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今天10时42分,立春,二十四节气开启新的轮回,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冉冉向我们走来。
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十二消息卦象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寅月对应的是立春和雨水节气,这两个节气对应的整体卦象是地天泰卦,是从小大寒两个节气代表的地泽临卦变过来的,表示阳气从极地到达地表的意思。地天泰卦,下卦为乾卦,上卦为坤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有“三阳开泰”的意思。立春之日,天地气交,万物发生,春到人间,草木皆知。
这几天看到很多群在刷“躲春”,说的是立春这一天,由于磁场和气场的缘故,通常会比较乱,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在太岁交接的时候,也就是在立春前后的一个时辰里,最好躲一躲,不要出门,是为“躲春”。躲春的措施是,自己独自躲在一个房间,放松身心,不要串门打电话,不要让外界信息打扰你,清心静坐,静待太岁交接结束方能出门。
有关躲春的来历在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躲春最早应该是和玄学联系在一起,毕竟磁场气场在古代没有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会被人们赋予很多意义,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用现代眼光来看,这个说法似乎毫无道理可言。不过从传统习俗看,立春在许多地方的确都有些特殊的禁忌,如在立春的时辰不可以躺着,因为这时阳气开始上升,应该站立或者坐着庄重地迎接美好时刻的到来;立春这天不能做口舌之争,为了和和气气地迎接一个美好的开始。中国古代流行自然崇拜,后发展为对最高神“天”的崇拜,自周代始,天子于立春日率领朝臣前往东郊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立春仪俗既为古老的自然崇拜,当然是有诸多禁忌存在的。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为新一轮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时间坐标,自古便是安排生产与生活的关键节点,从官方至民间,立春仪俗丰富多彩,主要都是兴致勃勃地接春、迎春、鞭春与打春、踏春,而不是宅在家中躲春。
“迎春”仪式是一种全国性的祭祀春神仪式,立春日,人们皆着青衣迎春于东郊,祭祀的是青帝句芒,古人以“五帝五神”配“五方五行”,其中东方帝是青帝太昊,神则是春神句芒。
“踏青”,在古时叫“踩春”,人们快乐地外出踏春,去感受田野间的新鲜空气。
“打春”,旧时人们在立春岁始前一天用泥土做成春牛,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该习俗活动称为“打春”。
“咬春”,作为立春的一个传统习俗,是吃卷饼,吃春菜,咬萝卜等。菜的品种比较多,比如五辛盘,又叫春盘,就是五种相对比较辛辣的蔬菜,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用春饼一卷,有包含万物之意,寓意着这一年里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你看“咬春”这个习俗多有意思啊!“咬春”的寓意是,把春天“咬住”,美好便会永驻。把白萝卜、胡萝卜、水萝卜切成细丝,色彩缤纷的,在白瓷盘里面摆成一朵美丽的花。白萝卜莹润洁白,胡萝卜红艳新鲜,水萝卜浅紫莹莹,樱桃萝卜不切,摆在中心,像紫红色的宝石一样闪着光彩。这样一道菜,单从色彩上就把春天的气氛营造了出来。卷春饼也有意思,先是摊鸡蛋,打好的鸡蛋液,放一点盐,搅拌均匀,在热油里煎到火候正好,黄澄澄的盛在盘子里,黄瓜、大葱切成一寸多长的细丝,再准备一点香喷喷的蘸料,吃的时候,把薄饼摊开,然后把喜欢的菜放得满满当当,再把薄饼卷起来。最后,一口咬上去,春天的味道就全在其中了。这是把春天“卷”起来了。品品这个“卷”字,有包容、囊括的意思,特别灵动,仿佛把春天拥入怀中、抱得紧紧的似的。
我估计今年躲春之说盛行,是各地气候不同,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容易生病,毕竟这是疫情三年社会各领域“冬眠”,才迎来的第一个放开的春天,所以大家还比较小心谨慎,不免将一些生肖相冲刑害的说法,糅合对于天地的敬畏表达出来、流传开来。其实,一年之计在于春,又有什么好躲的呢?该干嘛就干嘛,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就是了。体弱多病的人可以少出门,但是也要多多晒太阳,让每个毛孔吸取天地能量。网上关于躲春的那些措施,不必太在意,只要做到控制情绪不狂躁,不要喜迎新春时和人有口舌之争,平心静气做事情就足够了,哪有大上午躲在家里啥也不干的道理,多耽误事呀!再说了立春的阳光多精贵啊,不晒晒太阳那去年大半年的霉气又怎么驱除呢?
春暖花开,当你干燥了一冬的双眼被蓝格莹莹的天空所填满,当呼吸之间终于有了惠风和畅的节奏,当小河边的柳树一夜之间就悄悄绿了起来,还有什么比这更明媚的快乐呢?况且,2023年还是千年一遇的双春年。双春年,就是说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民间有“双春双喜”的说法,这是因为在老祖宗的眼中,春天是阳,是生机的象征,所以双春在大多数地方而言,都是吉祥的。一年两春,丰茂光明,预示着丰收的年景。我们应该打开门,走出去,迎接灿烂的春光蹦跳着到来。
我非常喜欢迎春这个词。迎春,送春,好像春天是一个人似的——一个我们在漫长冬季朝思暮想的美丽恋人。当她翩然到来,长袖一挥,倾刻间绿柳拂窗,白杨飞絮,丁香满城、桃李繁花——无数春花烂漫盛开。大街小巷,房前屋后,一薮薮一片片,轻盈盈,密匝匝,如霞如云,云蒸霞蔚,香阵冲天。那是生命的集体漫溢和喷发。
立春,是人们对新一年春天的欢迎仪式。它来自于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对人事往来的理解。立春的仪式,来自古老的农耕习俗,我们总是期待关于春天的记忆能再深刻一些,迎接春天的心情再热烈一些,新旧的分界线能泾渭分明一些,而不是无声无息地迎来一年又一年,被时间麻木地推着往前。度过严冬,就会迎来春暖花开。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惠风拂面,鸟鸣叽啾,我们欢欢喜喜迎接春天的光临,敞开我们的心灵和家门,在盈盈春意中信步而行。
山河堂堂,乾坤朗朗,吉祥止止,人物磊磊。在春天万物复苏的指引下,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将奔走在热爱里,迎接二十四番花信风纷至沓来,迎来更好的自己奔向未来。
当东风再荡漾在千山万水
当百花再争艳在田间地头
当丽日温暖 当鸟儿呢喃
我们终于又迎来一个靓丽的春天
当冬日的阴霾被爽朗的笑声驱散
当臃肿的冬装为轻便的春服替换
当春风化雨 当燕子归来
我们终于又迎来一个人间的盛宴
当风习习 云飘飘
当水盈盈 天蓝蓝
我们迎春 舞春 说春 唱春
我们望春 报春 咬春 煨春
今年的第一首诗探出毛茸茸的芽儿
伸出新鲜的灵魂沐浴在春光春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