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兰心绽芳华,戎装热血铸军魂。
癸卯年春,疯狂肆虐的新冠疫情终于摁下暂停键,让压抑了整整三年身心疲惫的人们得以放松,享受体验一下那久违了的温暖与靓丽。然而,就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刻,一位戎马倥偬、奉献毕生的老人,却无声无息地悄然离世,就如同她当年投笔从戎、参加抗战一样,没有惊动家乡敬重热爱她的人们。她,就是射阳籍副军职离休干部,新四军老战士,原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三部主任——沈友竹。
沈友竹
信仰浸润,投笔离家入“戎门”新坍,这个远离射阳县城与建湖县上冈镇冈东社区接壤的小镇,历史上隶属于盐城县十四区。虽说新坍镇在地理位置上显得有点偏僻,但这里由海成陆及人口迁徙的历史,却比县内其他镇区早了多年。那时,新坍那里地碱易涝,难以耕种,先民们大多只能依赖卤水烧盐卖钱和广种薄收旱粮来度日。
1924年12月,沈友竹就出生在今新坍镇境内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曾多次提及,小时候家里有十多个人口,住的是茅草搭起来的棚子,家里拥有可耕种的土地仅有一亩多点,父亲及哥姐们常年在外帮人干活度日。
1931年6月,江淮地区遭遇世所罕见的洪灾,新坍境内被大水淹没多日,农田作物全部失收自不待言,多少人家命丧雨涝灾害之中,所幸沈家之前挖沟扛墩起到效果,全家人总算逃过一劫。然而,“大涝之后必有大疫”还真一语成谶。涝水刚刚退去,霍乱开始流行,沈友竹的父亲不幸染病,一贫如洗的家里根本拿不出钱来给他治病,不久便在痛苦与不甘中离世,年仅45岁。
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沈友竹从记事起,就切身体验到挨冻、饥饿、生病是多么痛苦难熬,不到10岁便随妈妈、姐姐,顶烈日、冒风雨到地主田里干活,为的是一家人有口饭吃。后来,相邻卢公祠学堂被改为国立崇雅学校,可以对周边孩子免费或少收学费。家里人认为,友竹人小聪颖是块读书的料,即将她送入学校就读。让女孩进校读书,这在当时偏僻乡间是十分难得的。
几年之后,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成绩优异的沈友竹受地下共产党员老师引导和介绍,于1940年10月毅然弃学离家,进入由陈毅兼校长,赖传珠兼副校长的盐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成为一名新四军女战士。在经过紧张军事技能训练后,沈友竹被分配到新四军卫生部医训班学习。或许是她读过书理解能力强,所学医护知识掌握较快,很快成为班上的学习标兵。
1941年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1月20日,中共中央命令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将原八路军第五纵队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当时三师仅有一个休养所,卫生力量相当薄弱。同年8月,军卫生部除分散向三师增派一些卫生干部外,又把两个休养所移交给三师,与三师原有的一个休养所一起,在阜宁县许庄合编为三师后方医院。在医训班学习期间加入党组织的沈友竹,结业即作为卫生干部被分配到三师后方医院一所任二室室长。
也就从那时开始,沈友竹跟随所在部队转战于盐阜地区,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当战斗打响,在“不丢掉一个伤员”口号下,她与医护人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密切协作,竭力靠前,积极做好早期手术处置,以此提高救治效率,切实减少伤死率。战时高强度的救治伤病员临床实践,使沈友竹的医护水平不断提升,赢得各方认可。
部队流动,战斗频繁,黄克诚师长因经常熬夜和受到风寒,使得他眼睛一度生疾不适,不得不定期到师卫生所治疗。在沈友竹精心用药治疗下,黄克诚的眼疾很快治好。因而,当著名抗日民主人士、新闻记者邹韬奋前来盐阜解放区视察采访时,无意中说起他耳朵不知为何听力下降,黄克诚闻知便指名让人叫来沈友竹为其诊治。在认真检查之后,沈友竹专门给其调制膏药,不想仅几次涂抹,还真就让她给治好了,邹韬奋禁不住向她翘起大拇指。
投身在新四军这座大熔炉里淬炼,使沈友竹的思想政治水平、医护专业技术得到较大提高,为她后来的进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沈友竹与老伴陆训
