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梁弄:历史音韵、人文瑰宝与烽火记忆

余慈姚江 2024-12-22 15:18:36
梁弄之名:历史深处的音韵变迁

梁弄,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其名字的由来宛如一部岁月的长卷,缓缓展开,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相传,在遥远的秦朝,梁弄隶属于会稽郡,彼时这里以梁、冯二姓聚居而得名 “梁冯”。那时候,梁氏与冯氏的先辈们或许在这片土地上,依山傍水,结庐而居,开启了梁弄最初的文明篇章。他们以农耕为业,或渔猎于姚江之上,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梁冯” 之名也随着袅袅炊烟,在四明山麓、姚江之畔渐渐传开。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北方的战乱打破了这份宁静。自东汉末年起,三国纷争、永嘉之乱、安史之乱以及五代十国的更迭,使得北方大地烽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在这一次次的动荡中,孙、吴、姚、叶、黄等诸姓人家,如候鸟般大批南徙,他们带着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一路辗转,最终迁居于此。这些姓氏的融入,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河,让梁弄的人口日益增多,家族文化也更加多元丰富。

而 “梁冯” 之名向 “梁弄” 的转变,更是一段充满巧思与诗意的历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村落的不断发展,梁弄的街巷如蛛网般逐渐密布。据说,这里的弄堂多达 99 条半,这些弄堂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纵横交错于古镇之中。它们犹如岁月的琴弦,弹奏着古镇的悲欢离合;又似历史的脉络,串联起梁弄的古往今来。或许是因为 “弄” 字在当地方言中的发音与 “冯” 相近,再加上弄堂众多成为了此地独特的景观标识,久而久之,“梁弄” 这一谐音之名便应运而生。从此,“梁弄” 之名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传开,取代了曾经的 “梁冯”,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标识,一直沿用至今,让后人在提及这个名字时,不禁遐想那 99 条半弄堂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探寻古镇岁月变迁的痕迹。

往昔风华:岁月沉淀的千年盛景

时光流转,梁弄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至唐时,这里已形成颇具规模的集镇,“人烟凑集,亦一巨镇”,成为四明山地区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中心,南来北往的商人汇聚于此,进行着繁忙的贸易往来。集市上,四明山的茶叶、竹笋、木材等山货琳琅满目,吸引着各地客商的目光。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肆、茶馆、布庄、米行应有尽有,吆喝声、议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此时,梁弄还建有陶瓷窑厂,那熊熊燃烧的窑火,烧出了精美的陶瓷制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通过水路远销他乡,为梁弄赢得了声誉。

南宋时期,梁弄迎来了它更为辉煌的篇章,成为绍兴府同知驻地。当时,黄、孙二姓家族在梁弄的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黄氏家族人才辈出,子弟接连出仕,他们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衣锦还乡后,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与感恩,大力建设梁弄。他们斥资修建了许多寺观,这些寺观建筑宏伟,香火旺盛,成为人们祈福、修行的好去处,也为梁弄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不仅如此,黄氏家族还积极兴立书院,传播知识与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书院里,学子们诵读经典,探讨学问,书香四溢。而孙氏家族同样势力强盛,他们在梁弄的建设中也不甘示弱,积极参与到改建街道的工程中。他们拓宽了街道,铺设了平整的石板路,使得街道更加整洁美观,交通也更为便利。这些举措让梁弄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俨然成为姚南重镇,在整个浙东地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文瑰宝:群星璀璨的文化星空

梁弄,这座古老的小镇,不仅有着繁荣的经济和辉煌的历史,更是一片文化的沃土,孕育出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

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谢安东山再起前曾与贤士许询、支遁等隐居于此。他们在这片清幽之地,谈经论道,吟诗作画,为梁弄的文化底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们的故事,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在梁弄的每一寸土地上,滋润着后人的心田。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孟郊、皮日休、贺知章等,游踪所至,多有吟咏。他们用如椽之笔,描绘出梁弄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盛,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篇,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梁弄的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唐代茶圣陆羽曾数次探寻瀑布仙茗,并将它载入《茶经》。那袅袅的茶香,从古老的时光中飘来,萦绕在梁弄的山水之间,成为梁弄文化的一抹独特韵味。

