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说:书画市场的风云变幻与理性回归
作为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我一直在关注着书画市场的起伏变迁。在当前的书画市场中,一场深刻的洗牌正在悄然发生,这不仅涉及书画家的优胜劣汰,也关乎收藏者的去留更替。
书画市场,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与变数的领域。回顾历史,宋代书画市场繁荣,宋徽宗赵佶本人就是一位书画大家,他的喜好和推崇使得当时的书画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然而,即便在那样的盛世,也有鱼龙混杂之象。一些人为了迎合市场,粗制滥造,试图蒙混过关。但真正的艺术精品,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如今的书画市场,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人为的恶性运营,让伪劣的书画家及其作品充斥其中,市场信心备受打击。许多收藏者因所藏书画无法变现,无奈退出收藏领域。这并非书画艺术本身的过错,而是市场的扭曲所致。
就拿当下市场上销售火爆的八九十岁甚至已故书画家的作品来说,几千平尺投入市场瞬间售罄,看似繁荣,实则暗藏危机。收藏者们乐此不疲,销售公司四处搜罗,看似皆大欢喜。但这正常吗?
收藏应建立在艺术之上,而非年龄或生死。历史上,王希孟 18 岁创作《千里江山图》,成为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绝非年龄所能衡量。一位八九十岁的书画家,精力有限,怎能创作出如此大量的作品?已故之人又怎能留下如此众多的遗作?即便确为本人所作,其艺术性又体现在何处?
市场的洗牌,必然会淘汰那些被利益冲昏头脑的经营者以及他们所推崇的书画家。当收藏者手中的藏品无法变现,沦为废纸,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书画市场不会因此消亡,反而会在这些教训中逐渐回归清明。
历史上的书画市场也经历过多次波折。明朝的江南书画市场,曾因商业气息过浓,出现了大量模仿之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脱颖而出,市场也重新走上正轨。
如今,这场洗牌对于书画市场而言,是一次阵痛,也是一次重生的机遇。那些造假之人的自作孽,终会让优秀的书画家破土而生。新的收藏者也会在诸多失败案例中汲取教训,规避风险,从而摘取书画收藏应得的红利。
我们应当以史为鉴,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书画艺术的价值不应被短期的利益所蒙蔽,而应从艺术本身去考量。相信经过这次洗牌,书画市场将迎来一个更加健康、理性和繁荣的未来,真正的艺术将再次绽放光芒,创造新的艺术神话。
书画收藏,从来不是简单的买卖交易,而是对艺术的尊重与传承。我们期待在未来的书画市场中,能够看到更多的真诚与品质,让书画艺术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恒流传。
作为书画艺术的热爱者和研究者,我希望大家都能以敬畏之心对待书画艺术,共同推动书画市场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让我们在艺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真正的美。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