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河南人浇了三次才保住的玉米地,最后被淹死了

八方镜 2024-07-26 15:20:09

淹死的玉米地

5月以来,河南省的农民们,经历了一场极端气候的双重打击,仿佛老天爷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当其他地区沉浸在春暖花开的喜悦中,享受着阳光和细雨的滋润时,河南的土地却饱受干旱的煎熬。

玉米苗无力地垂下了头,它们在渴求着生命的水源,但天空却吝啬得连一滴雨也不给。

气温的异常偏高,如同给这片土地加上了一把无形的火,让干旱的情况更加严峻。

安阳、濮阳、鹤壁、焦作、新乡、郑州、开封、商丘等地的气温,都比往年高出1℃以上,这一点点的温度差异,对于农作物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

干旱正在挑战着农民的生存底线,全省的降雨量比年平均值减少了70%以上,这个数字背后,是多少农民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化为泡影,是多少庄稼在烈日下枯萎。

在河南,旱情的分布并不均匀。安阳、濮阳、鹤壁、焦作、新乡、郑州、开封、商丘等地的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而济源、三门峡、洛阳等地的降水量却略高于正常水平。

这种不平衡的降水,让旱情更加复杂,也让农民的抗旱工作更加艰难。

农民们心急如焚,他们不得不昼夜不停地守在田边,依靠有限的抗旱井抽水灌溉,只为了保住那一抹绿色。

抗旱井是村民们在干旱时期的重要水源,但许多抗旱井的水量和水质都无法满足需求。村民们不得不轮流使用这些井,每次只能抽取有限的水量,导致灌溉效率低下。

许多老人也积极参与,他们使用小水泵从老式大水井里取水,断断续续地为玉米地浇灌。老式大水井通常是几十年前建造的,水位较深,取水困难。

老人们每天早出晚归,顶着烈日,用小水泵一点一点地将水抽上来,再用水桶或小型灌溉设备将水送到田间,希望能够为玉米苗带来一线生机。

他们的生活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在干旱的半个月里,村民们和老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于保住了玉米苗。

然而7月的暴雨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们的希望。田间的积水让玉米苗无法呼吸,一片片倒下的庄稼,如同农民们沉重的心情。

南阳市在暴雨期间的降水量达到了867.1毫米,超过常年822.7毫米的平均降水量。短时间内的大量降水导致田间积水,玉米苗被淹死,村民们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

7月的河南,本应是炎热的季节,却遭遇了极端天气的多重考验。

高温炙烤着大地,多个城市的温度飙升,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警报声此起彼伏,高温橙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接连响起,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导致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增强了降水变率。

历史上,河南省也曾多次经历类似的极端气候事件,但近年来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真相:我们的地球正在持续变暖。

从1961年到2023年,中国的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十年升高0.30摄氏度,这个速度超过了全球平均升温水平。

而年降水量也在这60年间,呈现平均每十年增加5.2毫米的趋势。这背后是中国各地,包括河南省在内,正在经历的气候变迁。

面对这样的双重打击,农民们一年的辛勤付出,在极端天气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一年到头所剩无几

在这片土地上,玉米和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对农民来说,种植成本和市场价格的波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每一分钱的收支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计。

7月24日,玉米的市场均价为2385元每吨,而郑州的小麦市场均价则为2480元每吨。

一亩地的玉米产量大约600公斤,以当前的市场价格计算,总产值为1431元。

然而从种子到收割,农民需要支付包括种子费用、化肥、农药、灌溉以及机械和人工在内的多项成本,这些总计可达515至595元。因此实际的净收益,大约在836至916元之间。

小麦的情况略有不同,但同样让人感到压力山大。每亩产量约450公斤,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总产值为1102.5元。

生产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以及机械和人工费用,总成本介于480至570元之间,净收益则在532.5至622.5元之间。

如果一个农户同时种植10亩玉米和10亩小麦,他的总收入将达到25470元。而总净收益,即扣除种植成本后的收益,根据上述计算,会在13820到15520元之间。

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在考虑到农业投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后,农民的实际经济压力仍然相当大。

随着季节的更迭,不少农民在非生产季节面临着收入减少的困境。

生计的压力随之而来,家庭的日常开支、孩子们的教育、医疗费用的各项支出,像一块块沉重的石磨,不断消耗着他们的积蓄。

一旦遇到家庭成员生病或意外,那点微薄的积蓄便如杯水车薪,难以为继。孩子们的教育,老人们的健康,这些费用像一道道无情的坎,横亘在他们通往安定生活的道路上。

一场风雨,一次干旱,都可能让一年的辛苦化为泡影。市场价格的波动,更是他们无法掌控的变量。生活的不确定性,让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苦难就是苦难

说到农村,大家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幅幅田园牧歌的画面,但实际上,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他们面临的挑战和辛劳,远比城市里的生活要复杂得多。

政府现在其实已经在做出努力了,比如通过财政补贴来减轻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成本,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就像咱们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通过发放种子、化肥和农药的补贴,让农民的生产成本降下来,避免中间环节的截留和挪用,是提高补贴效率的关键。

这事儿说来容易做来难,但政府也在想办法让这些补贴更加透明,确保每一分补贴都能直接送到农民的手里。这样,农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支持。

咱们的农村,特别是一些干旱地区的农村,灌溉可是个大问题。政府正在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灌溉系统,比如打井、修渠,这样即便遇上干旱,地里的庄稼也能保证有水喝。

现在,农业机械化也越来越普及了。大型的收割机、播种机等设备逐渐走进了农田,让农民们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既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农活儿的效率。

政府和农业部门也没闲着,他们正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比如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这些都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保证作物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农民的技术培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培训,农民们能学到更多的种植技巧和管理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庄稼长得更好,还能让农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现在,电子商务也来到了农村,农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销售自家的农产品,这样不仅拓宽了销路,还能让农民得到更好的收益。

这样,农民们就能跳过那些中间商,直接和消费者打交道,卖出个好价钱,既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咱们的政府也在努力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活更加安心。

农村的医疗条件也在改善,乡镇卫生院的设备和服务都在不断提升,农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不错的医疗服务,这也是对他们健康的一种保障。

这些措施就像是给农民的生活加了一道道安全网,让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能够有更多的保障和支持。咱们的农村生活,也会因为这些改变,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如下:

【1】《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发布

【2】河南人浇了三次才保住的玉米地,最后被淹死了

【3】1961—2020年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0 阅读:419
评论列表
  • 2024-07-26 19:04

    玉米不浇水的是不是赚了

  • 2024-07-28 12:41

    种地就是未知数

  • 2024-07-28 12:50

    抓紧改种绿豆,不影响秋季又是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