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四亿人靠什么养活?清朝人到底吃不吃番薯、玉米、马铃薯?

刘洋瀚海聊之 2025-01-09 10:30:09

清朝人到底吃不吃土豆、玉米、地瓜啥的?

之前做了三期闯关东的视频,提到闯关东的成因,有一点就是人口增长到内地承受不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外,我还提到了清朝开始大面积种植像土豆、红薯、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

然后就有很多人说,清朝根本没有大面积种植,要么说这些作物根本不高产。

那咱就来看看清朝人到底吃不吃这玩意。

咱们先说番薯。

番薯在我们这叫地瓜,有些地方也叫红薯、山芋。

有关番薯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的《大理府志》中。

番薯作为主粮进行种植其实非常早。

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福建遭遇旱灾。时任福建巡抚的金学曾就从海外购买了番薯种苗,然后在福建当地推广种植,作为主粮。

(“番薯,有红白二色,郡本无此种,明万历甲午岁荒,巡抚金学曾从外番购种归,教民种之,以当谷食。”——《福宁府志》(明万历))

而这些番薯的种苗,是一个叫陈振龙商人从菲律宾(吕宋)带回来的。

(“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金薯传习录》 陈世元(清乾隆))

番薯到了福建后,真的是活人无数。这东西非常好种,扔地里就长,还不挑地,就算不下雨、不施肥也能活,所以价格极其低廉。正是因为有了番薯,在当时的福建,即便像老人、小孩、乞丐这种赶上饥荒就会变成食物的群体,也能靠番薯活下来。

(“(番薯)其蔓虽萎剪插种之,下地数日即荣…不如五谷争地,反脊卤沙岗皆可以长…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泉人鬻之,斤不值亦一钱,二斤可饱矣。于是耄耋童孺行道鬻乞之人皆可以食饥焉。”——《闽小记》 周亮工(明万历生人 清康熙成书))

到了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忧在家的徐光启又将番薯引种到老家上海,并撰写《甘薯疏》,在江南大力推广,不过效果一般。

到了康熙年间,番薯开始大面积引入广东,并成为广东人的主粮。

(“粤中米价踊贵,赖此以活。”

……

“粤中处处种之”

——《岭南杂记》 吴震方(清康熙))

但此时番薯仍然只在南方种植。大约从雍正年间开始,番薯在北方的试种被提上了日程。

(“番薯之益,朕早知之,前岁曾命于圆明园隙地播种,虽经种出,但甚觉细小不伦,或系南北水土异宜之故,亦未可知,试令再种看。”——《宫中档雍正朝朱批奏折》(清雍正))

到了乾隆朝,几乎全国都在推广番薯种植了。

道光朝时,番薯也已经成了北方的重要主粮。

(番薯,俗名地瓜,胶(州)初无此产。乾隆初年,闽商自吕宋携至,适合土宜。今蕃衍与五谷等,南鄙尤多。——《胶州志》(清道光))

所以……

咱们再来说说玉米。

玉米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同样是明嘉靖年间,比番薯还要更早些。

公元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在今天河南许昌的襄城县就已经出现跟玉米有关的记载了。

此后直至万历朝,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甘肃、陕西、安徽等地的县志也都陆续出现了跟玉米有关的记载。

那么种植情况怎么样呢?

在明末至清朝前期,种的确实不多。

到了乾隆年间,玉米的育种和种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当时有个英国使团拜访乾隆,他们在天津的时候就看到了大片的玉米地,还感叹无论是品种还是种植方法都和英国没有区别。

(“(玉米)品种之优良与其耕作方法,同英国农民有的同等。”——《英使访华录》 爱尼斯·安德逊(英 清乾隆))

但此时玉米的种植面积还不大,多属于花园作物,还不是大面积种植的主粮。

(“玉蜀秫,土人不多种,惟园圃间有之。”——《献县志》(清乾隆))

但从道光朝开始,玉米的种植就逐渐增多了,甚至因为过于肆无忌惮的种植,还造成了灾祸。

在当时的南方,玉米已经成了民众上山开荒的必选作物。

为什么要开荒呢?因为人多了。人多了吃什么?种玉米呀。

比如湖北恩施的鹤峰,周遭都是山地,大家就纷纷在山上垦荒,满山种的都是玉米。经年累月之下,耗光了地力,甚至造成了水土流失。

(“田少山多,坡陀硗确之处皆种包谷。初垦时不粪自肥,阅年既久,浮土为雨潦洗尽,佳壤尚可粪种,瘠处终岁辛苦,所获无几”——《鹤峰州志》(清道光))

