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孙唐:能永远握着画笔,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云南大观 2023-12-14 19:16:11

初识孙唐先生,似乎是偶然的,也许是必然的,用他的话说:时间到了,就来了。

亲眼见到孙唐先生的画,庆幸眼福之余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孙唐先生将绘画所表达的情怀融入墨彩的内涵之中,成功地创造了东西方韵律结合的新图式和中国经典绘画的审美新规律。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他们在生产实践中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这是就整个人类活动而说的,那么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专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艺术产品,就更应当按照美的规律而创造。

|每一幅画都是孤本|

孙唐,画名柏风,1956年生人,北京人,清华美院(原中央工艺美院)毕业,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年近七旬的他,早年任职于北京饭店设在顶楼的书画工作室,专门负责接待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著名书画大家,在此后十来年间,孙唐得到启功、韩美林、黄胄、黄永玉、白雪石、何海霞、黎雄才、刘海粟等大家的亲自点拨,并受到吴冠中邀请同堂作画,在国内顶级大家们身边长期的耳濡目染学习交流,久而久之,孙唐形成了“集百家所长”的独特画风。

纵观孙唐先生的绘画风格,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诗意小品,都展现了对传统笔墨审美和程式化风格的创新。特别是在他的山水、人物、花鸟写意小品画中,酣畅的笔墨、行云流水的诗性把控更为引人注目。画中的山、瀑、河、荷、海、潭,以及人物、牧归、帆影、霞彩、雁群、情侣、名胜古迹、柳丝花容等,皆以惜墨如金的抒情表达,蕴含着人生哲思、文化内涵和古今美丽梦幻的感慨,让人在品赏中陶醉。

孙唐先生在画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去发掘那些最深入他内心的文化记忆,去尝试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借以营造独特的视觉样式。同时,他深知中国画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和深厚的文化精髓,是东方哲学甚至是人格层次的再现。他的作品虽汲取西画大量技法,但其作的用笔、意境依然属于东方文化艺术体系,也是画家画修养、画人格、画境界、画天赋的载体。

艺术魅力在于随感而发、随笔而出、笔随心动、情景交融,有写生的素材、有创作的意识、有把握布局的才智、有驾驭巨制的能力,这是修养、功力、技法、认识与自然生活撞击所迸发出的结晶。那线条的粗细、干枯,点画的浓淡、疏密,随心所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人类群星闪耀时|

在采访中,孙唐先生告诉小编,70-80年代,作为一个20出头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我能天天守在启功、黄胄、黄永玉、白雪石这些大师身边服务他们笔墨纸砚,并在这个过程中“偷师”学习且得到他们的指导,后面还与吴冠中同堂作画,这些只能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才有的机会了,熠熠生辉,空前绝后。

那个时候,北京饭店不仅是国家重要外事接待的指定地,位于饭店顶楼的工作室,自然也成为了与国际国内众多艺术大家交流学习的顶级平台,在那些日子里,从各位大师们身上汲取的养分、接受的点拨,对孙唐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技法都有深远的影响,友人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你怎么就不拜个师呢?孙唐笑言:我每日服务这些大师们,每日得到他们的诚心指点,这些人不都是我老师吗。——孙唐无疑是幸运的,他很满足,也很知足。他等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成长,不是一位巨人,而是一群巨人。

|与云南的缘分|

云南的山水和文化历史一直吸引着孙唐先生。机缘巧合,省上相关部门通过一些渠道联系到他,希望他通过在这片红土地的深度体验,更好地表达我对云南独特之处和风情的理解。孙唐先生说:时间到了,就来了。

在云南的时光中,滇池是他比较钟爱的景致之一。孙唐先生坦言,它辽阔无边,映衬着远山近树,展现出秀美而壮丽的景象。木船扬帆于烟波浩渺的水面,仿佛述说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古滇王国的千年传奇。这些景象给予了他丰富的灵感,在创作的时候也会营造那种空灵和诗意的意境。

|一个画家的情怀|

孙唐先生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灵光,这种灵光超越了关于艺术的种种理性与逻辑的判断,打破了以往经典作品的规范,而这种极富感性与直觉的艺术个性更接近于艺术本质的创造性与想象性,因为艺术的本真即是消解理式,弘扬情感张力与自由意志,给人以心灵的感悟。

孙唐先生这些看似随意的挥洒,展示的却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他的绘画追求,他的艺术理想,还有他人生的点点滴滴都融进了画里,画里画外浑然一体,既有真情的流露,又有生活的本质,他的艺术之花就这样在春天里静静地开,我们在为其五彩斑斓的艺术作品陶醉时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浪漫的色彩大师,凭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凭着自己对劳动民众的感情,凭着“反映当代生活,揭示时代本质”的坚定信念,至今仍执着于这块宝贵的重要领地。

在专访尾声,小编问孙唐先生对幸福的理解,他说:爱画画爱了一辈子的人,能永远握着画笔,我想,这应该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书画推崇创新,追求个性,是一次没有终点的灵魂探索之旅,一旦爱上,便是一生的探索。

祝福孙唐先生,祝福所有。

文图:江海

编辑:陈希

编审:陈大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