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三明”:帮助东晋中兴的三位大臣,你都知道吗?

情怀历史如风 2024-11-11 14:52:39

众所周知,西晋作为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的存在时间并不长。当然,虽然西晋灭亡后,不过,琅琊王司马睿还是成功在江东建立了新的国家,史称“东晋”。尽管和西晋比起来,东晋国力大衰,人口调离,但依然代表着华夏正统,涌现了一批为国捐躯的才子能人,“中兴三明”恰好是其中翘楚。

一、蔡谟

“中兴三明”是东晋名臣蔡谟、诸葛恢、荀闿三位的合称,因为三人的表字均为“道明”,且都为东晋立下功劳,所以并称为“中兴三明”。

蔡谟(mó)(281年-356年),字道明。陈留郡考城县人 。蔡谟是曹魏尚书蔡睦曾孙、西晋乐平太守蔡德之孙。从事中郎蔡克之子。与诸葛恢、荀闿并称为“中兴三明”,又与郗鉴等八人并称为“兖州八伯”。

西晋末年,蔡谟屡次推辞辟命,渡江避难,任东中郎将参军。司马睿担任丞相时,征辟蔡谟为掾属,又转任参军。苏峻之乱时,蔡谟参与平叛有功。事后迁侍中、五兵尚书,领琅邪王师,赐爵济阳男。在此基础上,蔡谟可谓是深受司马睿的信任和器重。

郗鉴去世后,蔡谟任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晋康帝即位后,蔡谟入朝领司徒,与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政。不过,蔡谟在三年内执意推辞不就任,最终被免为庶人。此后,蔡谟便闭门不出,终日教授子弟。数年后,再任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但他称病不朝,无心朝政。

到了永和十二年(356年),蔡谟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性格尤其厚重谨慎,每件事都过分的做防范。所以时人说:“蔡公过浮船,脱带把瓠系于腰间。”

二、诸葛恢

诸葛恢(284年—345年),字道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恢是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曹魏司空诸葛诞之孙,东吴右将军诸葛靓之子。

诸葛恢年少知名,西晋八王之乱时,他南渡江东,效力于琅琊王司马睿,出任安东主簿、江宁县令。。晋愍帝司马邺即位后,诸葛恢被授为尚书郎、会稽太守。东晋建立后,诸葛恢历任中书令、丹阳尹,因病免官。

太宁二年(324年),晋明帝司马绍征讨王敦,以诸葛恢为侍中、奉车都尉,后因击败王含有功,进爵建安伯。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东晋初期,诸葛恢忠于朝廷,参与平定王敦之乱,这对维护东晋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晋成帝病危,诸葛恢被选为顾命大臣,辅佐朝政。晋康帝继位,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到了永和元年(345年),诸葛恢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三、‌荀闿

‌荀闿(?—324年),字道明,颍川颍阴人,是‌荀勖的孙子,‌荀藩的儿子,‌荀邃的弟弟。荀闿出身于名门望族,他在年轻时便以才学和品德受到重视,被大司马‌齐王冏征为掾。齐王冏死后,他与其他故吏一起请求安葬齐王冏,这一行为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显示了他的义气和胆识。

东晋建立后,‌荀闿迁升为‌右军将军,后转任‌少府。晋明帝在位时,曾问‌荀闿与兄长荀邃谁更优秀,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评价,显示出他在朝廷的地位和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晋三明”之中,荀闿在司马绍出兵反抗王敦的同年就去世了,由于东晋建立之初,朝政由琅玡王氏把持,所以荀闿从入仕东晋到去世,可以说是空有才能而无施展的地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