梁弄虽处层峦之中,但文化发达,名人辈出。后梁时有乐安侯孙龙光,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梁弄人民的骄傲。北宋时黄必腾兄弟五人先后中举,“五桂流芳” 的佳话更是传颂至今。数百年后,黄氏后人黄澄量为弘扬先人好学上进的风气,特在梁弄修筑了一座名为 “五桂楼” 的藏书楼。这座藏书楼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 年),聚书五万余卷,有 “浙东第二藏书楼” 之称。其建筑独具特色,三间二层楼,通面宽 10.30 米,勾连搭屋顶,呈众字形,有暗间起防漏作用,风火山墙,楼前有庭院,深 8.6 米,四周围以高墙。当时的五桂楼,藏书之富甲越中,与宁波 “天一阁” 齐名。黄澄量不仅热衷于藏书,还制定了一套比较严格而独特的藏书保管制度,他把藏书向外开放,凡有文人学士前来查阅,悉供方便,打破了一般藏书家只藏不阅的陋规,吸引了许多学人不辞远途劳顿,跋山涉水来到四明山西麓的梁弄,以一登五桂楼为快。五桂楼内藏有众多古书善本、名画碑帖和手抄本,还有木雕板近百块,其中不乏珍贵的文献资料,如黄澄量手辑《明代文类》一百四十册和著作《姚江书画传》《四明耆旧传》《五桂楼书目》等。这些藏书,不仅是黄氏家族的文化瑰宝,更是整个梁弄乃至浙东地区的文化遗产,见证了梁弄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红色记忆:烽火年代的不屈脊梁

梁弄,这座古镇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更是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浙东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被誉为 “浙东小延安”。

追溯至东晋时期,农民义军首领孙恩曾在梁弄一带驻扎,播下了反抗压迫的种子。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四明山结寨抗清时,也曾以梁弄为据点,其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

时光流转至抗日战争时期,1941 年 4 月,日寇发动宁绍战役,大片国土沦陷。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共中央调整新四军在华中作战的战略部署,决定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当时的梁弄,因其地处余姚、上虞、嵊县、奉化、鄞县、慈溪六县边境,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1942 年 12 月,日伪军 200 余人趁浙东抗日武装集中兵力在三北地区作战时,窜入梁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为了打击敌伪的嚣张气焰,巩固和发展浙东抗日根据地,三北抗日游击司令部根据中共浙东区党委 “坚持三北,开辟四明” 的方针,毅然决定攻打梁弄,拔除这颗楔入四明山腹地的日伪据点。

1943 年 4 月 22 日晚,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参谋长刘亨云,率领纵队第三支队和特务大队 150 余人,如神兵天降,分三路展开进攻。一路由中队长肖松林、指导员骆子钊率三支队六中队,经金紫岙,迅速占领铁帽山阻击阵地,以防止敌军增援;一路由中队长都曼令、指导员姚三林、副中队长李树海率三支队四中队,经铁帽山南麓,涉溪直扑狮子山主峰,那里是敌军防御的核心;一路则是参谋长刘亨云率三支队主力及特务大队,沿着田间小路向梁弄镇进发,隐蔽在梁弄外围,前进到金子岙,设基本指挥所,等待四中队冲击的信号,以便全面发起进攻。

4 月 23 日,战斗正式打响。新四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与伪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冲锋,经过长达 16 个小时的浴血奋战,终于摧毁了伪军在狮子山、民教馆、横街祠堂等处的坚固工事。在战斗中,“三五支队” 的战士们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他们有的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有的为了掩护战友,壮烈牺牲。最终,残敌纷纷向上虞方向溃逃,“三五支队” 成功占领了梁弄。此役,共毙伤伪军官兵 40 余人,俘虏上尉军官以下 40 余人,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 50 余支。然而,“三五支队” 也有 14 名指战员英勇牺牲,29 人负伤,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梁弄战斗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进一步巩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使梁弄成为了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为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先后进驻梁弄和横坎头村,一个以四明山为中心,包括浦东、三北、四明、金萧的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浙东抗日斗争进入了新阶段。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根据地的军民以梁弄为依托,与日、伪、顽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部队从最初的 900 余人,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壮大,到 1945 年 10 月 “北撤” 时,已发展到上万人。他们经历了大小战斗 643 次,攻克县城 2 座,攻克敌伪据点 110 多个,解放同胞 400 万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全国 19 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梁弄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但梁弄人民依然坚定地支持着革命斗争。他们为解放军提供情报、掩护伤员、运送物资,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古建遗韵:历史画卷的建筑笔触