英勇机智,战地历练成“天使”1942年11月至1943年4月,盘踞在苏北的日寇持续不断地对该地区进行拉网式“扫荡”。所到之处,实施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随后在被“扫荡”过的地方建立据点,掠夺统治一方。新四军所在盐阜、东坎、滨海等地区,也是日寇最为不安和不断“扫荡”的重点地区之一。以黄克诚为师长兼政委、洪学智为参谋长的第三师,坚决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和新四军军部制定的战略方针,积极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以游击战、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等战略战术,取得了反“扫荡”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面对敌人大规模“扫荡”严峻形势,切实贯彻党中央“精兵简政”方针,新四军三师卫生部主动精简机构和人员,将医院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充实和加强了以军分区、各县命名的休养所。在日寇疯狂“扫荡”和距离日伪据点太近的情况下,伤病员不可能集中治疗,只能被分散安置在可靠的群众家里“打埋伏”,医护人员也分别疏散隐蔽、分片包干、巡回医疗,有效减轻了作战部队后顾之忧。
1943年3月29日,刚刚占领时为阜东县东坎的日军,便迫不及待地派出一个中队和200多名伪军据守八滩小街。他们一旦长期驻守八滩,无疑对我军民造成极大的危胁。师首长分析认为,日军虽然武器装备好,但立足未稳,此时恰巧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正在那一带活动,决定就以二十四团加师特务营两个连的兵力,对敌人发起突然攻击,大有胜算。当天下午,黄克诚签发命令:由师参谋长洪学智和二十四团长谢振华具体负责指挥,拔掉八滩日军据点。发挥我军擅长夜战优势,作战时间确定为30日晚上9点半开始至次日佛晓前结束。
部队接到作战命令后,战士们人人摩拳擦掌投入战前准备。在部署具体作战方案时,师特务营提出,他们参战的一个连队没有卫生员,请求上级予以解决。战场上,你死我活,枪炮无情,没有及时处置伤病员的卫生员怎么行?
得此情况,黄克诚本想安排一个男卫生员参加,可师战勤部已派不出人来。此时,他突然想到自己因定期到师卫生室治疗眼疾,所认识像男孩一样性格泼辣的“小沈子”。认为她:“胆大心细又懂外科,能独当一面处理战伤,嗯,让她上战场,定能完成任务。”也正是师长的指名到姓,沈友竹还真就临时代替了连卫生员上了前线。
战斗打响后,沈友竹没有辜负黄师长的期望,在夜色中伴着时起时落的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她无所畏惧,机智灵活奔波穿梭在战斗一线。阵地上哪里出现伤员,她就冲到哪里迅速抢救包扎。由于是夜间战斗,距离敌人据点又近,她仅能利用一盏小马灯发出的微弱灯光进行救护。有一青年战士伤情严重,简单包扎止血后急需转移,而担架队民工不在现场,为不误时间挽救伤者,尽快将其送到前线救护所处置,瘦弱的她硬是背着他跑了近一公里的路程。战斗结束,沈友竹被师政治部表彰为“战场救护英雄”。
此后,沈友竹多次参加战场救护,勇敢顽强医术好,在师里出了名。1943年6月,黄克诚师长当作新调来的卫生部部长吴之理的面,指着沈友竹说:“沈友竹是三师的救护英雄。”随后,她被任命为师直休养所负责人及所长。沈友竹在救护医治伤病员的同时,在驻地军民中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春季着重预防脑膜炎、斑疹伤寒、天花、回归热等病;夏季重点强调饮食卫生,预防疟疾、黑热病、中暑等;冬季则重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1945年8月,在参加歼灭淮阴、淮安拒绝投降日伪军“两淮”战役,负责完成前线救护和伤术任务之后,沈友竹接令跟随部队从苏北出发,穿越山东、河北、辽宁到东北吉林。那时,我们的部队可真是小米加步枪,即使遥遥数千里,也没有车辆运送能力,最多就是为数不多的马匹,大多数干部战士靠的就是一双脚板跋涉行军。师领导出于对女医护人员的关心,想方设法配备了一定脾气好、能吃苦的毛驴供她们骑行代步。
即便如此,路上行军还要时常遭受国民党部队的拦截骚扰。一次,北上部队行进在山东北部一处宽阔的乡村道路上,四周是空旷的田野,几乎毫无隐蔽之处。就在这时,天空上忽然传来隆隆作响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发现有敌机追来,沈友竹与战友们立即疏散,分别躲进路边的地沟里,敌机没有了目标,疯狂轰炸及扫射一阵后离开。大家这才从沟里爬上来,抖掉身上的泥土继续行军。风餐露宿,几月急行,她所在部队终到目的地吉林,被改编纳入东北人民解放军序列。
