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杨尚昆买一部熊猫收音机,朱德之孙问价后吃惊:真是天文数字

野史记录 2023-10-09 09:52:01

北京中南海由于安全工作十分到位,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进入,即便是住在中南海的人员,基本上也都是认证不认人。这样一来,中南海在百姓眼中就成为了一处神秘之地,成为令人向往、好奇,又敬畏的地方。

事实上,中南海里也不全都是一片严肃,也有一些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例如中南海西楼,那里设有一个餐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西小灶。包括朱德、刘少奇、杨尚昆等人在内,经常会在这里用餐,期间还发生过不少有趣的事情。

中南海西楼

西楼并非是中南海原有建筑,而是在建国以后,因为中南海的居住人口数量上涨,导致住房紧张,这才新建了西楼。所谓西楼,并非是一幢楼,而是一个大院子,位于中南海怀仁堂的南侧。

关于西楼的选址,其实并没有什么讲究,只是因为当时怀仁堂南侧正好有一片空地。西楼由于是新建,所以一些配套设施相对比较完善,既有办公的地方,也有居住的地方,还有放松心情的放映厅。

而今天要讲这个西小灶所处的位置,正好就位于放映厅的一角。其实,这个所谓西小灶,并非是什么正规的餐厅,既不奢华,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放映厅内不影响观看的角落里,用几张屏风隔开的一处用餐位置罢了。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西小灶也是如此。第一,西小灶用餐的人都不一般,早年间有朱德一家、刘少奇一家、彭德怀一家、杨尚昆一家,有时候邓小平一家人也会过来吃饭,其他的人则大多数会选择来西小灶打包回家吃。

逢年过节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领导人也会到这里用餐,和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欢度佳节。

第二,西小灶做饭的厨师不一般。他们几乎每家都有自己雇的厨师,由于各自的口味不同,厨师自然也就来自天南海北,会做的菜品自然也就包罗万象。

例如,朱德家的厨师最擅长做川菜,每次聚餐的时候,同为四川人的杨尚昆就会忍不住跑到朱德家的餐桌,尝尝这道菜,再夹点那道菜,临走时还会心满意足的说道:“你家的厨师做菜就是地道好吃!”

杨尚昆话虽如此说,但他家的厨师手艺可不差,不仅会做川菜,还擅长制作糕点。尤其是他做的饭后甜点,堪称一绝,每次在大家用餐结束后,各家的孩子们必然会围住杨尚昆家的餐桌,分那些甜点来吃才肯走。

刘家的厨师也不一般,最擅长的是做西餐。在那个年代,西餐绝对不多见,会做西餐的厨师更是凤毛麟角。但刘家人却偏偏只喜欢吃中餐,这位厨师除了大型节日时能够露一手外,平日里几乎每天做的都是家常菜。

不过,这位厨师也不觉得委屈,每天做家常菜照样兢兢业业,豆角如何切丝炒出来更嫩,茄子如何烧制才更美味,这些全细节他全都会注意到。最厉害的是,无论谁做的菜,只要经他的口,就一定能品出烹饪的方式和材料,令人啧啧称奇!

新奇物品

朱德很喜欢孩子,他与夫人虽然只育有一儿一女,但朱德却还想着四川老家的孩子们。他专门给四川老家去了消息,让老家的兄弟姐妹们每家送一个孩子过来,由他来供这些侄子、侄孙在北京读书。

朱德家的人口数量也因此一下子就增多了,西小灶的餐桌上自然也就热闹起来。据工作人员回忆,朱德家每次吃饭的时候,由于孩子特别多,装菜的时候都会用到盆子。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西楼充满了生机,朱德的脸上每次在这个时候都会洋溢起和蔼的笑容。

杨尚昆的年纪小,在朱德面前属于晚辈,他与朱德元帅在一起时,难免会有所拘束。朱德的儿子朱琦比杨尚昆小9岁,杨尚昆与朱琦比较投缘,相处起来也没那么多顾虑。朱琦年纪不大,也愿意和杨尚昆在一起,两人经常嘻嘻哈哈的说笑,关系颇为融洽。

除了年龄的问题之外,朱琦喜欢与杨尚昆在一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杨尚昆特别追逐潮流,手里总会不时的拿出一些新鲜玩意儿,让朱琦颇为感兴趣。

