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惠能大师:“一宿觉”

海蓝聊佛法 2024-07-09 20:40:43

接上文:

再说玄策,自从他离开河朔之后,便向东南而行,渡过扬子江,来到地处东南一隅的永嘉境内(今浙江温州市)。

永嘉地方,山青水秀,民风淳厚。玄策尽意徜徉,欢喜无比。在永嘉期间,玄策常常听当地百姓称道两人。

一是东晋袭封康乐公的永嘉郡守谢玺运,他平生锺情永嘉山水,其诗名扬天下,他的名声,他的足迹,他的山水诗,堪为永嘉增色。

另一个人则是佛门中人,其法号玄觉。玄觉禅师本是鹿城戴氏之子,少年时即研读佛教经典论著,精通天台宗止观学说,后来因为看了《维摩经》,转而修习发明本心之学。玄觉禅师的学问和修持功夫,在江浙一带,无人能出其右。

玄策打听到玄觉的住处,便登门造访,施礼问讯,相谈甚笃,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玄策与玄觉讨论佛法大义,玄觉所谈与禅宗各位祖师所言暗合,让玄策感到惊奇。

玄策问:“禅师学得佛法,拜谁为师父?”

玄觉答:“诸家经论,各有师承,我都读过,只是后来读到《维摩经》,才算真正认识到佛法的宗旨,但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而已,是对还是错,在永嘉没有人能为我印证。”

玄策见他并无师承,是自学得道的,便说:“如果是在威音王之前,禅师便可以自己悟得佛法;如果是在威音王之后,没有师父指导,靠自己悟得,自然算不上是佛门正道。”

威音王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佛,玄策用他来表示,在遥远的古代,人们本有的纯正精神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那时的人们便可以通过自悟而获得佛法,但是现在不行。

玄觉明白玄策的意思,便要求道:“希望您能为我证明解释,看看我的理解是不是符合心学宗旨。”

玄策沉吟片刻,推託道:“不行,不行,本人学识尚浅,难以为禅师证道。曹溪宝林寺有六祖惠能大师,弟子四方云集,听他讲授佛法。如果禅师有意去那里证道,我正好可以与禅师同行。”

于是,玄觉跟着玄策来到曹溪,上堂参见礼拜大祖惠能大师。

玄觉心想,自己不是来求学,而是来求证的,既然是来求证的,就不能如同求学一般。

玄觉没有向惠能施礼下拜,也没有又出偈颂,玄觉绕著惠能转了三圈,而后举起手中的锡杖,在地上重地一跺,便站立一旁,一声不吭。

惠能说:“做了佛门弟子,就具备了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从哪里而来,生出那么大的傲慢之心?”

玄觉避开惠能的问题,另外提出一个话头:“人世间以生死之事为大,其变化疾速无常。”

惠能问:“那为什么不通过领悟无生无死的道理,去明白没有疾速无常的变化?”

玄觉答:“理解领悟了,就无所谓生死;了然明白了,也就无所谓疾速无常的变化。”

惠能点头道:“是这样,正是这样。”

玄觉这才整理仪容,重新礼拜惠能。行礼完毕,便向惠能告辞。

惠能便问:“大德不觉得走得太急了?”

玄觉随又应道:“我的本性并没有动,那里还有什么急或缓。”

惠能又问:“谁知大德的本性是动了还是没动?”

玄觉答道:“自有仁者能够分辨。”

惠能说:“大德已很透彻地明瞭了无生之意。”

玄觉问:“无生还有意吗?”

惠能便反问道:“没有意,谁来分辨?”

玄觉答:“分辨本身也不是意。”

惠能双手合十,说:“善哉善哉,说得太好了!”

于是,惠能便请玄觉禅师在宝林寺留住一宿,第二天一早,便让他回永嘉传授佛法、教化众生去了,当时人们便叫他作“一宿觉”。

回去后,玄觉禅师撰写了《永嘉证道歌》,专记此事,不久便盛行于世。

玄觉禅师入灭之后,諡号“无相大师”,人们都称赞他,认为他是真正的觉悟者。

明日更新。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