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字祖庵,号无畏,出生于湖南茶陵,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他的仕途生涯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而谭延闿一路拼搏的最强动力,居然是他的母亲——谭家的通房丫头李氏。
谭延闿
1.李氏出身贫苦,从很小的时候,便被卖进了谭家,长大后,又成为了通房丫头。
因为长相普通、身份低微,李氏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只是希望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可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目标,还是在1879年之后,成为了奢望。
就在这年4月,李氏被刚刚调任浙江巡抚的谭忠麟宠幸,怀上了儿子谭延闿。由通房丫头升为侍妾,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桩幸事。但对李氏来说却是苦难的开始。
夫人对她这个由丫头升级为竞争对手的女人十分警惕和忌惮,不允许她上桌吃饭,只让她站在一边伺候,这一站就是24年。
谭延闿出生后,李氏的身份依然十分卑微,她永远是那个默默站在角落,等待谭家所有人用餐完毕才敢动筷的人。因为总是吃冷菜剩饭,李氏经常半夜肚子痛。
有的时候,李氏还会被谭家的老妈子训斥、咒骂。
谭延闿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父亲的女人,母亲却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她哪里是这个家的侍妾啊,分明比奴仆的身份还要低微。
面对儿子的愤慨与不平情绪,李氏表现得十分平淡。她觉得是自己的命不好才摊上这样的事。除了忍耐,她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可是等到谭延闿也被谭家上下的人鄙视地称为“小三”,而谭家其他的儿子却被毕恭毕敬地称为“少爷”时,她的抗争情绪终于被激发了出来。
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李氏把谭延闿叫到自己的房间,一边哭泣,一边将自己这一路走来,承受过的艰辛和苦难说给儿子听。
说到最后,李氏擦干眼泪,目光坚定地告诫儿子:“只有你争气,成为大人物,咱们娘俩才能摆脱这悲惨的命运!”
李氏的话,点燃了少年谭延闿心头的宏图大志。
谭忠麟
2.谭延闿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本就十分聪慧的他,变得更加努力。
他总是一个人埋头苦读,挑灯夜战,只要一有机会,便会抓住先生问个不停。
不管遭遇什么样的苛待,他从不妄自菲薄,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业上。
岁月如梭,谭延闿的努力没有白费,13岁时便考中了秀才。
1904年,年仅24岁的谭延闿,更是一举夺魁,成为清末最后一场科举的会元,填补了湖南省清代200多年无会元的空白。
随后的殿试中,他列为二等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
谭延闿书法作品
谭延闿的成功,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为母亲赢得了尊重。
当天中午用餐时,李氏像之前一样站在餐桌前,为老爷和太太们夹菜,谭延闿之父谭钟麟竟然破天荒地客客气气对她说:“别忙活了,坐下来吃饭吧。”
李氏的身体猛的一颤,随后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她的延闿,她的儿子,终于混出头了。
这一顿饭,李氏觉得饭菜格外香甜,吃惯了残羹冷炙的她,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坐在正厅,吃上热饭了。
谭延闿再度回到家时,发现母亲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无比欣慰。
他庆幸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母亲能幸福快乐,是他矢志不渝的奋斗的最大动力。
3.之后的很多年里,谭延闿一直在走上坡路,他两度出任湖南省都督,仕途发展远远超越了他的父亲。
可无论在外混得多么风光,母亲始终是他心头最大的牵挂。他经常叮嘱妻子,一定要善待母亲,不要让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他对妻子也非常忠诚,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夫多妻制,即便后来升职成为民国政府主席,也坚决不肯纳妾。
他希望以这样的坚持,让被欺负和羞辱了半生的母亲得到一些安慰,弥补一些遗憾。
1916年,不到60岁的李氏因病而逝,谭延闿痛不欲生。他认为,如果母亲这些年的生活境况没有那么糟糕,凭她的身体素质,活到八九十岁都没问题。
为了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谭延闿决定倚仗自己显赫的身份,让母亲风光大葬。
可谭延闿很快发现,即使他已经比全家任何一个人的官职都要高,可还是改变不了家族长辈那些老顽固的思想。
谭家宗室宗亲正襟危坐地提醒谭延闿:“你母亲只是妾室,出殡时走谭家大门,那是坏了规矩!”
谭延闿愤怒回应:“妾室怎么了?就因为她是妾室,被你们欺负了一辈子。现在人都没了,你们还要让她走得不安心?你们活在什么年代啊?知道现在是新社会吗?”
可族人依然固执,摆出“龙门阵”,坚决不让李氏的灵柩出门。
谭延闿气到崩溃,怒发冲冠间,他直接爬到了母亲的棺材顶,直挺挺地躺了下去,大喊:“现在要出殡的是我谭延闿!我已经死了,你们快为我送葬吧!”
看到事情闹到这个程度,忌惮谭延闿势力的族人们终于选择让步,李氏的棺椁得以从正门出殡。
就这样,这位被鄙夷羞辱了一辈子的女人,终于享受了一回“正室之礼”,这是她这一生都不敢想象的荣耀。
估计九泉之下的她,终于可以安心地闭上双眼了。
4.李氏能有这样的结局,最大的倚仗,当然是她那优秀又孝顺的儿子谭延闿。
可在这份倚仗的背后,李氏的坚韧、温柔、顽强,以及对儿子三观的正确引导,恐怕才是她能拥有这一逆天改命机会的关键所在。
此后多年,谭延闿始终铭记母亲的教诲和期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谭延闿对母亲的爱戴、尊重和感激之情贯穿了一生,成为了他永不停歇的动力源泉。也因此,谭延闿有“民国第一完人”之称。
这样的谭延闿,这样的母子亲情,值得被历史记住。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