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后老伴选择了一种绝妙的搭伙方式,既能相互照顾又没金钱困扰

穗说情感 2024-03-17 02:36:32

俗话讲,老伴儿老伴儿,人到老了,身边就得有个伴儿。

许多晚年的独身老人,既不想跟随子女一起生活,又怕再婚会被沦为保姆,或是被人算计财产。

芳姐与她的再婚新老伴儿,采用了一种绝妙的搭伙方式,彼此既能相互照应,同样也免去了金钱上的困扰。

究竟是什么样的方式呢?且听芳姐细细道来。。。

讲述人:芳姐

记录人:穗雪

我今年62岁,是一名退休的会计,退休金每月3780元。我有一个儿子,从小就是被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十分优秀。

名牌儿大学毕业,毕业后就出了国。如今已经在国外成家有了孩子。都说优秀的孩子是给别人培养的,如今我领悟的特别深切。

我的老伴儿比我大3岁,他在国企里工作,是一名国企的中层领导。我退休早,一直盼望着他也退休了,我们俩可以周游世界。

可是常年的喝酒应酬、以及不规律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他早已是积劳成疾,退休后就开始疾病不断。

以为退休后我们俩可以到处吃吃玩玩儿,拜访大山明川、各地的旅游胜地。可没想到他退休后,我成了家里和医院的两点一线。

就在他还62岁生日的前一个月,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里。

他走后的日子里,无尽的悲伤与思念深深的包裹着我。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

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他的痕迹;家中的每一寸空气里,都残存着他的气息。无数个深夜里,我觉得他都还在我身边,从未离开。

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曾多次打电话来邀请我过去跟他一起生活。

睹物定会思人!我也觉得我应该换个环境,给自己换一个心情。于是我买了机票,去到了儿子那里。

那是一个风景如画,会让人陶醉其中的地方。可异国他乡里的生活,却非常不适合我。我在那里没有朋友,我吃不惯那里的饭,甚至语言不通的我几乎很少出门。

在那里生活的两个月里,我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因此还没到三个月,我就与儿子儿媳匆匆告别,买了回国的机票。

回到家里,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此时此刻我才深切的体会到故土难离这句话的分量。

一天傍晚,我下楼倒垃圾,碰到了楼上的于大姐。得知我的情况,她说要给我介绍一个搭伙的老伴儿。

我感叹:“半路夫妻哪有那么容易?只怕到别人家,成了免费的“带工资保姆”。”

“这年代有时候你不算计别人,可不能保证别人不过来算计你。”我直接拒绝了于大姐的美意。

于大姐连连摆手,告诉我,我担心的这些根本不是问题。她与后老伴儿的搭伙方式既能相互照顾,也免去了乱七八糟的生活琐事。

原来,于大姐和她的老伴儿,搭伙之前,已经说好了搭伙方式:

彼此之间隔三差五的去各自的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到谁的家里生活,生活费和乱七八糟的开销就由谁来负担。

两个人会一两个月,安排一次旅行,基本上都是报老年旅行团,费用当然是AA。

大部分时间两个人,都是在自己家里。如果谁最近不太舒服了,需要照顾,两个人就到一起生活,彼此互相能有个照应。

在于大姐的牵线搭桥下,我认识了刘先生,他今年67岁,退休金7000元。老伴儿离去后,他跟随儿子和儿媳一起生活。

他和儿子住的很近,在一个小区里的不同一栋楼里。他儿子一直不同意他再找老伴儿,担心对方会算计到他的财产。

第一次见面后没多久,刘先生便向我提出了于大姐的这种绝妙的搭伙方式。我也答应了和他先试一段时间。

一天晚上,我突然感觉到浑身非常冷。一量体温,发现是发烧了,38.2度。我拖着沉重的病体起来翻箱倒柜找药。

可此时我才发现,家里面的感冒药早都已经过期了。我拿起手机给刘先生打电话,此时的他和儿子一家人正在外边吃饭。

听到了我的电话,他立即放下了筷子。买了药送到了我家里来,又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才回去。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如今八个月过去了,我们两个人依旧感情非常好。

跟其他晚年的搭伙老人相比,我们既能彼此相互照顾,也没有什么经济与金钱上的困扰。这种方式堪称绝妙!

愿天下的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