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圣张良武庙十哲第二,萧何战功平平凭何胜其一筹成汉初三杰之首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8-03 08:52:40

萧何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位居“汉初三杰”之首。

在西汉建立后,他长期担任相国一职直至去世,史料上还给了特定名词:“萧相国”。

他的职业生涯很耀眼:先是辅佐刘邦起兵,在攻占咸阳后保全档案资料;楚汉之争时,留守关中,往前方输送粮草。

但秦末汉初时,英雄群起,大批谋士纷纷入局,同行竞争“卷”出了新高度。

比如张良向刘邦献上入关妙计,在鸿门宴上与范增斗智,联手韩信策划暗度陈仓。

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中,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姜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居“武庙十哲”的第二位,排名在白起、韩信、诸葛亮之前。

但萧何依旧能够笑傲群雄。大汉立国后,论功行赏时,刘邦坚持封萧何为酂侯,名列功臣第一位,引发了群臣们的不满和异议。为此,刘邦还特意说了一段“功人功狗”论。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意思就是说,萧何是发号施令的功人,而你们这群人就是后面屁颠跟着的功狗。

那么为什么萧何功劳如此巨大,以至能成为功人呢?刘邦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这个回答似乎也有点敷衍。照这么说,那吕氏更是举族参与,并且还是出人出钱,那又怎么算呢?为何没推到如此显赫的位置呢?

所谓“大象无形”。客观来说,在强手如云的反秦义军中,萧何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其强劲的职场竞争力:他的所有建议和分析,都立足于刘邦阵营发展的根本,对其走向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而非那些收一时之功的妙计所能及。

就如关内侯鄂千秋所说,萧何建立的是万世之功。

与张良相比,萧何之谋,究竟高明在何处?

萧何月下追韩信

沛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众多河流从这里流过,使得这里成为一块肥沃的冲积平原,因此这里人口众多,农业和商业都十分发达。

并且在县城的西南方向,就是著名的芒砀山。能跑能躲,并且人口众多,藏龙卧虎。站在沛县大街上,随便拉个人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将军,并且他还很有可能认识一个大哥,名叫刘邦。

你说在这里当父母官,遇到这么多刺儿头,该有多糟心。沛县人才济济,带来了中年萧何的职场转型之痛:

怎么才能成功转型抓住风口,搭上义军的顺风车?怎么才能够发挥优势,在义军之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萧何用了以下三招:

1、继续深耕现有领域

他是沛县的主吏,相当于现在的县组织部长,在当地可以说是头面人物。

要说萧何在沛县吃得有多开,我们可以看看他的早期表现。

和上级关系融洽。沛县县令有个好朋友吕公,也就是刘邦后来的老丈人,远道而来到县令家做客,萧何被请去管礼仪,专门负责收礼物。

与下级个个熟络。他和官吏个个混熟不说,连县看守所所长曹参都是他兄弟。

不仅面子大,他能力也强。

秦朝御史有一次到泗水市检查工作,萧何就负责全程陪同,估计县里就是看中他办事滴水不漏的本事,指定没有翻车的风险。

果然跟着御史,萧何把事情办得那是有条有理、一清二楚。后来作为人才被选进了泗水市,成为了市属官员。萧何一去,就在公务考核中拿了个第一。

因为表现实在太优秀,御史就打算上奏将萧何调进朝廷去。估计当时萧何已经有了跟刘邦干的想法, 所以拒绝了这次提拔。 

2、主动寻找新机遇

在江湖上,他和刘邦是多年的朋友。

刘邦是丰公后代(刘邦祖父被魏王封为丰公)、游侠之士,在江湖上名气很大。

但是怎么才能够跟这位爷搭上线呢?

萧何的做法是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价值交换。

但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就经常用职权保护他。刘邦之所以能够当上亭长,估计这位组织部长没少出力。后来刘邦以官员身份到咸阳服役,一般官吏份子钱给的三百钱,萧何直接给了五百钱。

有时候交情是在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中形成的。萧何这个小火慢炖恰到好处,所以哪怕之后刘邦当了皇帝,都记得当初萧相国送别时比别人多送了我两百钱。

萧何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建立广泛连接,为之后他成功转型奠定了基础。

发现没?这就是萧何的远见。他的同事可能还在舒适圈内过着滋润生活的时候,他就能够居安思危,跳出舒适圈去积极把握新风口。

这样时间一久,成效立现:

无论在县令那,还是刘邦那,萧何都占据了重要位置。所以,无论买哪边,他都稳赚不赔。

在萧何的提拔下,游侠刘邦摇身一变成为亭长

3、顺势而为,积极入局

凭借自己在县令和刘邦那里的重要地位。萧何在刘邦起事之初,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陈胜在大泽乡首义后,100公里外的沛县也颇感压力。沛县县令想顺风倒,响应陈胜。这下刘邦坐不住了。

我可是和一帮囚徒在芒砀山苦熬了好久,整天风餐露宿,与猕猴为伴。您沛县县令倒好,就坐在大堂上说句话就成了沛县义军的带头大哥了?那我刘邦算个啥?

