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澧县,砍苇人迎着清晨的朝霞走进砍苇地(陈正军/图)
秋冬的洞庭湖边,以往总能看到用芦苇搭建的棚屋,简陋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将芦苇紧实地捆扎在一起,斜立着围成一个拱形的棚,有的用小捆芦苇编织成棚屋的骨架,再罩上一层防风的塑料膜。棚屋是芦苇工在芦苇收割季的住处,秋冬立起,将近一百天,他们在棚屋中吃饭、睡觉。
2014年,湖南津市,砍苇工在棚屋外简单洗漱(陈正军/图)
芦苇是洞庭湖湿地最大的植物群落,面积约有130万亩,曾经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120多万吨,约占全国芦苇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芦苇主要用于造纸。洞庭湖边的造纸厂,每一家都有大面积的芦苇储存场,收割季时堆满整齐的芦苇垛,运送芦苇的车辆往来不绝,这些芦苇都靠人工一刀一刀地收割出来。
2012年,湖南沅江,砍苇工休息时在棚屋外逗狗、喂鸡(陈正军/图)
每年,成千上万的农民从湖南湘西,以及与湘西交界的贵州、重庆来到洞庭湖区,他们大多是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以家庭或村落为单位,成群结队出行。一个家庭的男女老少都可能是芦苇工,有时候年幼的孩子也会被带去芦苇地,一边看大人做活,一边长大。
2014年,湖南澧县,为加快砍芦苇的进度,包工头每天将午餐送到现场,集体开伙食(陈正军/图)
收割芦苇按量来计算工钱,体力好的芦苇工一天能砍一百余捆,每捆约五六十斤,一捆的工价一块多。在农事结束后,收割三个月的芦苇,他们能挣上一万多元回家过年。对于以农耕为主、靠天吃饭的农民而言,一份劳动拿一份钱的机会是稀少的。
2014年,湖南澧县,来自湘西苗寨的砍苇工准备将芦苇打捆(陈正军/图)
为了多砍几捆芦苇,工人们往往清晨四五点就醒来,轮流做早晨和中午的饭食。太阳升起前,洞庭湖湿地泛起白茫茫的晨雾,他们就在雾气中开始一天的劳作,在芦苇荡里不停地砍、搂、拖、捆,除去中午吃饭时短暂的休息,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然后踏着夜色回到棚屋。
2014年,湖南澧县,工人在天黑前将捆好的芦苇收集装车,运往临时码头(陈正军/图)
2018年,为了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湖南省陆续清退洞庭湖区全部的制浆造纸企业。没有回收芦苇的造纸厂,也就没有了收割芦苇的工人。政府和企业开始对芦苇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有的企业尝试用机器收割芦苇,粉碎后用于生产环保板材和生物质发电;岳阳则举办芦苇艺术节,试图用芦苇资源发展旅游业。洞庭湖边再无芦苇屋。
2014年,湖南津市,无论收工多晚,砍苇工都要在睡前磨好第二天用的砍刀(陈正军/图)
2014年,湖南澧县,来自凤凰的苗族女工在砍芦苇(陈正军/图)
2018年,湖南沅江,这是最后一次来砍芦苇了,来自张家界的土家族男工思索着来年的秋冬季营生在哪里(陈正军/图)
2023年,湖南岳阳,芦苇艺术节上的麋鹿展品(陈正军/图)
2014年,湖南汉寿,越冬的候鸟从芦苇荡上空飞过(陈正军/图)
2016年,湖南汉寿,游客在芦苇荡里露营(陈正军/图)
2014年,湖南津市,星空下的芦苇棚屋(陈正军/图)
陈正军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聂阳欣
责编 郑洁 方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