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危机,反倒救活了燃油车

青车有道 2022-07-21 20:48:46

燃油车能够再存活多久,充满变数。

此前在6月29日,欧盟正式敲定了一项关于气候变化的立法提案,里面有一个条文将影响全球汽车行业。

它写道:欧盟将在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

这个条文能够纳入立法提案,并最终得到敲定,其实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斗争过程。来自欧洲的各大汽车巨头以转型压力、提高失业率、危害经济为由,反对这项提案。然而,即使它们的持方再有理有据,也败给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后者关系到未来的生存。

禁燃令一下,意味着欧洲所有车企都必须加快新能源转型速度,曾经令它们立足汽车工业之巅的核心三大件技术,将逐渐被时代消解,而消费者,离和燃油车真正说再见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不过,看似已成定局的事情,在近期却出现了逆转的现象。

有消息称“德国取消2035年碳中和目标”,这令很多人感到震惊和不解,要知道德国可是长期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甚至是该领域的“引领者”,为何它突然放弃长期坚持的主张?

事实上,这是一条假消息。德国政府原本提出将在203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100%的目标,但联邦议会并没有通过,不过此前的目标还保留着,也就是在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80%。

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才会被错误解读为“德国取消2035年碳中和目标”。

虽然不实传闻得到辟谣,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为何“环保急先锋”德国,会不通过“2035年能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中和”目标?这其实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在延缓碳中和的推进。

答案只有一个,能源危机。

席卷欧洲大陆的能源危机,让欧洲各国苦不堪言,对工业强国德国而言,更是致命打击。而这场能源危机,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任时期,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绩是推动并签订了“北溪二号”项目,其可通过波罗的海和德国,每年向欧盟国家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保障欧盟国家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

而俄乌冲突发生后,“北溪二号”叫停。现在“北溪一号”也进入年度维护阶段,停供10天,随着冲突的持续与不确定化走向,它能否继续运营仍是一个未知数。

欧盟各国都在寻找其他出路,缓解这场影响深远的能源危机。但这并非易事,因为它们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太高,以德国为例,它每年约有55%的天然气供应依赖俄罗斯。

虽然德国目前急于摆脱这种依赖,但替代供应商可不好找,而且管道等相关设施缺乏,若要兴建,也需要时间。

因此德国为解能源危机,只能多管齐下,一是继续寻找合适的天然气供应商;二是大规模部署风电、光伏;三是恢复燃煤发电。

第一点就不多说了。第二点,虽然风电和光伏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和德国整体的碳中和方向一致,但是发展“风光”项目也需要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

首先,德国可能要从依赖俄罗斯转化为依赖中国。因为光伏生产的四个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中,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占比超过75%,到2025年,中国的多晶硅、硅片产额或将占全球95%,这是德国愿意承受的吗?

其次,风电、光伏不仅不利于电网稳定性,而且发电成本高于天然气与煤炭。

再者,就供热而言,煤炭相较于风电、光伏,是天然气的更好替代品,因为它的供热模式更经济、稳定、高效。

正是由于上述弊端,德国才会继续使用煤炭,因为不仅德国民众需要它,德国的工业、经济同样需要它。

汽车工业尤甚,在供应链危机叠加能源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德国上半年汽车产量下跌10%。而汽车制造业又相当于是德国的经济命脉,占德国GDP 8%-9%,国内最大的5家企业,又有三家是汽车制造商(大众、戴姆勒、宝马)。

眼下,疫情尚未结束,供应链随时都有停摆的可能,如果德国汽车工业再因能源危机陷入泥潭,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将元气大伤。

为了保护工业、经济与未来,德国做出了一系列看似矛盾,实则合理的举措,如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恢复煤炭发电并举,“允许碳中和燃料汽车继续在2035年后销售”与“204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并存。

如果说碳中和的愿景是为了未来的发展,那么延缓这个计划,则是为了当下的生存。若连当下生存都成问题,又谈何未来?

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实力与话语权兼备的德国,都面临如此两难选择,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大概率会选择先向现实妥协。

因此,未来汽车市场又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说:

到了2035年,欧盟禁燃令会不会有新的版本?

欧盟各国在支持新能源车、打击燃油车的总体路线上会不会有所改变?

欧洲大陆燃油车的轰鸣声,会不会“吵”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继而改变它们对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态度?

各大传统车企在接收到燃油车仍然有“生存空间”的讯息后,会不会改变转型计划?

对于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动,中国汽车工业与各大车企的紧迫感与危机感,要始终保持在线,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对安稳,无论是疫情控制还是能源供应,都处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因此更要加大力度技术创新,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打造有竞争力的车企,才能抵御变化,捍卫中国在全球汽车工业的话语权。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