关键时刻,萧何出现了。萧何还担心自己分量不够,把看守所长曹参也拉来,一文一武一起劝县令。

萧何说:您是秦朝的县令啊,您这突然反秦,恐怕大家感情上难以接受,不会听您的。所以最好了,将躲藏在芒砀山的那伙子人喊到县城来,让他们给您助威,让百姓服从您。

县令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免费的炮灰,不要白不要啊。

可当刘邦等人来到沛县城门下时,县令反悔了,下令防守城门。这样县令又重新站在了义军的对立面。萧何、曹参赶紧逃到刘邦那里,并协助刘邦最终攻下了沛县县城。

幸亏萧何在关键时刻的帮助。否则,很可能刘邦就根本没法起兵,大汉朝在娘胎里就会夭折掉。  

占领县城后,刘邦被推举为带头人,并随后自称沛公。

虽然称呼变了,但手下还是只有两三百人。但刘邦的影响力到底还是有限,毕竟在芒砀山这么久才带出来这点人。

如果要起事,这点人能干啥?接下来,怎么招到足够多的士兵,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萧何带着曹参、樊哙一起四处招兵。曹参和樊哙的招兵方向想必都比较单一,曹参肯定是到看守所里跟狱友们深度交流,而樊哙肯定就去找江湖上的那帮酒肉朋友。

而萧何的号召力则要广得多,他可是县组织部长,搞人力资源开发的行家里手。所以,他能够将过去县里人事框架内的所有资源集结起来,并快速高效地将之转化为征兵的平台。

这样效果就显而易见了。很快,三千沛县子弟加入了刘邦的队伍。

这样,萧何一开始是不是就胜过曹参和樊哙一头,坐上了自己在刘邦阵营中的第二把交椅?

斩白蛇

随着队伍声势日益壮大, 很快刘邦迎来了另一位重要级大咖:张良。

这张良的实力不容小觑:

1、出身不凡。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他的祖父和父亲先后担任过五代韩王的相国。张家家大业大,直到韩国灭亡后,张良还有私家仆从三百人,是标准的贵族。

2、过去战绩辉煌。张良在义军业内名头很响,是因为他干过博浪沙刺秦的狠活。年轻气盛的张良花重金聘请了一个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巡游的必经之地,当秦始皇路过时,大力士就把一个一百二十斤的实心大铁锤当手雷甩了出去。可惜只砸中秦始皇的随驾马车,否则历史大概率会被改写。

既然走捷径没成功,张良就回家安心学习兵法,在高人黄石公的指点下,成为了顶尖的智谋人物。

这种出身和资历,是萧何没法比。当时萧何肯定会感到压力山大。

并且刚到刘邦阵营来,张良就干出了一系列的耀眼业绩:

1、计破峣关

刘邦向咸阳进军,在峣关被拦了下来,此处有秦将率重兵据守,且易守难攻,刘邦一时难以前进半步。

刘邦担心长时间停留此处,会被项羽抢先进了关中,于是向张良问计。张良建议以钱财诱惑守将,峣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而后守将又愿意和刘邦一起进攻咸阳。

本来咸阳就没啥兵力防守了。为防止秦军降而复叛,张良建议消灭风险,将秦军打垮了事。这样,刘邦将守关秦军击溃,并得以快速抵达咸阳。

2、斗智鸿门

进了咸阳后,张良又提出了多个给力的重量级建议。包括将刘邦从奢靡的秦宫中拉出来,并随后与秦人约法三章,为刘邦在关中拉了一大票粉丝。

但真正决定生死的,还是那场秦末汉初第一宴:鸿门宴。

在这场宴席上,张良接连与项羽的谋士范增过招。

张良通过找死党项伯沟通,破坏了范增谋划已久的进攻,将之转为鸿门宴;在鸿门宴上请项伯阻挡项庄对刘邦的危险舞剑,召樊哙进场让范增不敢再妄动;宴席接近尾声时,及时配合刘邦借口上厕所及时逃出。 

在这次生死攸关的斗争中,张良以其大智大勇,巧妙帮助刘邦躲过一劫。

这样的成绩之下,张良很有可能会成为刘邦手下的第一高参。

面对同行的咄咄逼人,萧何并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毕竟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只要事业能够做大做强,大家都可以沾光。

但自己好不容易在沛县争得的第二把交椅,就这样中途被人夺了去,萧何肯定心中不平。

那该咋办呢?

