,退回黑暗中。

书,如同一抹光,照亮人性的某些黑暗。

我们去看这些伟大的灵魂,就是借着他们的光,去照亮自己。

文|不有趣灵魂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