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由十五个加盟国组成,民族众多。也正是由于多民族并存的格局,在苏联六十余年的历史中,偶尔会出现个别偏激的民族主义势力,来挑战多民族共存的联盟大家庭。而当战争来临或外部力量介入之时,这些势力往往更为活跃。有支准军事部队,发迹于二战期间,以反苏、反德、独立建国为纲领,并受美国资助,然而仅七年就被苏军消灭。
这支部队就是“乌克兰反抗军”。纵观近现代历史,乌克兰,长期都是形势动荡的“兵家必争之地”。1917年十月革命后,乌克兰先是兴起彼得留拉政权。但好景不长,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生效后,德国在乌克兰扶植起斯科罗帕德斯基政权。直到1918年末德国战败,彼得留拉才卷土重来。此后,伴随着苏俄国内战争与苏波战争,乌克兰不断在各种势力间易手。直到苏波两国罢兵,乌克兰才获得些许的安定。
此后,在苏联的领导与建设下,乌克兰迅速成为庞大的重化工业基地,经济快速发展。1939年,苏联又借构筑“东方战线”的时机,兼并被波兰统治的西乌克兰,帮助乌克兰实现统一。可是,苏联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存在过失,譬如过激的农业集体化措施、肃反扩大化政策,招致反对,而乌克兰本身也暗藏不少反布尔什维克的组织。这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少乌克兰人出现离心苗头。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乌克兰反苏势力趁机抬头。以斯捷潘·班德拉为首的政治集团,迅速发迹。二战时期,乌克兰是战争的重灾区,各派力量错综复杂,乌克兰反抗军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崛起。反抗军持激进的立场,不仅反对苏联政权,而且也反抗纳粹德国统治,同时反波兰、反犹太。鼎盛时期,反抗军势力遍布乌克兰西部,兵力达20万多,大有割据立国的苗头。
而就在这时,美国看重乌克兰反抗军的价值。尽管共同持有反击轴心国的立场,但苏维埃政权的强大影响力,长期令美国忌惮。1943年11月以后,苏联基本收复乌克兰,肃清残余德军,这更令美国警惕。在这种形势下,1944~1945年,美国中情局派出特工同反抗军联系,有意扶植反抗军为其代理人。当苏联计划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后,美国更是有意加快实施这个战略。
结果,高歌猛进的苏联红军,很快就将乌克兰反抗军视为叛乱武装,继而加以剿灭。1944~1945年,乌克兰反抗军在同苏军鏖战数轮后,损失惨重,共有约8.9万人阵亡、9.1万人被俘、3.9万人投降,组织与规模几乎土崩瓦解。美国指示反抗军从阵地战转入“游击战”,继续进行反苏活动。通过伏击与奇袭,乌克兰反抗军倒是取得些许战果,击毙了几名苏军高级指挥员,但这无法挽回其颓势。
其实,即便美国不来渗透搅局,乌克兰反抗军照样会同苏军爆发战争,因为双方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根本不同。但不可否认,美国的插手,是形势进一步紧张化的重要原因。
二战的硝烟散去,冷战的序幕随即拉开。冷战初期,苏联迅速建立起“铁幕阵线”,通过经互会和情报局组织,实现对东欧国家的影响。在铁幕高墙的隔阂下,乌克兰反抗军能拿到的美国援助越来越少,如同即将枯竭的油灯,愈发微弱。苏联国内形势的稳定后,反抗军失去生存的土壤。到1949年,乌克兰反抗军最后的成股残军被灭,从建制上宣告灭亡。此后几年,虽然有零星残余成员仍在活动,但已经掀不起风浪,并最终销声匿迹。
而在乌克兰反抗军土崩瓦解后,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的积累,乌克兰同苏联中央之间的裂痕长期存在。80年代苏联末期,由于经济体制僵化、切尔诺贝利事件等负面影响,再加上西方的“和平演变”,乌克兰的分离倾向再次加剧,并最终加速了苏联解体。如今俄乌冲突,可以看成这一系列历史问题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