有句俗话,叫做: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意思就是大家各有计策,谁也不输给谁。

萧何就是这样进行差异化竞争。既然张良打短线一时风光无限,那么萧何就来做长线投资。

诸将皆争走金帛财务之府分之,何(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进了咸阳,其他人都忙着分金抢银的,只有萧何一人不疾不徐地走进秦朝丞相和御史的府中,收取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其珍藏起来。

这一举动,影响深远:

因为完整得到了秦朝的地图、书籍等资料的缘故,刘邦才得以详尽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人口的多少、城市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这项基础性工作,不仅对之后楚汉战争的暗度陈仓提供了重要信息,而且也对汉朝建国后治理国家提供重要依据。

当初,刘邦进入关中依照张良所言,实行约法三章,招揽了人心。但靠约法三章来治国,就显得有点单薄了。

萧何就靠着之前的档案资料,参考秦律,制定了更适合形势的《九章律法》。这个律法是如此经典,以至于后来曹参不动分毫继续实施,成就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而萧何收藏典籍的行为,也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金史记载:“窃为汉高帝入关,任萧何而收秦籍,唐太宗即祚,命魏征以作《随书》。盖历数归真主之朝,而编载前代之事,国可灭史不可灭。”显然金人也受萧何的启发,尤为注意保存档案资料。  

萧何表现出的这种战略眼光,可以说张良都难以企及。

这一局,萧何的职场地位不仅没有受损,而且反而还略占上风。

刘邦、萧何与张良

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分封各路诸侯时,将刘邦封在汉中,当地交通不便,几乎与中原隔绝。刘邦大怒,并在樊哙等人的撺掇下,想要干脆跟项羽一决高下完事。

这时候萧何劝谏汉中也有其独特优势。当时项羽有四十万军队,刘邦手上仅有十万人,且在战斗力上双方也不是一个档次。所以不如好好开发汉中,构建起巴蜀后方基地,再图谋关中,这样天下可得。

刘邦想明白了后,选择前往汉中封地。到了汉中,刘邦开始休养生息,广纳各方人才,势力渐渐做大,并开始着手进军关中。

虽然此次劝谏,萧何巩固了自己的职场地位。但是他还是有个很大的缺点:他当时已经有50岁了,无论是身体还是反应力都远不及年轻人,到战场上就吃不消了。

但此时张良、陈平等人都在前线不停地输出,功劳越来越大。

比如说张良的暗度陈仓,直接就给整进了三十六计。

这样卷下去,对萧何的江湖地位是极为不利的。

该怎么逆转这个形势呢?

萧何的做法是:当某个领域自己无法参与时,最好的办法是安插自己的人。

但是当时一线的谋士和武将基本上已经饱和,大家都在玩命地卷。怎么才能让新人占有一席之地呢?

那就必须得找一个段位相当高的选手,人缘差点没关系,反正有萧何给护着。但在作战能力上一定要是超一流的。

找个人才对于萧何而言,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因为他一直就干的组织人事工作嘛!

萧何找到的隐藏高手是韩信。

之所以认定是韩信,是因为之前萧何曾经进行仔细考察过。

之前韩信曾因犯法,被判处斩。眼看着同案的十三个人一个个被杀,马上就要轮到自己时。韩信猛然高呼:“汉王不是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斩壮士?”监斩官夏侯婴觉得此人说话不同凡响,于是就放了他。

由这件事,就可见韩信胆子大,有谋略。

首先,他这句话就很有吸引力。说汉王想要得天下,当时刘邦的野心可没到路人皆知的地步,这说明他站得高看得透;说为何要斩壮士,说明他很自信,自信自己是人才。

其次,他喊话的时机选得好。韩信偏偏不早不晚选择自己即将被杀前说。因为他知道,喊早了,监斩官正操心手头这一个,没工夫鸟他。而正好轮到韩信时,监斩官正在留心他配不配合,够不够乖时,一声怒吼,可以说是振聋发聩,印象特别深刻,不由得不听。

在这种场合,没有一点胆子,没有一点本事,是万万没有底气来场花式自救的。

就凭此事上的胆识,就足以让韩信超过大多数人。

此后萧何再去找韩信详细了解其专业素质,发现专业这块更是没得说。

这样一个有胆有识、专业能力出众的人,还担心他不会有所成就吗?

所以,萧何重点向刘邦推荐韩信,并上演了一出“月下追韩信”的经典戏码。

韩信当时官职并不高,只是管理粮草的都尉。可以想象,像这样职务、职级的官员,萧何都能如此耐心。可以想象,之前萧何找过多少人考察了解过!

