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通过率真的很低吗?详细分析+机考经验

越集项目管理 2024-10-16 21:20:34

我没有任何IT基础,完全是小白。今年5月通过了中级考试,11月又通过了高级考试。一周前刚查到成绩,勉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软考的通过率真的很低吗?其实最关心的是软考到底有多难。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它既可能很难,也可能很容易。总的来说,就像薛定谔的量子理论一样,难易程度不确定。

通过率当然有具体的数据,其他帖子里都有各地的通过率数据作为参考,我就不再赘述了。一般来说,中级水平的通过率在20-25%左右,高级水平的通过率在10%-15%左右。就这个数据而言,怎么也不能算高吧。

但是,网上确实有一种声音,说软考好就好在它性价比高,容易通过,含金量又高。当时我也是一头雾水,百分之十几的通过率它到底高在哪啊!这个调查结果是来自大厂程序员吗?

根据基本逻辑分析,一个证书,如果通过率高,含金量就必然低。又容易又含金量高,哪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举个例子,含金量高的证书比如 CPA ,比如法考,没人说它们好容易。好考的比如各种从业证,是真没啥含金量。(金融行业的那一堆XX从业证书,我考过一大半,全是选择题,基本提前一周刷刷题库就能过。)

不过呢,我自己考过一次之后发现,软考确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软考难度一定有一定难度,通过率低,原因在于:

1、报考门槛低,吸引了很多零基础小白,而考试内容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软考没有任何专业、年龄、职业限制,只需身份证就能报名,因此吸引了很多零基础小白参加。

2、考试时间较长。中级考试包括两场,高级考试包括三场,分为上午和下午,加上紧张的氛围,考完之后我整个人都感到非常疲惫。因此备考的同学别忘了锻炼身体,整天考试对体力要求还是挺大的。

3、一门科目不及格,就得重新考。软考的分值有些奇怪,每门科目满分75分,及格线为45分(注意:部分地区可能有差异,比如35或40分及格,同时总分不低于XX,请报考前自行查看)。只要有一门科目没及格,其他科目成绩都作废,下次需要全部重新考试。相比我参加的其他考试,比如证券从业、基金从业之类的,单科成绩都可以保留2年。

4、高级考试的论文有一定难度。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基础知识就已经够难了。对于程序员来说,虽然基础知识问题不大,但他们多半是理工科生,高级考试的论文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是个挑战。

论文正文字数要求在2500字以上,两个小时内完成,没机考之前是真的费劲,机考还好一些,至少考完不会手疼,也不会因为字迹不好看影响分数。

软考其实并不是很困难,因为通过率并不低。主要原因是:

软考的考试内容主要还是以背诵为主,不是特别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对于计算机小白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掌握。

缺考率非常高。可能是因为报名费不贵,所以即使缺考也不觉得太浪费。在我所在的考场,共有大约30个考位,但有七八个人缺考。有的人上午来了,下午没来。可能是觉得上午考砸了,反正已经没通过,下午就干脆不考了。如果把缺考的人剔除掉计算通过率,估计通过率会大大提高。

大部分考生没有认真复习。参加软考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职人员,离开学生时代已经很久了,很难保证工作和备考两不误。甚至还有人只学了几天,甚至完全没学就去考试。举个例子,我同事考XX从业证没通过,问她原因,她说她只在考前一天晚上复习了3个小时……

大部分人的学习状态都是这样的,但对于没有基础的纯小白来说,软考还是需要至少200到3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如果大家都能像学生时代备战中考、高考那样努力,软考的通过率可能会达到80%。

所以,软考到底难不难?这取决于你的学习备考态度。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纯小白,在每天学习2到3个小时的情况下,通过3到4个月的学习是完全可以通过的。

为了帮助大家少走弯路,我简单介绍一下软考的相关信息,以及我自己的备考经验和考试经验。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软考是什么?中项和高项分别是什么?

哪些人需要参加软考?

机考经验分享。

如何备考软考,我会分享我的备考时间表。

我来逐一分享一下:

1. 软考是什么?中项和高项是什么?

软考全称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次了解时可能会感到吃惊,因为一共有27个科目,这该如何选择?应该报考哪个科目?

答案就是高项和中项。高项是指高级资格中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中项是指中级资格中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为什么要选择这两项,而不是其他科目?

原因我也不清楚。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这两项,应该有其道理,除非你有明确的目标,否则还是跟随主流吧。

在中级考试中,只需考虑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两门科目。而在高级考试中,需要考虑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三门科目。

除非各地另有规定,否则每门科目的满分为75分,及格分数为45分。如果有一门科目未及格,其他成绩将不被保留,需全部科目重新考试。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可以直接报名高项,无需参加中项。我当时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基础,所以先考了中项,如果你有一定的基础,或者对自己的考试能力有信心,可以直接报名高项。

2.什么人需要参加软考?

其实就是问这个证到底有啥用,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1、评职称。

这个通常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会使用的,软考中级=工程师(职称),软考高级=高级工程师(职称)。当然,并不是说你通过考试就能自动获得职称,还需要所在单位聘用你,同时还要符合单位制定的其他条件。

简而言之:私营企业的朋友们,这条对你们没什么关系。

2、单位补贴&国家补贴。

我就是为了这个才去考的。我们公司会给持证员工每月补贴200元,虽然数额不大,但一年12个月,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为什么公司会给补贴呢?是因为在招标时,有时会要求项目负责人或者项目参与人持有这个证书。

另外提醒一句,网上有些人说可以通过证书挂靠赚钱。我劝你,千万不要!现在国家查得越来越严了,不要为了一点小钱把自己置于险境!

关于国家补贴,各省份政策不太相同,建议自行查看相关政策。还能申请进入专家库,作为评标专家或者评审专家等,具体情况请参考各地自己的政策。

3、积分落户。

能在一线城市入户加分,帮助申请北京工作居住证,上海、广州、天津积分落户。

4、抵扣当年个税。

根据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在取得软考证书的当年,可以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不过,只能抵扣当年的个税,后续就不行了。

5、自我能力提升。

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想转行相关职业的,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促进自己的学习。

4.如何备考

简单说一下我备考高项的时间表吧,一共准备了约3个月,12周,每天两小时,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观看课程视频和学习资料,掌握基础知识。对于我这样没有基础的人来说,单独啃教材是吃力的,因此需要通过视频学习。教材有900多页,而我使用的学习资料只有300多页。

第二阶段是做真题和准备论文。真题非常宝贵,一定要充分利用并彻底掌握。首先做早期的真题,最后再做近期的。但是对于特别久远的真题,参考价值就不是很大了。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积累错题本,以备后用。

在撰写论文时要注意不要简单照抄模板或范文,而是要分析其中的得分要点。阅卷老师对这些模板比你更加熟悉,而且机考后可能还需要查重,如果被判定为抄袭就不好了。

第三阶段要充分利用错题本,查漏补缺,并充分利用最后两周的时间。这段时间一定要进行模拟考试,最好是在周末整天的时间里,按照考试时间表安排,上午做基础知识,下午做案例分析和论文。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午饭别吃太多,千万别考试时感到困倦。

需要推荐靠谱PMP/软考/NPDP/CSPM/信创机构的同学可以关注我后台回复【推荐机构】

备考资料分享如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