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男子钓到长“牛角”怪鱼?头像牛身体是鱼!网友:马上放了!

踏雪寻梅意 2024-11-07 03:27:49

信息来源于网络,科普中国,iNaturalist,Fandom。

东莞男子钓到长“牛角”怪鱼?

这个事件我是最近才从网上看到的,很多相关的文章都没有具体的说明事情发生的时间,这让我怀疑并非是近期发生的。经过长时间的搜索,我也只能确实此事发生在2021年的11月份,来源于哪位作者就查不到了。

广东东莞的郑先生这边来到江边垂钓,他很快就中鱼了,远远看到水中的鱼扑腾着被提上来的时候,郑先生第一反应就是自己钓到的是鲶鱼,个头顶天也就30厘米,这样的体型对鲶鱼来说算小,但好歹是收获。

郑先生将鱼捏在手上,准备取钩了,他突然意识到这似乎不是普通的鲶鱼,乍一看这鱼的头跟个牛头似的!其头部相当的扁平,一对眼睛竟然位于头部的上方;两个鼻孔也很明确地长在嘴巴上方;而嘴巴本身就像个故意瘪着的鸭嘴;最神奇的是其嘴巴的两侧居然各长有一根“牛角”,捏了捏还是骨质的!

如果那对类似“牛角”的结构反过来长在眼睛后方,那这鱼正面看真就跟牛头一样!

郑先生随后又多方面翻转观察了这条怪鱼,发现它的其他部分倒是没什么异常的,就是背鳍比较高耸。

因为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鱼,最终郑先生将这条鱼给放生了。(很想吐槽郑先生留的长指甲)

网友们很快就分成了分成了一派,一派认为这鱼怪模怪样的,肯定是入侵物种,没准还有可能是“天外来物”(开玩笑的),应该马上处理掉!另一派则认为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巨魾的幼体,就是应该放生掉。

实际上根据其超级独特的骨质触须和形似鲶鱼的身体结构,确实可以辨认出这条鱼确实是巨魾,俗称也叫老鹰坦克、坦克鸭嘴、老鹰鸭嘴、木瓜鱼等等,是我国的原生物种,其确实列入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巨魾

巨魾(Bagarius yarrelli)是脊索动物门鱼纲鲇形目鮡科的鱼类,是鮡科动物中最大的物种!而且跟普通就十几厘米的其他鮡科鱼类不同,其体型在所有淡水鱼中都排得上号!它们的最大体长可达200厘米,重达208斤!非常的离谱!

国外还称其为“巨型魔鬼鲶鱼”、“巨型彩绘鲶鱼”等等,都会不约而同的给加上“巨型”两字。

巨魾不只是体型远超其他鮡科动物,它的很多特征都能与其他同源物明显区分开来。巨魾的颅骨覆盖有角质的前板,分化为细长的不生长斑块;枕上嵴和枕前板无锐脊;头部两侧和身体的皮肤上有细长的非植物斑块,形状相似,但通常小于头部背面的斑块;身体侧面靠近背鳍和脂肪鳍的深色区域之间没有大的深色斑点或斑点。

它的骨盆鳍起源通常位于穿过最后一条背鳍射线基部的垂直线的后方;脂肪鳍起源于穿过肛门鳍起源的垂直线的前方、上方或稍后方(与稍后方至明显后方相比);巨魾的下颌有明显的异齿。牙齿存在于两排或三排数量相对较多、排列紧密的圆锥齿中,以及一排或两排数量较少、间隔较远、较大的圆锥齿;另外,质感强韧的“八字胡”般的触须也非常夺人耳目,像两边翘起像是两把镰刀。

巨魾喜欢在湍急的河流中生存,它们的超大体型使得它们不必随波逐流,也因此拥有了优势。但它们鱼类在湍流中挣扎稳定身体的时候,巨魾却可以在其中高速游泳,然后用宽大的嘴掠食各种食物。

只要是比它们小的物种,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它们都可以将其作为食物。甚至分布在印度恒河的巨魾还会以印度人抛入水中的人类尸体(水葬)为食物,因此诞生了许多恐怖的故事。有研究表明,分布在恒河的巨魾普遍比其他地方的巨魾体型大,不知道是不是营养太丰富……

该物种在印度次大陆的分布范围内有许多名称。它在乌尔都语、印地语和旁遮普语中被称为goonch ,在孟加拉语和比哈里语中被称为baghar或baghair,在拉贾斯坦语中被称为gauns ,在阿萨姆语中被称为gorua (গৰুৱা) 和baghmas (বাঘমাছ) ,在恰蒂斯加尔语中被称为bodh。其学名“Bagarius yarrelli”是为了纪念英国博物学家威廉·亚雷尔 (William Yarrell)。

巨魾的现状

该物种的具体数量目前不得而知,但由于过度、不可持续的过度捕捞,该物种在 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很多分布地水域的水电项目可能会影响该物种的栖息地并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它们被认为分布广泛但不连贯,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向东南延伸,包括恒河和印度半岛、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大多数主要河流,以及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老挝和柬埔寨的湄公河系统、泰国的湄南河、马来半岛的几条河流、大巽他群岛和我国的怒江、澜沧江、元江诸水系,这些水系中都会分布。

然而,这些分布地似乎值得怀疑,科学家们怀疑印度和东南亚的巨魾种群有可能涉及的几个不同的物种。相关结果在未来的研究很可能会揭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