事实证明萧何眼光之毒辣,韩信果然将大家卷到怀疑人生。

接下来,韩信联手张良暗度陈仓,还定三秦,俘虏魏王,破赵灭代,攻取齐国。一系列骚操作,带动全场,生生扭转了楚汉战争中楚强汉弱的局势,让刘邦反败为胜。

大家注意到没有,在韩信的耀眼光环下,其他武将谋臣的亮度是不是直接降低了几个档次?

照这么发展。韩信作为职场新人,发展势头虽然凶猛,但是还是得有一个成长过程;而其他的职场大咖们,因为韩信的出现,便再也卷不动了。

而韩信在战场上打这么猛,得需要大量物资补给不是?这样萧何作为后勤部长,保障韩信在前方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作用一下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而萧何能够慧眼识人,也彰显出其非同一般的战略作用。

这样,通过推荐一个人才,萧何再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公元前205年,刘邦遭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一年,可以说是高开低走。

一开始刘邦收降了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等五个诸侯,兵力一度达到了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偷家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

可好景不长,项羽率3万精兵迅速回援。刘邦麾下虽有56万大军,但难以协调指挥,并且连粮饷也筹不齐,所以在项羽攻击下,一触即溃,全军覆没。此战过后,诸侯们纷纷背汉向楚,刘邦的老父亲和老婆都被俘,仅剩下数十骑仓皇而逃。

巨大的失败,让刘邦怀疑起了人生。他甚至当着大家的面,沮丧地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

领导有了痛点,现在谁能解决,谁就能顺势上位。

这可以说是汉朝建立前夕,谋士间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卡位赛。

对此,谋士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陈平善用谋时。幸亏陈平及时献上“金蝉脱壳”之计,刘邦才得以带着数十骑残兵败将逃回荥阳。

张良善于谋局。面对困境,他向刘邦提出了“下邑之谋”:九江王英布,因救援彭城不及时,被项羽责怪,两人之间产生了嫌隙;彭越因为项羽没有封他,早就有了意见;而汉军这边,韩信是个狠人,早晚会搞出点名堂。重点用好这三人,项羽就不难战胜了。刘邦听完,赶紧实施,派人去联络英布和彭越,并令韩信从侧面迂回包抄楚军。但在这个计谋充分生效前,刘邦只能祈祷自己能够多扛项羽几下揍。

而萧何眼光则更为长远,他在谋势。

项羽为什么这么强悍?军队战斗力高。

所以项羽的优势主要在于质量。

显然在质量上刘邦干不过项羽,那就得从数量上取胜。

但刘邦之所以在彭城败得这么惨,就是因为缺粮饷,缺自己的兵。

所以唯一胜利的可能,就是疯狂爆兵,用规模优势抵消项羽的质量优势。

怎么爆兵呢?那就得加强后方基地建设,让源源不断的士兵和钱粮运往前线。最后以强大的后勤优势,将项羽活活耗死。

要做到这一切,就得有个善于搞运营维护的人。而萧何,就是这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啊。

他之前有过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后来搬走了秦朝典籍,在信息搜集和制度构架上也自学成材。这方面,萧何占有绝对优势!

于是萧何坐镇关中,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供应汉军;侍奉太子,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秩序。这样,巴蜀—关中—关东的供应链条就快速构建起来。

在萧何人财物的支撑下,刘邦得以补足汉军缺额,且后勤补给无忧,并最终抵挡住了项羽的攻击,将楚汉战争推向战略相持阶段。

正是后方支援的优势,最终扭转了楚汉战争之势,让胜利天平倒向了刘邦这边。

公元前203年,由于连年战争,项羽果然陷入了兵尽粮绝的困境。而刘邦的部队,却由于萧何坐镇关中,不断地向前方输送粮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好形势。后来,刘邦越战越强,终于逼得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因此,萧何的措施,才是刘邦最终获胜的根本之策。

萧何善谋势

为何刘邦称萧何为功人?就在于萧何对局势的整体把握上。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战场,萧何都将控局的艺术发挥到炉火纯青。

而在一次次职场上的内卷中,始终站在战略制高点上,让萧何得以棋高一着。

面对一个比一个优秀的同僚们,萧何处变不惊,他时时刻刻都在谋求差异化优势。

从一开始将人力资源开发应用到沛县征兵中;进入咸阳后将重点转移到建章立制;再到退出激烈的战场,做好全力保障兵力和钱粮供应的后勤部长。

萧何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全局的痛点上。这种善于控局抓重点的能力,可以说是当时所有谋士中的天花板。

萧何之所以能够成为汉初功臣第一,这就是其根本的原因。

正是靠着这种职场的大智慧,让萧何处处占尽上风,并最终步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