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小利浦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伊犁河谷者,疆土命脉也!
清廷宁舍九百万银赔偿,亦誓死夺回,此地乃通西域、控草原之关键。倘若拱手他人,则边陲不稳、国威不存,华夏将何以自立?
——【正文】——伊犁河谷,这片位于天山北麓的肥沃谷地,是西北疆域的要地,关乎中国边疆稳定和地缘安全。
它横跨中国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东起巩乃斯河,西至霍尔果斯口岸,南靠天山山脉,北连哈萨克斯坦,被称为“天山北麓的绿洲”。
伊犁河谷地势开阔,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土壤肥沃。自古以来,这里不仅是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更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商道。
这里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既是连接中亚的重要枢纽,又是通向新疆的门户。如此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让清朝统治者和俄国帝国都对其垂涎三尺。那么,清政府为什么会不惜支付九百万卢布的代价,也要收回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自古便是游牧民族的牧场。
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使得这一地区自秦汉时期起就备受重视,唐代设立的安西都护府中,伊犁河谷就是重要的防御节点。
然而,由于清朝中后期国力衰弱,尤其是经历了鸦片战争的惨败后,清廷在疆域控制力上不断减弱。1871年,沙俄趁清政府平定西北地区阿古柏叛乱之际,悍然出兵占领伊犁河谷,并将其划为俄国属地,意图以此扩展在中亚的势力。
当时,伊犁河谷对于俄罗斯来说,是进一步控制中亚和扩展到新疆的跳板,对清政府而言,这片土地的得失关乎新疆安全乃至西北稳定。
伊犁河谷在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上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它不仅土地肥沃、适合农牧业发展,还拥有丰富的水源,伊犁河是新疆西北的重要水源之一。
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因其气候温润、物产丰富,远非新疆其他地区的干旱沙漠可比。
当时,新疆的许多边疆部队和百姓的粮食、牲畜,都是依靠伊犁河谷的资源得以维持。
这片土地能够保障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军事补给,失去它,不仅意味着边疆自给自足能力的削弱,更可能引发边防危机。
而且,伊犁河谷的地理位置尤为关键,控制这里就相当于控制了通往中亚的要道。
中俄两国在伊犁河谷的较量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沙俄在中亚扩张势力的过程中,逐渐靠近中国边境,将伊犁视为其战略目标。
1871年7月,俄国以“协助平叛”为由出兵,占领了伊犁河谷,开始进行长达数年的军事占领。
清政府当时正内忧外患、国力孱弱,无法及时反击。但清廷深知伊犁河谷的重要性,决不能就此拱手让人。
光绪初年,清政府通过外交努力,派出曾国藩的学生、著名的外交家崇厚赴俄进行谈判,试图和平收回伊犁。
然而,俄国却不断拖延,并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甚至在《崇厚条约》中试图永远攫取伊犁。
这引发了清廷和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舆论大哗,纷纷指责崇厚“卖国求荣”。最终清政府拒绝签署该条约,决定继续与俄国谈判。
1880年,清政府派出新任钦差大臣左宗棠前往新疆,决心武力收回伊犁。
左宗棠作为湘军的重要统帅,虽然年过七旬,但在收复边疆的问题上决不退让。
他提出“寸土必争”的方针,并带领军队进驻新疆,开展了一系列军事布防和反击行动,逼迫俄国坐到谈判桌前。同时,清政府再次派出资深外交家曾纪泽赴俄谈判,通过外交与军事双重压力,成功迫使俄方让步。
1881年2月,两国最终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清政府以九百万卢布的赔款换回了伊犁河谷的主权,俄国撤出伊犁,这场外交与军事的较量终于落下帷幕。
伊犁河谷的回归,不仅挽救了新疆的安全局势,也维护了清政府的国家威望。九百万卢布的赔款虽然沉重,但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这笔代价远不及失去伊犁带来的战略损失。
条约签订后,清廷即刻在伊犁设置新政机构,建立行政管理,加强了新疆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边疆的安全。
今天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正是因这场收复之战而得名,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血泪,也见证了国家为维护领土完整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如今的伊犁河谷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这里出产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还盛产苹果、葡萄等水果,伊犁苹果、昭苏油菜等更是享誉全国。河谷的广阔牧场养育了成千上万头牛羊,奶制品也以高质量闻名。
在这片土地上,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等多民族和谐共处,充满着多样的文化色彩。
伊犁河谷还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核心枢纽,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货物从此通往中亚及欧洲,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贸易注入活力。
伊犁河谷不仅仅是一片土地,它的收复过程体现了国家主权的捍卫与疆土安全的重要性。
对于清朝乃至今天的中国,伊犁河谷的存在都是国家安全的屏障,象征着中国对边疆的执念和捍卫主权的决心。
它是地缘战略的重要节点,也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依靠。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伊犁河谷不仅是大自然赐予的肥沃绿洲,更是国家坚守边疆、保卫领土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