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天生才华出众,满腹都是学问,出类拔萃。
1917年暑假,他与萧子升一起游学,进行社会调查。但是,他们没有盘缠,只好为人题诗题字。一路上,他们遇到学校、商店、庙宇,常常写上一副对联,对方给几个钱,作为路上的费用。渴了,就讨口水喝,或在路旁喝几捧凉水。累了,就在路边休息,到池塘里洗洗澡。有时就在野外露营。面对着满天星光,他们高兴地说:沙滩是林,蓝天是帐,月亮当灯,星星作伴。
一天,他们跋山涉水,来到了安化县城——梅城。
在梅城,毛泽东查阅了安化县志,走访了一些贫苦人家,然后去拜会安化劝学所所长夏默庵。
夏默庵是当地名流,早年毕业于清代两湖书院,颇有学识,但性情高傲,一向看不起游学先生。毛泽东两次求见,他都拒不接待。直到第三次求见,夏先生才开门,但随即写了一句原对放在桌上: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以试来人学问功底。
毛泽东看后,当即提笔属对:
“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先生一看,连声称赞:“对得好,对得好。”遂留宿,彻夜长谈。临走时,他还赠予毛泽东、萧子昇8元银洋,并且对人说:
“湖南人的希望,就靠他们这些年轻人了!”
果然被他言中。后来,毛泽东成为救国大才。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套)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销量已过百万套,为读者喜爱的经典历史畅销书。
天佑中华以降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