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怎么处理?有条件的尚且能草草埋葬,没条件的就弃之荒野,任由野狗啃食,更惨的还被制成了“干粮”。
自从有人类文明开始,战争就随之而生,但不管战争规模大小,在结束后总会导致参战军人的死亡,而这些军人死亡之后,他们的尸体如何处理,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如果战争规模小,处理起来还不算麻烦,但如果遇到大型战争,战后那些巨量的尸体都去哪了?这些尸体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让我们以古代战争为例,来看一看在古代,战争结束后人们是如何处理这些尸体的。
马革裹尸还是一种奢望,就地掩埋是主要处理方式在翻阅古代史料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惟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代表了古代从军之人一个朴素而又伟大的愿望
但事实上,愿望朴素不假,但真正能在战死沙场后,享受这个待遇的,要么是高级将领,要么是王侯将相,总之就是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人物才可以。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战场一般距离都较远,如果运一两具尸体问题不大,但如果运输大量的尸体,就十分困难了。
而困难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在路途遥远,并且没有相应储藏条件的情况下,尸体极易在运送过程发生高度腐烂,虽说古人们也掌握部分相关技术,但毕竟实际操作起来相当费事。
比如在五代十国时期,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入侵中原,并占据东京汴梁不久后,因为各地起义不断,最终不得不撤出中原,在走到栾城(河北栾城县)的杀虎林时,又气又悔的耶律德光一病不起,很快就病逝在此。
这皇帝病逝了,自然不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埋掉,因此把他的尸体带回北方,就成了当时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但路途遥远,如何保证完好的将其带走,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最后,还是随军的御厨出了一个主意,将辽太宗的内脏掏空,并用大量的盐进行腌上,这样尸体就不会发生腐烂,也就是说,把辽太宗做成了“咸肉”,最终,就是靠着这个办法,顺利的将辽太宗的尸体带回北方。
类似辽太宗的,还有明成祖朱棣,他同样也是远征途中,在他死后为了将他的尸首运回去,当时的大臣费了老大劲。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御驾亲征的明成祖朱棣病逝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当时由于大军在外,京城无主,为了稳定军心,防止因朱棣驾崩的消息泄露而发生政变,大学士杨荣与随军太监马云经过商议,决定将军中所有锡器收集在一起,并熔成棺椁,将朱棣的尸体密封在里面。
靠着这个方法,朱棣的营帐里没有散发出一丝异味,杨荣等人每日照常上膳,最终在大军走了十五天后,方才到达京城。
从上述两个记录来看,将一具尸体在不腐烂的情况下带走是个相当麻烦的事情,至少在古代没有冷藏技术的情况下,大面积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若是军中高级将领,或是王侯将相,也就是一两个人的话倒还能做到,但若是战争结束后产生的大量尸体,要想全部“马革裹尸还”,那根本就不可能做的到。
那么,那些战死在阵前的兵卒们,他们的尸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一个比较通用的办法,就是集中掩埋。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主帅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那位)对阵秦国大将“杀神”白起,在白起的谋划之下,赵国大军的粮道被截断,以至于赵军断粮长达四十多天,不少士兵开始相互残杀为食。
到了最后,赵括本人也因突围失败,被乱箭射死,而赵国大军上下共计四十万人,除去240名年幼的士兵外,剩余的全部被白起下令活埋。
这就是古代战争中普通军人的下场,即便是他们投降,但对于胜利一方来说,始终是一个隐患,因此,最终就被挖坑活埋。
当然,这是被活埋的,还有那种在战死后就地掩埋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秦朝末期,各地起义不断,其中项羽就成了当时一支很大的势力,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将秦将章邯打的连连败北,最终章邯干脆心一横,带着手下的士兵就选择投降了项羽。
但在投降之后,由于经常会受到义军的欺辱,再加上当时这些人担心日后会被秦朝清算,杀了自己的一家老小,因此就造成了人心浮动的局面。
项羽在得知这种情况后,召集将领开会,不少将领就建议说为了消除隐患,不如干脆将这个投降的士兵全部杀掉,最终,足足有二十万上下的降兵,被项羽的部下全部击杀,而这些士兵的尸首,就埋在了新安城南。
不管是赵国被埋的四十万,还是秦国被埋的二十万,这些士兵虽说是被埋葬了,但出于当时的情况,可想而知他们的埋葬方式是多么的潦草,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入土为安”这个概念。
即便是那些自己的战友战死,在埋葬上可能会稍微用点心,但最多也是比上述得好一点而已,基本上也是找一个地方挖个大坑,集中埋葬而已。
而这种简单而又潦草的埋葬方式,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之后,就不免会被冲刷出来,比如前文所说的长平之战,当时赵军的埋葬之地,到了唐朝时,已经被雨水冲了出来,唐玄宗李隆基某次途径此地时,还因为看到”头颅如山,骸骨成丘“的惨状,专门下诏安排人进行掩埋,并在此地建了一个骷髅庙进行祭祀。