朱琦和杨尚昆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吸烟。杨尚昆喜欢吸烟,但不限于单纯的解决烟瘾,他对那些新出的香烟特别喜欢,每次有新型香烟问世,他总要想办法买来几盒尝鲜。因此,朱琦有时候看到杨尚昆拿出新烟时,就会要来两盒留着自己吸。

杨尚昆很大方,也喜欢将自己搜集到的新鲜物件儿在大家面前分享。上海产的熊猫香烟,曾经出过一款金属烟盒,这款烟的产量不大,在当时颇具珍稀度,香烟本身又因为金属烟盒而显得很高档,许多人求而不得。

杨尚昆买了几盒,很喜欢吸这款烟,还专门多拿出两盒,送给了朱琦。除了香烟以外,杨尚昆对其他新鲜物品也感兴趣,比如照相机。

有一次,他的一个外国友人,专门从国外给他带来一部照相机送给他。杨尚昆爱不释手,去西小灶吃饭时也带着,等大家都投来好奇的目光时,他就会不厌其烦的给大家讲解照相机的使用方法,还亲自给大家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照相机拍照片。

彼时,新中国发展日新月异,许许多多新奇的物品进入中国,中国的制造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其中,收音机绝对算得上是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物品之一。收音机在60年代还是比较少见的高科技物品,那时朱德曾经从一位国际友人处获赠一部收音机。

这部收音机的功能非常吸引人,但体积也特别大,差不多有一个8岁孩子那么高,与今天广场上的大音箱差不多大小,不要说随身携带,即便是移动都不容易,甚至要在收音机上安装轮子,才能像拉行李箱一样带走收音机。

昂贵的收音机

1964年,收音机的制造技术突飞猛进,用晶体管替代了电子管,将收音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上海的制造业十分发达,率先突破了技术壁垒,制造出当时第一台熊猫牌晶体管收音机,体积十分袖珍,仅仅有巴掌大小,与朱德获赠的那台收音机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被杨尚昆花钱买走了,当天便拿到西小灶向吃饭的众人展示起来。众人见到这么小的袖珍收音机纷纷称奇,也感叹新中国的强大和上海制造业的发展之快。尤其是那些小孩子,更是直接将杨尚昆围在中间,高举着双手要把玩这个吸引人的小东西。

朱德的孙子朱和平与朱援朝,当时也在这群孩子之中。而且,他们两人应该算是最积极的两个孩子,因为他们平时就对收音机非常感兴趣,经常拆收音机再组装,却从未见过如此小的收音机,兴趣十分浓厚。

朱和平对这台收音机十分喜爱,顺口问了杨尚昆这台收音机的价格是多少?杨尚昆笑着说道:“160元”。正是这句简短的回答,让朱德的孙子朱和平为之一愣,直言这笔钱对他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直到多年以后,朱和平回忆起这件事时,还忍不住感慨。

朱和平之所以会发出如此感慨,那是因为这160元在当时确实不算小数目了。即便是朱德元帅,一个月也只拿400多元的工资而已。原本朱德的工资可以更高,还可以拿元帅的津贴,但朱德以国家困难为由,坚决拒绝拿这份津贴, 只按照司机工资的标准拿这400多元。

400多元的工资,在当时也不算少,但朱德元帅的开销比较大,毕竟要照顾那么多孩子,衣食住行和上学,哪一样都得他自掏腰包。当时朱德元帅家里的开支紧张到什么程度?就连朱援朝和朱和平买铅笔和吃冰棍的几分钱,那也是要记在账本上的。

即便如此精打细算,还是经常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朱德元帅就会省吃俭用,把多花的一部分钱给省出来,这样才能够下个月的正常开销。曾有人提出过,要给朱德元帅家增加一些补助,让他过的不用那么拮据,但朱德坚持不要,理由还是国家困难需要钱!

所以,即便朱和平是朱德元帅的孙子,日常花销也不多。一下子让拿出160元来买收音机,那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这笔钱在他眼中,自然算是天文数字了。

12 阅读:4024
评论列表
  • 2023-10-31 23:12

    杨尚昆的级别也高,工资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