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原市长:为了提拔搞GDP而注水,我很后悔

毒舌商业说 2025-01-05 21:52:43

根据一些央媒报道,《反腐为了人民》专题片将于1月5日至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发。

这里面有很多已经落马的官员将在镜头前出现,讲述他们腐败的过程以及忏悔,其中就包括济南市原市长、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的孙述涛将出镜忏悔。

从预告片来看,孙述涛说,“为了提拔,为了追求政绩,GDP突然弄那么高,这个我是很后悔的。”

孙述涛的这个讲述跟当时他被调查时候通报的内容基本上吻合。

2023年10月9日孙述涛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时候,通报内容当中就明确提到孙述涛政绩观扭曲,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大搞权钱交易,根据孙述涛的判决结果,他利用担任济南市市长等相关职务,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9亿余元。

孙述涛再次让我们意识到了离权越近搞钱越快。

也正因为如此,孙述涛一直在拼命的往上爬,而想要往上爬就得有亮眼的政绩,想要有亮眼的证据,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现GDP快速增长。

虽然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淡化GDP对官员的影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方在考核官员政绩和能力的时候, GDP仍然是最关键的指标之一,毕竟GDP是直接可以量化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一些人主政一方的时候,他们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推动GDP的快速增长。

如何实现GDP快速增长呢?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情况下各地都是通过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的发展。

但这种通过产业来拉动GDP做法见效相对比较慢,毕竟有很多项目都可能需要几年才见效,而这些官员几年时间就可能调动了,他们根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为了尽快取得成效,一些官员经常会使用两个大招。

第一招是到处举债发展,在任期间疯狂举债,加大投资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第二招是数据造假。

数据造假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

而且这种GDP数据造假方法方式也很多,有的是直接干预统计局的调查统计数据,从而扭曲数据的真实性。

还有另一种常见的做法是进行财政造假以及企业产值造假,比如有一些地方官员就要求企业提供虚假财报数据,人为拔高一些企业的产值。

2023年雷丁汽车创始人李国欣就举报潍坊市昌乐县当地官员逼迫企业“虚报产值”。

最后经过调查组调查之后核实,李国欣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其中雷丁汽车公司2022年工业总产值与商品销售额合计上报70.95亿元,实际只有25.52亿元,虚报45.43亿元。

实际上类似这种虚报经济数据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可能存在,很多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为了升迁他们铤而走险进行数据造假。

结果我们才看到地方统计的数据跟国家统计的数据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从历年各省统计的GDP数据结果来看,31个省份加起来GDP往往都会比国家统计的高出不少,个别年份甚至高出好几个亿。

另外很多省份公布的GDP增速都要比国家平均增速高出很多,前几年真正低于国家平均增速的比较少。

只不过最近几年我国加大对GDP注水的打击力度,这种造假行为才有所收敛。

但在一些细分数据上面,地方造假仍然是存在的,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数据就是旅游和消费数据。

我们以2021年五一小长假旅游数据为例。

当时全国各省五一小长假累计接待人数达到580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031.32亿元。

但是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

相当于各省旅游人数加起来比全国还多出了一倍以上,旅游收入更是差不多相当于全国的4倍。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很多人可能说是因为跨省旅游,很多省都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这个理由倒是说得通。

但旅游收入差距这么大又怎么解释呢?总不可能说另一个省把游客在另外一个省的旅游收入也计算入本省之内吧?

在这唯一能够解释得通的是,因为旅游数据缺乏量化标准,很多数据都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才给了很多地方造假的空间,很多地方为了凸显本地的旅游业绩而夸大旅游数据。

这点也可以从各省的旅游总收入跟国家旅游总收入的差距看出来。

我们以2023年为例,2023年,我国旅游业增加值为54832亿元,仅仅是几个省份的旅游收入就比全国还多。

根据各省公布的数据,2023年云南的旅游总收入是1.44万亿元,四川旅游总收入12782.95亿元,江苏旅游总收入11832.1亿元,河北旅游总收入10116.2亿元,广西旅游总收入9211.17亿元,相当于这5个省份2023的旅游总收入就超过5.8万亿元,5个省份的旅游总收入就超过全国一年的旅游业增加值。

还有26个省份的旅游收入还没有计算在内,如果把全国各省的旅游总收入加在内,那相当于全国的好几倍了。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地方的数据统计确实是有点让人看不懂,甚至有点太夸张。

这种数据虽然让地方的经济看起来很亮眼,但其实潜在的是伤害性是很大的。

一方面是给国家的政策制定造成误导。

国家或者地方在做出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都是要参考各项经济数据,以这些经济数据为参考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这些数据脱离实际甚至虚假繁荣,那就可能导致决策出现失误,或者错过最佳的决策时机。

另一方面是一样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一直以来,对于GDP数据很多居民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很多宏观数据跟居民的实际感受差距确实比较大。

如果这些宏观数据很亮眼,但居民的实际感受却比较难过,久而久之,大家就不再相信这种数据了,到时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就会下降。

所以这种数据造假是使不得的,虽然这种漂亮的数据可以增加一些官员的政绩,帮他们飞黄腾达,但是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年国家一直加大对这些数据造假的打击力度,对数据造假零容忍。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