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把一个在国内毫无影响力的所谓艺术家炒作成神,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而言,毫无帮助,甚至有害。
阅读了那本据说是木心上课的讲义《文学回忆录》,读到前两个章节就读不下去了,这本书对文学一知半解的讲述述,对各种里程碑式的文学著作中关于人物和故事之间的联系,完全靠强捏来理解,但此书名气实在太大,还是强迫自己读完,果然发现各种想当然的观点都是兴之所至,我想跟陈丹青道一声辛苦。
木心被炒作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归根结底是陈丹青在炒作一份情怀,他说木心在文革中坐牢,没有怨言,用写交待材料的纸张搞文学创作,这个故事好像脱胎于方志敏。
陈丹青说木心八十年代初到了美国,自己裁制西服、礼帽和皮鞋,甚至领带都自己制作,这大概已经完全违背了人性的基本规律,矛盾得一塌糊涂。
从反右倾开始到文革,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和陈丹青口中的木心命运大致相同的人物,那就是张贤亮。但张贤亮的作品实实在在,知名度实实在在,绝不像木心这样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居然毫无知名度,非要等学生来根据上课笔记来整理成一部著作,才名扬天下。春秋时代的孔子都不至于此。
通读《文学回忆录》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散碎,他不是学者授课时的那种有着严谨、系统的思想脉络和思考主线,关于文学观点,相互矛盾的章节比比皆是,有的就是前后两个章节对于某一个观点的论述都截然相反。这种散碎不成体系的表述,就像是陈丹青先生每次参加完活动的感想,临时记录在笔记本上,写书时不考证前后的观点直接罗列上去。
丹青先生说是上课笔记整理出来的,既然是上课这么严肃的传授,这本书最大的矛盾就是不体系,很随性,没有理论支撑。
书是大卖了,关键还是是陈丹青关于木心传奇这个故事编得好,一个天才文学家、音乐家,一个好裁缝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时代呼唤英雄,陈丹青就制造了一个英雄,顺应时代的需要,传奇是人人向往的,传奇人物更是。
我佩服陈丹青讲故事的能力,木心和他的《文学回忆录》被娱乐明星们这帮人推荐,我强忍着不适艰难地读完这本书,心里说难怪真正的读书人不推荐它。
个人认为,《文学回忆录》本就是一本假托木心之名阐述陈丹青零碎文学感悟的书籍,于治学和文学创作有一定帮助,但这种帮助极其有限。
哦哦
都是伶人,不如梨园!
京东刚买的,6号到,我读一读给你回复一下
讲的随性就对啦,这是以聊天的形式率性而为讲的。不是课堂上课。以陈丹青的名气与财富,没有必要去编剧本卖书赚钱赚名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那个年代的人的特质。只是您认为违背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