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新人班讲课,课间看到一位同事,满目狰狞的接听手机,期间还配以翻白眼、抚额的表情,顿时觉得很好笑,就问他怎么了。
原来本次增员,他有位新人不在我们当地的县城,而是在城区住。我说:那就参加城区的新人班就是呗,这还算个事?有什么不好解决的。
同事说不是这个问题,新人已经在城区新人班参训了。但是刚才新人问了个问题,这会儿他怎么也给对方解释不清,急的抓耳挠腮。
新人的问题是:我们一个小组6个人,我和小组其他人聊天,为什么他们的底薪是几千块,而我的底薪只有几百块?其中的差额是不是你贪污了?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城区新人班招聘的都是年轻、学历高的英才,英才的待遇嘛,当然和普通增员的待遇差了一些。但新人不知道啊,就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鬼,准是增员人在底薪上动了手脚。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个问题:当优增潜移默化的成为行业统一动作,未来再想这么轻松的进保险公司,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直以来,保险是金融三驾马车里,入行门槛最低的一个。低到没有门槛,低于令人发指,低到让人诟病,说连路边卖菜的大妈都能卖保险。
以前行业好歹还有个代资考(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算是用学历设的一道入司门槛。这道门槛在当时来看,确实有点高,这让部分人考了多少遍都没考过,因为只能空留遗憾。
但后来代资考被取消了,这一举动算是打响了保险销售人海战术的第一枪。门槛没了,于是什么样的人都进来了。
再后来,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新人享受无责任底薪,便成了增员阶段的传统。有次我听闻杭州某司首月无责任底薪能达到6000块,被震惊了好久。
直到今天,普通新人问自己底薪为什么这么低,同小组的其他5个人每个都比他高。我隐约听到了时代浪潮席卷而来的潮声,仿佛是一个信号。
今天你还可以四五十岁进入保险公司的新人班,但未来就有点难了。今天嫌几百块无责任底薪少,也许将来想拿几十块钱底薪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行业正在慢慢成为它原本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一些不属于这个行业的人或物,终将会离它越来越远。
我一直都觉得保险行业是个神奇的行业。
有一些工种,是需要你带着技能上岗的。比如电工、电焊、装修、打印社、会计、修车等等,你会这项技能就留下,然后再谈工资。
而保险这份工作则不太一样,你不用带着技能上岗,你不会我可以教,系统性的教,好吃好喝的捧着教,请名师大咖亲自教。
别说找工作不看颜值,有些工作招募时就要求了:五官端正、青春靓丽。虽然不会把长得好看直接写了上面,但潜在的要求就这一项。
但保险这份工作不会太挑,你只要丑得不吓人,也是可以来的,哪怕丑得干扰同事,但大家基本也不会有容貌歧视,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很多工作都是不能从事一辈子的,你今天收入还很高,可能明天就受政策影响收入骤降,或者工作直接没了,你只能再另谋出路,再从头做起。
但保险这份工作却是为数不多,可以干一辈子的。这个行业有句话叫,越老越值钱,随着你阅历、经验、技能的提升、客户的积累,你不用担心自己失业。梅第老爷子不都90多岁依然坐着轮骑见客户吗?
能创造奇迹的工作就更少了,因为多数职业都是有天花板的,它限制的不仅仅是你的收入。这份工作能否带你给更高价值,你就问自己:我干这份工作,努力干的话,多长时间能在市区买套房?
但保险却是个不断创造奇迹和传奇的工作。唐山高水玲阿姨,小学都没念过,却成为了保险行业千万大单时代的开创者。更有无数走投无路的人,靠保险翻身、实现阶层跨越,不胜枚举。
就这样一份美好的事业,一份能诞生无数机会的工作,它的种种好处你都没看到,只盯着几百块钱的无责任底薪?
昨天发的文章有粉丝留言:保险公司总是讲增员,现在的大会上,几百个人,高矮胖瘦,年轻貌美,老迈年高,其型古怪样样有,看起来就像菜市场...
这段话有点不好听,却是事实。但你留心的话,会发现这种事实,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当有一天准增员找到你,说这个月工作应该发45000元,实发了40000,少发我5000块。我按照基本法算了两遍,肯定是公司算错了。
当公司基本法不再朝令夕改,当人人都能熟读公司基本法,当人人都有清晰的月度目标并为之奋斗,当没有人再意那低得可怜的无责任底薪... 保险才算是真正迎来了专业化的时代啊。
只希望,那一天不会太远。
今日话题
你的准增员在意底薪还是顶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