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各位观众都知道武大郎在《水浒传》当中,就是一个笑话般的存在,可实际上,武大郎作为潘金莲的丈夫还是有一些实力的,不然潘金莲也不可能如此规规矩矩的照顾了他这么长时间。
其次,潘金莲之所以跟西门庆走到了一起,这其中也有武松的缘故,如果不是武松回来,潘金莲也不会走到这一步,至于为何会得出这个结论,看完央视版《水浒传》里的细节就明白了!
其一:其实武大郎给足了潘金莲安全感!为何会这么说呢?看完潘金莲跟武大郎两人的生活,各位观众就明白了,首先,咱们来聊聊原著中潘金莲是怎么嫁给武大郎的呢?
潘金莲由于家境贫寒,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就将她卖给了大户人家做丫鬟,由于她天生长得极为漂亮,所以潘金莲的主人便对其生起了不轨之意。
由于潘金莲誓死不从,所以这户主人存在着“报复”的心理,将潘金莲嫁给了又丑、又矮、又挫的武大郎。
古代有句俗话,叫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潘金莲的下场虽然也不好过,但比被主家欺负要好上很多,最起码有了一个稳定的归宿。
后面的故事,就是观众所熟知的,武大郎卖炊饼,养活潘金莲跟武松两人,其实最初的时候,潘金莲对武大郎还是有好感的,因为武大郎给了潘金莲很足的安全感,这一点,在央视版《水浒传》中都有体现。
其一,武大郎靠着卖炊饼,养活了全家人的生活,而且从赚钱这方面来说,武大郎还是非常给力的,在央视版水浒传中,武大郎和潘金莲所居住的房子,可是一栋“二层小楼。”
估计很多观众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对这个两层小楼都没有什么概念,可其实这正是央视版水浒传中的一大细节,这一点证明了武大郎出色的赚钱能力。
虽然武大郎只是一个卖炊饼的,可他却凭借卖炊饼这门手艺,给自己置办了一个二层小楼,而且这栋小楼还是在“商圈”里面的,在古代那个时候,这种小楼房可不是人人都能买的起的。
那时候人们只要能吃饱肚子就可以了,而潘金莲跟着武大郎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住好,这种生活,也算是当时的“小康家庭”了,武大郎可谓是给了潘金莲很足的安全感。
其次,潘金莲的种种表现,也都证明了前期的她,对于“出轨”是完全没有任何想法的,众所周知,潘金莲是典型的高挑美女,而武大郎则是矮矬的代表,如此两位极品组合在一起,算是“美女与野兽”了,然而潘金莲是怎么做的呢?
每天早上,潘金莲都要早早的起床给武大郎蒸炊饼,除此之外,还要照顾武大郎的日常起居,衣服、穿戴、洗漱、吃喝等,妥妥的贤妻。
其次,潘金莲自知她的容貌会引人注意,所以潘金莲从来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而且王干娘第一次来敲门时,潘金莲一句“拙夫不在”就给拒绝了。
潘金莲这句话的意思,无疑从侧面证明了自己对家庭的信任,只要武大郎不在家,她谁都不想见,为的就是避免旁人说闲话。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如此一位遵守妇道的贤妻,在武松到来之后,完完全全的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潘金莲之后的改变,跟武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二:武松的体贴,让潘金莲误会了众所周知,武大郎跟武松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当武大郎赚到钱,武松有了“体制内”的身份之后,这个幸福的家庭,才有了如今这般模样,而这种现状,也是武松极为乐意看到的。
对于把自己养大的哥哥,武松是极为感激的,这种感激,让武松连带着用到了潘金莲的身上,所以第一次见到大嫂的时候,武松是满怀感激之情的,在这种气氛之下,武松直接单膝跪地,并且说道:嫂嫂,请受武松一拜。
而武大郎和潘金莲两人,也因为武松的到来,让街坊邻居对他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以前武松不在的时候,邻居还经常会说闲言碎语,如今武松来了,街坊全都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如此一来,潘金莲便想着让武松住到家里来,一是因为如果武松住到了家里,他们夫妻二人就再也不用受别人欺负,二来是潘金莲把武松当成了自己家人,所以才会这么说。
当武松真正住到家里之后,武松还多次说道谢谢嫂子,可此时潘金莲是这么回答的:如今都是一家人了,莫再说什么谢不谢的,让外人听了笑话!
由此可见,此时的潘金莲对武松是没有任何想法的,只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弟弟,言语之中也跟武松表明了态度,让其不要多想,自己就是她的嫂子、家人。
可错就错在武松对嫂子的感激之情,被潘金莲当成了另外一种意思,潘金莲在给武松整理床铺的时候,武松再一次的表达了自己对嫂子的感激之情:我们兄弟自小受苦,没有爹娘,如今多亏了嫂嫂,才有了这般福气。
在我们看来,武松说的这句话并没有不妥的地方,可众所周知,武大郎身上最大的缺点,并非是他的“矮矬”,而是他的低情商,对于自己漂亮夫人的付出,武大郎从来没有说过一句体贴的话语,反倒是武松来了之后,说了很多体贴嫂嫂的话,因此让潘金莲产生了误会。
后来冬天到来的时候,潘金莲亲自为武松量了量衣服的尺寸,从而给他做了一身衣服。
武松本想着“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己在大哥家里住了这么长的时间,嫂子又是照顾自己起居,又是给自己做衣服的,于是武松想都没想,也送了嫂子一块布让她做衣服,当时武松是这么说的:
“自武松回来,不知给嫂嫂添了多少麻烦,今日特为嫂嫂扯了一块衣料,望嫂嫂不要嫌弃。”
在古代的时候,衣服这种东西其实说来是非常私密的东西,潘金莲给武松做衣服也就罢了,实属正常,可武松给潘金莲送布料,那意思就不一样了,然而武松并没有其它歪心思,他只是想感谢一下嫂嫂。
然而这个意思到了潘金莲这里,就发生了变化,这可是衣料,是贴身物件,就算放到如今,也有着“暧昧”的嫌疑,更何况是在思想比较封建的古代,于是潘金莲将武松给的衣料,视为了“定情信物。”
并且在拿到衣料之后,潘金莲还从侧面“暗示”了武松:还是叔叔会疼人,这料子,正合我心。
明明只是一件衣料,却被潘金莲用疼人、合心这种词语来形容,很明显潘金莲这是误会了,他把武松对她的感激,都当成了另外一种意思,如此一来,才发生了后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红杏出墙。
不得不说,当初看央视版《水浒传》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这么多细节,当回过头来再次重温,发现央视版水浒在细节方面做的是真好!
对此,各位观众有何不同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