除了就地掩埋之外,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就是恐怖的“京观”。“京观”又称“武军”,是指在战争结束后,将敌军的尸首用浅土覆盖,堆在道路两旁,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状的外观。
说得简单点,所谓的“京观”,就是一个巨大的死人堆,在上面密密麻麻的皆是已经战死的士兵尸首,这些尸首被人为地堆放在一起,在接受过往行人“观瞻”的同时,还忍受的风吹雨打。
“京观”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京观”的出现,并且时常被当时的人们用在战争结束之后,比如在《左传》中就记载,楚庄王在邲地(今河南武陟)战胜了晋国的军队之后,手下的大臣为纪念这次空前的胜利,就向楚庄王进言说要把晋军的士兵做成“京观”。由此可见,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京观“都是一种在战场上处理尸体的主要方式,包括我们在翻阅史料时,这种残暴而又恐怖的做法,随处可见。
东汉末期,左中郎将皇甫嵩在平定了黄巾军动乱后,将十万颗义军的头颅割下,筑成了当时极为庞大的“京观”;三国后期,在绵竹一战中,由于蜀军战败,战死者同样也被做成了“京观”。
类似这样的“遗迹”,在古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由于过于残忍,到了后期逐一都被掩埋或者清除,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就曾对此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全国各地只要有“京观”的,全部拆除,并加土掩埋,不得让其暴露。
当时,李世民还特意派遣了一部分官员,前往辽东,对当年隋炀帝三征高丽时,那些战死在高丽的士兵的骸骨进行收敛,并对高丽所立的京观全部平毁。
不得不说,李世民此举,对于那些不知道何年何月战死沙场,却被迫暴尸荒野的士兵来说,也算是功德一件。
在唐朝之后,虽说京观少了,但战死沙场的士兵依然很多,没有得到掩埋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逢上天下大乱,战死者就更是数不胜数,对于这些尸体,一般的情况都是弃尸荒野,任由那野狗之类的动物啃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古代,收敛尸体是一件极耗费人物和物力的事情,除非是朝廷出面,一般人根本承担不起这种消耗。
比如在明末天启年间的西平堡之战,因为叛徒出卖,三万明军全部命丧于此,在他们死后,尸首就扔在荒野中,直到康熙年间,民间有个心月和尚,用了近十年的功夫募捐,才勉强将这三万名早已化为白骨的士兵收敛起来,建了一座坟冢,就此埋葬而已。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既然古代处理尸体这么麻烦,那干嘛不一把火烧了呢?这样既省时省力,还不会造成尸体腐败而产生大量的病菌传播,一把火下去,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之所以在古代的记载中,很少有用火来处理战死者这种方式,与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关系,在古代,人们将火化尸体视为惩罚和羞辱,只有那些犯了大罪的人,才会有这个“待遇”,普通人对此都是避之不及,即便是在战场上,也就很少有有火化这种方式的存在。
最惨的,莫过于被制成"干粮“把死去的士兵制成“干粮’,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但在古代并不罕见,前秦的第五位皇帝,也就是宣昭帝苻坚从孙苻登就干过这种事情。
太元十一年(前秦太安二年,公元386年),在氐族人啖青的强硬推举下,苻坚代替年老的河州刺史卫平,成为了新的雍、河二州州牧,上位后,苻坚随即率五万大军发兵攻打前秦国主苻丕。
而在他发兵不久,遇到了罕见的旱灾,各地均闹开了饥荒,军中的粮草也捉襟见肘,常常有士兵饿晕或者饿死的现象发生。
而就在这个时候,苻坚告诉士兵,咱们有“熟食”,可以解决吃不饱的问题,让士兵们放心打仗,晚上就可以吃上“熟食”。
那么,苻坚这个所谓的“熟食”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对方战死士兵的尸体,经过制作后成了士兵们的口粮。
而当时的苻坚手下的士兵,对他们所吃的东西什么也是知道的,但他们都没有反对,因此,在吃饱喝足之后,苻坚的士兵打起仗来,异常的凶猛。
而与苻坚对阵的姚硕德,在得知苻坚的士兵吃自己一方战死的士兵后,害怕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就有可能被苻坚吃光,吓得连夜带着剩余的士兵逃走了。
像苻坚这种,是主动吃的,古代还有因为被围困太久,导致粮草短缺,最终被迫开始吃人的,在顺治年间,南明的抵抗势力还此起彼伏,当时在广州新会,由于被围困太久,城中粮草早已断绝,因此,守军们就开始吃城中的居民。
据《鹿樵纪闻》记载,曾有附近一百多人的村民想进城避难,当时的县令因担心增加粮食消耗坚决不让,结果守城的将领却把这些人放了进来,理由就是这些人可以抵“时十日粮也。”
最终,这些村民大多被吃掉,而到了多年后,这位守城的将领某天走到大街上时,突然几个人围着他叩拜,将领十分奇怪,询问之下,叩拜的村民说出的话让他哭笑不得。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何况那些死在了沙场上的军人呢?因此,能够在死后,不被野狗啃食,不被做成“干粮”,得一抔黄土掩埋尸骨,已经是幸之又幸的事情了。
小结:
在古代的战争中,作为战争一部分的士兵军人,其实他们的命运大多也极为凄惨,真正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是少数,大多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拼命,而在他们战死后,尸体的处理方式也无外乎几种,要么就地掩埋,要么弃之荒野,还有更惨的就是被做成“京观”,甚至被制成“干粮”,作为军人尚且如此,而古代那些平民百姓,在战争中的遭遇就更加凄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