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确,字子固,北宋邠州宜禄人,品性刚正。在北宋元祐年间,他凭借自己的学识,一举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当宋徽宗赵佶继位之后,张确深感国事日非,遂上书直言,恳请圣上诛杀那些大奸大恶之徒,罢免那些尸位素餐的无能官员,同时提拔任用那些真正贤能的人才。他的这份直言进谏的勇气,让他的名字被荣耀地记入了上等名册。
到了宣和二年,青溪地区出现了盗贼为患,百姓苦不堪言。面对这种情况,张确并没有盲目地主张武力剿灭,而是提出了安抚的策略。他认为,只要能够体恤这些盗贼的疾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能够消除盗贼的威胁。然而,这一主张与当时的宰相王黼的意见相左,因此张确被外放,任命为杭州通判,并代理睦州事务。
在睦州,张确对于那些从盗贼阵营中逃回来的人,他不仅宽恕了他们的过错,而且耐心地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盗贼的真实情况。这些情报被将领们所采纳,最终在张确的指导下,盗贼被成功地平定。由于他在处理这一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张确随后被任命为坊州和汾州的知州。
宣和七年,张确被调往解州,不久后又被转任至隆德府。此时,北宋的边疆形势日益严峻,金兵的铁蹄不断南下,对宋朝的领土构成了严重威胁。金兵围攻太原,忻州和代州相继投降,平阳的士兵也发生了叛变,局势岌岌可危。
面对这样的危急情况,张确立即上表朝廷,直言不讳地指出:“河东地区乃是国家之根本,其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若失河东,非但秦地难以固守,就连汴京也将不再安全,难以作为国家的都城。敌人既然已经得到了叛变的士兵,必然乘胜向南进攻。潞城已有百年未曾修筑,守边的士兵也都部署在边境线上。我生长在西州,对军事颇为熟悉,如果有十万秦兵,我自信足以抵抗敌人。若非如此,我也唯有以死来报答陛下的恩典。”张确的奏折虽然多次上报,但却未能得到朝廷的及时回应。
到了第二年二月,金兵如预期般南侵,张确深知隆德府城内并无充分的防备,面对强大的敌军,张确内心却并未放弃抵抗。在有人提议从东城突围时,张确愤怒地斥责了这一提议,他坚定地说:“我身为守卫国土的臣子,应以死报国,头可断,腰不能弯。”最终,张确选择了战斗到底,直至壮烈牺牲,他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为后人所敬仰。
宋钦宗赵桓在听到张确壮烈牺牲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悲痛。他为张确的勇敢所感动,遂下旨追赠张确为述古殿直学士,以此表彰他的忠烈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时,钦宗召见了张确的儿子张乂,以表达朝廷的哀悼。
宋钦宗深情地说:“你父亲张确,堪称当今之颜真卿、柳宗元,他的气节,足以光照千秋。他得到了死得其所的荣耀,还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国的将领和守臣都能像你父亲一样忠心耿耿,坚守节操,朕又怎会陷入如今的困境!”钦宗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张确的敬仰,以及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在场的臣子们都能感受到钦宗内心的沉重,他在叹息声中表达了对大宋未来的担忧,以及对更多像张确这样忠臣良将的渴望。钦宗的叹息持续了很久,这不仅仅是对张确个人的哀悼,更是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