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很少吃猫肉?李时珍已告诉我们答案,古人早就试过了

解析冷知识 2024-11-06 16:45:17

都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发展了几千年,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字——“吃”,飞禽走兽、爬虫游鱼,只要是没毒的都能吃吃,有毒的处理一下也能吃,实在不行就入药。

【丰富的中餐】

甚至很多人调侃地认为,世界上没有龙的存在,否则依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高低要弄来尝尝什么味儿,但是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吃龙”的记载。

但是,猫肉的食用在历史上还是非常少见的,其原因,可能还要从“药圣”李时珍那里获得。

猫和中国人的渊源

猫是现代宠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尤其是在节奏快和压力大的现代生活,“养猫大军”还在逐渐壮大。

【家猫】

而根据研究,中国人养猫的历史至少已经有5300年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山东临淄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类似家猫下颌骨,就说明中国人和猫的关系早就结下了。

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诗提到“有猫有虎”,这里的“猫”就是野猫。

【沙漠猫】

现代家猫就是由非洲野猫驯化而来,而人类驯养猫的历史已经有9000多年,我国最早的猫品种主要是印度的沙漠猫。

以前的农耕文明时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大都靠农业耕种为生,因此鼠群就成了人们的心腹大患,所以这才驯化猫咪用于捕鼠驱虫。

不过又因为憨态可掬、通人性,在担任“农业护卫”的同时,猫也成了人类的宠物,不少古人都折服在猫咪可爱的外表之下。

【宋徽宗笔下的猫】

中国流传的古诗中,有不少和猫有关的诗句——“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堂上新生虎面狸,千金许我不应移”……

宋代大诗人陆游,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猫奴。

当然,人们很少吃猫肉不完全是因为猫是大众喜爱的宠物,毕竟狗这样的忠诚护卫,也会因为肉质鲜美成为桌上美食。

【家猫】

更何况在中医里,猫肉具有补气疏风、通经络、散淤结等功效,是可以食疗入药。

那为何食用猫肉的人却并不多呢?

为什么不食用猫肉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猫的象征具有双面性。

有时候它们是吉祥、灵性的象征,被认为有避邪和辟邪的作用,有时候它们又在传说故事中化为妖邪,成为各种诡事怪谈的配角。

【在志怪中,黑猫总是很神秘的存在】

比如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猫有“通灵”的能力,不仅能看见人看不见的东西,还能“引魂”。

有时候猫会在某个人身边异常地徘徊,而这个人在不久后就会离世。

若是人离世后停灵,有猫从逝者的身上跃过,那完了,尸身很可能会“诈尸”,让亡者不得安身,让活人不得安宁。

但是这个说法现在已经有了科学的解释,猫能通灵是因为嗅觉灵敏,能闻出生病之人、濒死之人与常人身上的气味差别。

【相关影视剧截图】

而猫毛因为不断摩擦产生了静电,在和尸体近距离接触时,生物电和尸体内部存在的生物电的磁场产生了反应,可能使得尸体出现“诈尸”的情况。

但是对于没什么科学知识的古人来说,这就是“鬼神”带来的力量,吃猫肉也就有了诸多禁忌,大家都害怕吃了猫肉会引来无妄之灾。

其次,猫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吃,尤其是会捕捉老鼠、鸟类、蝙蝠等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都有着不少的寄生虫,所以猫的体内也积累了不少的细菌和寄生虫。

【猫捕猎】

古人不知道这些,但是有人吃了猫肉后会患病,久而久之大家对猫肉就敬而远之了。

最后,就是猫肉的适口性不好,味道不佳。

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记录了自己平生所遇见的所有能尝能吃能入药的东西,其中就包括猫肉。

他是这样形容猫肉的——“然狸肉入食,肉不佳,亦不入食物,故用之者稀。”

【家猫】

在李时珍的描述里,猫肉的肉质比较硬,口感不算好,吃起来会发酸发涩,所以大家都觉得不适合用来做食物——既然不好吃,那中国人就不吃了。

更何况猫又瘦小,一只普通的猫处理干净后可能就没几斤肉,同样的功夫还不如就吃牛羊猪等肉食,不仅味道经典,数量也比较多。

在以前,很多猫尤其是百姓家的猫,都有着捕鼠护粮的功劳,加上长得可爱讨喜,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大家一般的也不会考虑杀猫吃肉。

【宠物猫】

现在,猫在更多时候和狗一样,充当着大家生活中的调剂,是浮躁心情的抚慰,甚至是对抑郁情绪的治愈,大家就更不会吃猫肉了。

只有在个别地区,有专门的猫肉烹饪手法,比如广东部分地区的“龙虎斗”,才有一些食用猫肉的情况出现。

参考资料:

【1】后窗|童书业先生论猫在中国·大众新闻

【2】(明)李时珍撰. 本草纲目[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5300年前中国已开始养猫·新华网

【4】唐僧取猫还是包公请猫:中国家猫传说溯源·中国网文化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 2024-11-06 21:19

    你请李时珍试试广东名菜之一:龙(🐍)虎(猫)凤(🐔)可能《本草纲目》之猫会改写[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