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孩子的脑回路,读懂为何他们的记忆总是爱「跑偏」?

大脑成长营评育儿 2024-11-12 05:17:03

小朋友们思维的总是天马行空,特别是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他们记忆中的重点,似乎总与身为成年人的我们不同——

同样是去公园游玩的经历,爸爸妈妈往往记住的是什么时候带孩子去了哪个公园,孩子都玩了哪些游乐设施;而孩子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个小朋友,和 TA 一起玩耍时能闻到对方身上甜甜的糖果味。

其实,这就是情境式记忆和要旨式记忆的区别。

情境式记忆大家都熟悉,指记住过去某个时间、地点发生的特定事件。

而要旨性记忆则侧重个人对事件的体验与理解,比如要回忆一次谈话,要旨式记忆下,记住的是谈话的主题、内容,以及对内容的大致理解。这种记忆方式很可能包含错误信息。

那您有没有想过,孩子是什么时候从只能记住一些模糊的主旨信息,发展到能够回忆起具体情境的呢?

多伦多儿童医院(SickKids)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转变背后的分子机制。

这项发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识别了小鼠从要旨式记忆转变为情境式记忆的分子机制。这一变化通常发生在 4 至 6 岁的儿童身上,了解转变的具体过程可能为儿童发展的研究及其对大脑带来的影响(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和脑震荡)提供新的见解。

事件记忆,也称为情节记忆,是人们提到记忆时通常想到的那种:与特定情境相关的回忆。

然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记忆往往更为模糊、笼统,类似于「要旨式」的回忆,这些回忆通常并不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

过去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讨情节记忆的发展,如今受益于精确的细胞干预技术,得以首次在分子层面上研究这个问题。

在成年人中,记忆痕迹(也称为记忆印记)由 10% 到 20% 的神经元组成,而在幼儿中,这些记忆印记的整体规模翻倍,变为 20% 到 40% 的神经元。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部分,包含多种神经元,其中包括一种称为钙结合蛋白(PV)抑制性神经元的类型。

这些抑制性细胞限制了记忆印记的大小,确保了记忆的特异性。研究团队发现,随着这些抑制性神经元的成熟,记忆会从一般性转变为更具体,记忆印记的形成也变得更加恰当。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变化的原因,研究人员使用了病毒基因转移技术。

结果发现,随着围绕这些抑制性神经元在海马体中形成致密的细胞外基质,即磷酸化周围神经网,这些抑制性神经元逐渐成熟,改变了大脑创建记忆印记和存储记忆的方式。

在确定磷酸化周围神经网是抑制性神经元成熟的关键因素后,研究人员便能够加速其发展,并在幼年小鼠中创造特定的情节记忆,而不是一般记忆。

考虑到记忆的功能,儿童的记忆方式与成人不同是有原因的。

在 3 岁时,孩子并不需要记住细节。要旨式记忆帮助儿童建立一个庞大的知识基础,随着他们长大并获得更多经验,这些记忆会变得更加具体。

除了记忆发展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大脑不同感觉系统中存在类似的成熟机制,有待未来的进一步探索与验证。

了解孩子们的记忆发展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和孩子展开互动。

通过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提供适当的刺激,可以有效支持孩子们的记忆发展。

如果孩子的记忆看上去总「走岔」或「跑偏」,也不要着急,再给他们的大脑成长多一点时间。

珍惜他们这段拥有独特记忆回路的时期吧,共同留下一些童味十足的回忆~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episodic-memory-neurodevelopment-232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