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法家们,能否复刻出清代普通读书人那种小楷的风采呢?这确实让人心里犯嘀咕呀!
今天,小编无意间在网上浏览到了一些清代的善本古籍,它们都是手抄的科举文章。初见这些字迹,小编就被深深吸引了。
这些字,即便是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也依然显得颇为悦目。它们端庄而不失自然,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书写者深厚的功底,既不急躁,也不拖沓,结构布局更是恰到好处,和谐而优美。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典型的馆阁体。但说实话,不管它是不是馆阁体,这些字确实很美,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
然而,反观当下,我们身边的书法家们,他们的作品又是什么样的呢?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些夸张的行书、草书,它们被冠以“创新”的名号。但说实话,这样的创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买账。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字,怎么看都不觉得美。当然,也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普通人根本不懂得欣赏这些书法家的作品。更不用说,那些以写得丑为荣的丑书家,吼书家们了。
但话说回来,像王羲之、欧阳询、赵孟頫这样的书法大家,他们的字,无论是书法家还是普通人,几乎都会赞不绝口。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觉得,并不是大众能不能欣赏书法的问题,而是真正美好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一种无需多言的美,不需要刻意去强调“我很美”,大家自然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再回到那些清代的抄书人身上,他们可能只是当时社会中的普通人,但他们的书法功力却让人惊叹不已。能把字写到这种程度,绝非一日之功。
小编在想,如果这些人生活在现代,凭借着这样的书法水平,进入中书协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些清代的手抄科举文章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被这些字迹所打动,从而对古代书法家的功力产生由衷的敬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