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皮(固精缩尿止带药)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7-13 02:07:32

中药椿皮始载于《药性论》,曰:“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止。”首次提出本品用于治疗痢疾及痔疮便血。其后《食疗本草》曰:“主疳痢,杀蛔虫。”《本草拾遗》补充能“主赤白久痢”,“去疥”。《日华子本草》增入了“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

中医

中药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河北。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本品气微,味苦。以皮厚,无粗皮,色黄白者为佳。切丝或段,生用或麸炒用。

本品性味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的功效。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椿皮系用植物臭椿(樗)之根部或干部之内白皮入药,故名。本品的异名有樗皮,臭椿皮,山椿,臭椿,大眼桐,苦椿皮,椿根皮、樗根皮、樗白皮等。

《滇南本草》

臭椿皮,味苦、微辛,性微温。止妇人白带、崩血,止大肠下血。治赤白便浊,各种气痛寒痛。

(附方) 治心气疼,面寒、背寒,胃气疼。

臭椿皮 用新瓦焙干,黄色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热烧酒服。

现代药理

中药椿皮的根皮含苦楝素、鞣质、赭朴酚。根及树干含苦木素。树皮含臭椿苦酮、臭椿苦内酯、乙酰臭椿苦内酯、苦木苦素、新苦木苦素及脂肪油、蜡醇、固醇、臭椿苦素、鞣质、皂苷、羟基香豆素等;还含11-乙酰臭椿苦内酯、臭椿双内酯、丁香酸、香草酸、β-谷固醇、壬二酸、D-甘露醇和1-甲氧基铁屎米酮。

中药椿皮有抗菌、抗原虫及抗肿瘤作用。椿皮煎剂在体外对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有抑制作用。臭椿酮对阿米巴原虫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性,其LD50 为10-3~10-2μg/ml;在0.12~4.00mg/kg剂量时,对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显示一定活性。苦木苦素在4mg/kg时对小鼠白血病P388的生命延长率为65%,降量降到50μg/kg,生命延长率仍高于25%。

时间:2024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