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独立思考,拒绝人云亦云,不做网络信息搬运工

雨树披纷 2024-09-19 20:11:20

满脑子先入为主的经验和见解,抑扬顿挫地表达陈词滥调;老是看后视镜,津津乐道过去的好时光,甚至希望重现昔日的生活模式。

在这个闲聊的时代,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闲聊。

在谈天说地中,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不同层次认知的角斗、磨合和交融。

从军事经济到日常琐事,从天文地理到明星八卦,从上下五千年到油盐酱醋茶。

人人都有感兴趣的话题,人人高谈阔论头头是道,人人都固守自己的观念和偏见,似乎都很有见地。

喜欢扎堆,害怕孤立、厌恶独处,是地道中国特色的社交生活。

在家族或熟人的基础上,我们喜欢成群抱团,一家人或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享受跟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感觉和乐趣,品味天一句地一句的舒松和惬意。

闲聊,是社交生活最重要的内容。

凉亭、路边、茶室、酒楼,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闲聊就是最佳的开胃酒。

大家呆在一起东拉西扯,似乎这样就足够了。

聊天的内容,可以说是海阔天空,无所不有。

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有关漂亮国的、小日子的、湾湾的、三哥的,国际热点地区的战事,国内国际纵横向经济形势……

意见不同的双方,不时发生激烈争执,嗓门越来越大,“君子动嘴不动手”,在这里贯彻得很彻底。

话题内容,基本从网络传媒盘点“抄袭”来的,善意且无意地剽窃,添加自己的判断、推理和想象,正如诗人叶芝说得那样:“全想着别人转过的念头。”

这些谈话似乎都没有错,好像句句在理,然而观点既无新意,也无深意,听上去就像是空话,什么内容也没有,不过就是动动嘴皮子,发发嗓音罢了,都是没营养的瞎掰。

人们在阅读网络信息的时候,层层过滤了大量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偏听偏信就这样产生了。

这样谈话,不是出自我们对某人某事有所感受和表示,而是出自我们认为应该对某人某事有所感受和表示,认为应该这样说话罢了。

传为美谈的渔樵闲话,发自长期生活经验积累沉淀;扎堆闲谈的人们,分明就是网络鱼龙混杂信息的搬运工。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