东北战场,战斗频繁。部队到吉林时恰逢冬季,外面冰天雪地正常气温零下40℃左右,这对南方过来的战士来说一时难以适应,每次战斗都极为艰苦。战地医院送来的伤员往往先是枪伤,受冻后又患冻伤。为此,沈友竹她们总是提前把手术室帐篷搭好,做好保暖及手术前的一切预备工作,随时接收火线上下来的伤员。晚上行动就晚上搭,有时因战斗需要,一天要搭二三次手术帐篷,努力不让前线下来的伤员等待手术准备,从而丧失宝贵的抢救时间。
1946年2月,在秀水河子战斗中,沈友竹担任前线手术队队长,她紧张有序做好调度,全力以赴挽救伤者。那场战斗异常激烈,我军越战越勇全歼敌人1500多人,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1946年8月,医护业务和管理能力较强的沈友竹,被任命为齐齐哈尔西满军区卫生部休养所所长兼军医学校教员。随后不久,她又被调任西满卫生部野战医疗手术队队长兼一所所长,随东野二纵参加三下江南战役。
1947年3月,沈友竹被派往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期间,黑龙江省大贲县鼠疫流行,她主动报名参加大学防疫队,奔赴防疫一线。当市中心发生鼠疫时,她挺身而出独自一人,前往被封锁的疫区处理传染性极强的肺鼠疫患者,被评为防疫模范并获“女英雄”称号。1948年10月,她参加了解放长春战役,负责接收伪满大陆科学院和筹建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学院的工作。1949年3月,她开始担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并被评为军医大学和长春市劳动模范。
沈友竹与家人及同事们合影
听从调遣,医管岗位担“大任”1949年10月1日,就在新中国成立的这天,年仅24岁沈友竹被任命为长春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副主任兼神经解剖教员,当时没有院长,所有事务都由她来主持负责。那天夜晚,为新中国诞生心情异常激动的她,一夜未眠制作了复杂繁锁的脑神经系统教学模型。这套由特制材料制作的模型,形象逼真,看得清、摸得着,让学生们能更为直观地熟悉复杂的脑神经系统,从而快速提升医疗业务水平。
1951年2月,先后担任过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及第四医院副院长的她,被组织派至哈尔滨医科大学俄文专修系学习。有同学发现她学习起早带晚,十分刻苦,便问她哪来这么高的自觉性?她说是因为自知文化与业务底子薄,如不珍惜时间抢着学习,提高本领,又凭什么去为战友为病人服务?!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沈友竹的医护技能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1952年2月,她刚毕业即被任命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1954年11月,她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医疗处儿童保育科科长及医疗处副处长、二分部医疗处处长。1964年4月,在战争中多次获功,解放后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的她,被授予上校军衔,并担任安东市解放军230医院院长兼沈阳军区护士学校校长,1970年10月兼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1972年起任沈阳军区党委委员。
1978年3月,沈友竹离开工作了多年的东北,调任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三部副主任。也就在这一年初秋,已“靠边站”多年的开国大将黄克诚,因慢性支气管炎病住进解放军301医院南楼临床部。沈友竹闻讯第一时间赶到病房看望他,了解他的病情,安排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很快,黄老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起来。
“老师长,您认出我是谁吗?一天查房过后,沈友竹见黄老精神不错,便特意留在病房,激动地向黄克诚问询。黄老和蔼地说:“我在这住院多天,你是这儿的沈主任,我怎么不认识。”
“老师长,您再仔细瞧瞧我是谁?”沈友竹以立正的姿势站着,就像战争年代接受上级给她分派任务那样。
“噢,对,想起来了,你是三师卫生室的小沈子。在仔细打量她好一阵子之后,黄老满脸笑容,终于认出眼前这个沈主任竟是当年三师的新四军女战士。
