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家人用病床推进银行,银行员工却在笑?上门服务何时能行?

芭蕉无雨看事 2024-10-27 22:19:06

银行笑对病床老人:是服务缺失,还是幽默感错位?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我们时常听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

然而,当这股风气吹进了原本应充满温情与关怀的银行业,却似乎有些变了味。

这不,最近山东一家银行就上演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病床老人与银行员工的笑料”。

话说2024年10月24日,阳光明媚,但山东的这家银行内却气氛微妙。

一位女性家属,满脸疲惫却坚定地推着一张病床,病床上躺着的是她行动不便的老人。

这画面,宛如一部即将上映的家庭伦理剧,只不过背景换成了银行大厅。

想象一下,这场景已经够让人揪心的了,可偏偏银行里的某些员工,非但没有及时伸出援手,反而还发出了不合时宜的笑声。

这笑声,在旁人听来,无疑是对传统美德的一次嘲讽,对社会责任的公然忽视。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毕竟,不是每个银行员工都笑得出来,也不是每个笑的人都是真心想笑。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笑声,哪怕只是个别现象,也足以反映出银行在服务弱势群体方面的缺失。

要知道,中国自古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传承。

它告诉我们,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和关爱。

而银行,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一环,更应该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

但现实呢?

却是病床老人被推到了银行,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帮助。

这不禁让人想问:难道银行的服务,就只能停留在那些能够自己走进大厅、自己操作机器的“健康人”身上吗?

当然,银行也有银行的苦衷。

比如,人员不足、业务繁忙、规章制度严格等等。

但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而不是逃避责任的借口。

毕竟,服务行业的核心就是“服务”,而服务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

所以,对于这次事件,我们不仅要谴责那些笑得出来的银行员工,更要呼吁整个银行业重新审视自己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

是不是应该多一些人文关怀?

是不是应该多一些上门服务?

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希望这家银行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也希望其他银行能够引以为戒。

毕竟,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话说回来,这银行员工的笑料虽然让人不悦,但也算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服务课”。

只不过,这学费嘛,有点贵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