梁弄的古建筑,犹如一部部立体的史书,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镇内的五桂楼,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这座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 年)的藏书楼,是诸生黄澄量的心血结晶。黄氏上代有兄弟五人同科中举,“五桂” 之名由此而来,五桂楼亦承载着家族对文化传承的期望。它坐北朝南,三间二层楼,通面宽 10.30 米,勾连搭屋顶呈众字形,独特的构造不仅美观,更有暗间起防漏作用,风火山墙则为藏书提供了安全保障。楼前庭院深 8.6 米,四周围以高墙,庭院内的卵石小径、石刻木雕与绿树繁花相互映衬,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当年,五桂楼内藏书五万余卷,有 “浙东第二藏书楼” 之美誉,其藏书之富,甲越中,与宁波 “天一阁” 齐名。这里不仅收藏着丰富的古书善本、名画碑帖和手抄本,还有木雕板近百块,黄澄量手辑的《明代文类》一百四十册以及他的著作《姚江书画传》《四明耆旧传》《五桂楼书目》等珍贵文献,皆见证了梁弄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宋孙子秀墓也是梁弄的重要古迹。它位于梁弄镇建隆村后象鼻山腰,是孙大年、孙子秀父子合葬墓。这里东为狮山,西为虎山,面对贺溪,周围峰峦叠嶂,环境清幽。墓葬规模宏大,封土高达近三十米,墓前有石翁仲(文武各二)四个和石羊石马两个,石翁仲雕刻精美,文臣头戴进贤冠,身穿朝服,手抱朝笏,文质儒雅;武官身披盔甲,双手按剑,英姿飒爽,栩栩如生。后又出土了孙大年和孙子秀父子的墓志铭两方,为研究南宋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漫步在梁弄的古街古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清时代。那一条条由青石板或卵石铺就的街道,犹如历史的琴弦,每一块石板都似乎在弹奏着古老的音符。古街两侧,是成片的明清住宅建筑,这些建筑多采用传统的十字对称结构、四合院式布局,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尽显江南水乡的婉约与典雅。下街、新街两侧商肆云集,酒肆、茶馆、布庄、米行等店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而在老街的深处,则是一片宁静祥和的居住区域,那里的普通民宅群,至今仍基本保持着明清、民国时代的格局与风貌。古旧的门窗、斑驳的墙壁,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诗路驿站:文化交融的山水诗韵

梁弄,这座古老而迷人的小镇,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是 “浙东唐诗之路” 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重要驿站,它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与才情。

梁弄山水相依,四明山巍峨耸立,群峰连绵,犹如一道天然的翠屏环绕四周;姚江奔腾而过,江水悠悠,流淌着千年的岁月与故事。这里的山水交融,造就了独特的灵秀气质。春日里,四明山万物复苏,山花烂漫,嫩绿的新芽与娇艳的花朵相互映衬,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奏响一曲悦耳的春之乐章。夏日,姚江之上波光粼粼,清风徐来,带来丝丝凉爽。江岸边,绿树成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日,四明山层林尽染,枫叶如火般燃烧在山林间,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冬日,山峦银装素裹,静谧而圣洁,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如此美景,吸引了众多唐代诗人纷至沓来。李白曾游历至此,他极目远眺,被四明山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不禁挥毫写下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的壮丽诗篇,那喷薄而出的红日,那闪耀着光辉的雪崖,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让后人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雄浑壮阔的意境。贺知章也沉醉于梁弄的山水之间,他漫步在姚江之畔,看着江面上的点点帆影,听着远处传来的悠扬渔歌,诗意满怀,留下了动人的诗句。皮日休、孟郊等诗人亦在此留下了他们的游踪与佳作,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梁弄的山水之美、田园之乐,这些诗篇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繁花,将梁弄的文化底蕴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