“小沈子,你跟八滩战斗时大变样了,记得那会儿你才18岁吧?”黄老一边回忆着,一边指着身边的椅子,“来,别站着,快坐下来跟我说说,你见到过三师哪些同志?”沈友竹回答到:“洪学智、张爱萍、刘震等老首长来这住院检查身体时,我都见过。”黄老急切地问到:“他们都还好吧?我真想他们啦!”沈友竹略显兴奋的告诉黄老:“我见到的几位老首长身体都还不错。”随后又加上一句:“有些首长还跟我谈起您率领三师艰苦抗战的经历。”尽管几十年没见到黄老,沈友竹有许多话想跟他说,但为了不影响他休息,她尽量做到黄老问什么,她就简明扼要地回答什么。
1985年5月开始,沈友竹任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副军职主任。在她担任230医院、202医院院长和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领导期间,无论对普通患者还是首长,都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深厚的革命感情,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她每天早早到班,深夜才会离开,多少年几乎就没有度过什么星期假日。每遇紧急抢救和大手术,她都亲临现场指挥处置,常常连续几天都不离开病房,较好地完成了高干保健、医疗工作任务。
1987年她离职休养后第一次回到新坍老家,与家人合影
不负夕阳,铁骨柔情慰“乡愁”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1987年离职休养后,沈友竹第一次离京就是和老伴一起回到生她养她的盐阜老区射阳县新坍镇,寻访梦中方能见到的家乡少时那些老河老庄的痕迹和现在的乡亲。她走进新坍镇中心小学亲切地与孩子们交流,回忆自己当年饿着肚子求读的往事,并向学校一次就捐赠3000多册图书,意在帮助家乡孩子多读书。
回到北京,沈友竹先后参加了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振兴盐城北京咨询委员会等组织,她能根据这些不同组织的目标任务,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先后为204国道盐城段、西部地区母亲水窖、山西农村小学、河北邢台南就水村部等修建捐款数万元。在1997年开始担任中国老促会医委会主任10年间,她联系发动北京及部队相关医院,组织医务队下乡巡诊,捐赠大量药品和医疗器械,竭力为老少边穷地区人民做点有益事情。
她曾多次与盐城在京的老同志一起,探讨盐城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并及时向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对盐城发展急需的项目产业,她也尽己所能说服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当她了解到,家乡射阳因电力不足影响和制约着区域发展时,便四处奔波为射阳率先争取国家农村电网改造项目资金,使全县城乡电力供应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沈友竹更是把投身“希望工程”作为己任,且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她曾先后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多名面临失学青少年留校就读提供资助。其中,最为令人感佩的要数她,对盐城一名贫困学生持续13年的无私资助,改变了这一少年及其家庭的命运。
1997年11月12日,她应邀参加反映新四军英勇抗日的革命回忆录《难忘的岁月》一书首发式,特地约见了该书主编、盐城博物馆原负责人熊涵东,专门拜托他在盐城为自己找一名家庭贫困学生,由她资助其上学,以此表达对家乡人民的一点心意。
被沈友竹恋乡之情所感动的熊涵东,回到盐城即着手落实这件事情。在盐城中学校长朱武华认真推荐和他反复比较之后,决定将时读初中一年级,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杨克华列为人选。杨克华父亲杨基荣是一企业职工,月收入500多元,患有肝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母亲薛汉芳已经下岗,每月仅能拿到200元补贴费。他姐姐从小就脑发育不全,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另外,他还有一个父母收养正在读小学的弃婴妹妹。
沈友竹接到熊涵东推荐信后,当即复信同意他提出的人选,并在信中说明:一是杨克华同学初中阶段学费,1998年~1999年资助1500元,此款寄你处,请代为交纳。为避免干扰学校和本人的教与学,只和你们联系。二是杨克华同学如能升读高中、大学,届时依学校规定的学费等款项继续资助,到时再联系。三是千万不要对外宣传此事。这是我晚年响应党的捐助“希望工程”号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完全应该的。