安徽的皖南地区也是一样,大面积种植玉米造成了水土流失。

(“自皖民开种包芦以来,沙土倾泻溪竭,填塞河流,绝水利之源”——《徽州府志》(清道光))

到了光绪朝时,玉米在北方也成了主粮。

比如在山东文登,玉米就已经占当地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了。

(“六谷之外,高田多包谷,洼地多穇,终岁之计,二者居其半焉。”——《文登县志》(清光绪))

在山西五台山一带,玉米则成了甭管什么地都得种点的那种作物。

(“北至县城左近,高粱已少,迤北绝无高梁。黍稷之外多玉茭、大豆、番薯,再北近五台山,则以玉茭、油麦为主”——《五台新志》(清光绪))

在新疆哈密,玉米更是成了当地缴纳田税和仓储备荒的硬通货。

(“每年…又额征本色包谷七千五百一十五石二斗二升九合六勺,额征折色包谷五百二十三石二斗九升二合九勺。”又,“境备荒之举,自光绪十三年起,众户民捐集包谷,建立社仓。”——《和阗直隶州乡土志》(清光绪))

到了民国时期,山东的玉米甚至已经开始外销了。

(“土产颇多,出口。”——《沾化县志》(民国))

所以……

最后再说说马铃薯。

我们这叫土豆,有的地方也叫洋芋。

马铃薯的引入时间争议比较大,因为“土豆”这个词在明清时期也指花生,还指黄独。

所以成书于万历年间的《长安客话》里所记载的“土豆”很可能就不是马铃薯。

(“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长安客话》 蒋一葵(明万历)

“土芋,(释名)土卵、黄独、土豆。蔓生,叶如豆,其根圆如卵。食后弥吐,人不可食。”——《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嘉靖))

很多人认为马铃薯被引入欧洲应该是1570年前后,也就是明隆庆年间。

考虑到它要先在欧洲培育和传播,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是清朝初年了。

有一种说法是1650年也就是顺治七年,荷兰人在那个大岛上见到了葡萄牙人栽培的马铃薯,然后这个荷兰人居然管这东西叫“荷兰豆”。荷兰豆和土豆听了都沉默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约在乾隆至嘉庆年间,由晋商从沙俄或哈萨克汗国引进,当时叫“回回山药”。

但可以肯定的是,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最晚不迟于清道光朝。

因为刊于道光时期(1848年)的《植物名实图考》就已经把图画出来了(图4,图6),书里说它“疗饥救荒,贫民之储。”

能被收录进植物学专著的画册,说明起码在道光朝时,马铃薯就已经开始广泛种植了。

而且从描述上看,大家也已经认识到了这是个非常好种且高产的作物。

比如道光朝的《宁陕厅志》就说,洋芋这个东西虽然不知道怎么来的,但它满山遍野都是,大家都靠它充饥。

(“洋芋,此种不知所自来。 山多种之,山民籍以济饥者甚众。”——《宁陕厅志》(清道光))

四川的很多地区甚至只能吃洋芋,吃不上别的。

(“专以洋芋为粮,粒米不得入口。”——《太平县志》(清光绪))

类似的记载,在清末比比皆是。

到全面抗战前夕,山地颇多且人口又多的山西已经成了全国土豆种植最多的地区,种植面积达到了123万亩,年产50万吨,仅次于粟、小麦和高粱。尤其是晋北地区,更是指这个活着。

要不是人多地少粮食少,也不至于走西口了。那大家又增种土豆干什么?难道因为好看吗?

总之,清朝中后期,尤其是清朝后期,在人口暴增又连年灾祸的情况下,番薯、玉米、马铃薯这些作物确实救活了很多人。

换句话说,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作物,才不至于死太多人,勉强给大清续了续命。

防杠,并不是说有了这些就不种其他传统主粮了,而是这些作物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低,山上能种,旱地能种,不施肥都能活,而且产量还高。

所以众多吃不上饭的普通人,跑到山里去,跑到地主们看不上的荒地去刨口食吃,就不难理解了吧?

更何况如果你地比较好,加上精耕细作,甚至还能和其他作物轮种,做到一年两收。

岂不美哉。

参考文献:

《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王宝卿

《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 郭松义

《中国栽培马铃薯最早引种时间之辨析》 谷茂/信乃诠

《中国马铃薯从济荒作物到主粮之变迁》 谢从华/柳俊

《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 翟乾祥

0 阅读:422
评论列表
  • 2025-01-17 17:54

    地瓜到的晚没有给明朝奶上一口,联合后续的玉米,土豆给清朝续命至少百年,让清朝可谓国运衰而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