军人作风的沈友竹,说到做到从1998年起开始,每年如期资助杨克华学费和生活费,使其顺利读完初中。2000年7月,杨克华考上盐城中学高中部。沈友竹得知后,随即寄来他开学所需的5400元。此后,每到学期开学之前,杨克华总能收到沈奶奶从北京寄来所需的费用,直至高中毕业。2003年8月,杨克华如愿考上杭州商学院。闻听此讯,沈友竹尤为高兴,当即又给他寄来6400元,让其及时缴纳学费和生活费。
沈友竹不仅在经济上支持杨克华,而且还在思想道德等方面引导帮助他。在杨克华身边至今还保存着十几封沈奶奶写给他的信。在2000年8月15日来信中,沈老写道:“克华,你是老区的孩子,盐阜老区是新四军战斗过的地方,新四军革命精神你永远不要忘记!”
2004年6月26日,沈友竹在给杨克华的信中说:“克华,2005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当年新四军无数将士的热血洒在盐阜大地上,你们青少年一代要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要艰苦奋斗,不要沾染贫困享乐的不良习气。”
杨克华没有辜负沈友竹的希望,在读大学四年级时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7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考上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当时沈友竹的老伴陆训刚刚离世,家中经济并不宽裕,但她还和以往一样,给杨克华寄来开学费用。杨克华写信给沈奶奶,提出以后不能再让她资助了,自己准备边学习、边打工挣钱,来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业。沈友竹对此很高兴,但为不让杨克华因打工挣钱影响学习,仍一如既往提供资助,一学期5000元,直至杨克华研究生毕业。
前后持续13年,沈友竹这位老“新四军”战士,无私资助一名非亲非故、家庭特困的学生,并将其培养成研究生的事迹,感动着盐阜老区及家乡的人们。尤为感人的是,当得知杨克华的妹妹杨薛娇考上大专,家中拮据实在拿不出她开学费用时,沈老又慷慨解囊寄来1.2万元,终使杨薛娇如愿跨进院校大门。
叶老蒹葭花似雪,秋寒正劲迫魂弓。2023年2月6日17时10分,离休后,曾获“全军先进离退休干部”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新四军“老战士”的沈友竹,在她生前所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安详地辞世,享年99岁。家人按照老人生前愿望,虽然一切从简料理她的后事,但是组织却给予了她较高的评价,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悼词中称赞她,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矢志不渝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军队医疗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了毕生心血和精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她党性观念强,识大体,顾大局,作风民主,团结同志,与班子成员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她作风正派,品德高尚,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谦虚谨慎,联系群众,深受广大官兵尊敬和爱戴。她坚持原则,秉公用权,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搞特殊,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保持了老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沈友竹,您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将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怀念。
沈友竹,您是盐阜老区人民永远的自豪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