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接受邀请,又要去吟诵李白的著名诗作《将进酒》了。
他曾经吟诵过这首诗,在交响乐队的助力加持下,倾情投入,全力以赴,吟诵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然而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吐槽,槽点之一就是颇具特色的“哭腔”。
他强调,对这首诗的吟诵不可能只有一个版本,也不可能有标准版本,他坚持自己的版本。
一个人的吟诵是不是比较准确的传达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绪,只能是根据诗人的诗作,诗人的生活经历,以及诗人的个性,等等,来判断,只跟诗人有关,跟吟诵者个人是无关的。
诗人的诗只能有一个意思,一种情绪。
我们的吟诵只能建立在对诗人李白和《将进酒》的比较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上。
总体来看,这首《将进酒》表达出来的东西,既有官场不得志的失意情绪,更有失意后的豁达、狂放和不羁,在酒后一气呵成,吟出这首《将进酒》,必然是仰天大笑,哈哈哈不断,以此来表达对官场的蔑视,不在意(也许很在意,不在意,就不会有这首诗了)。
这应该是所有解读这首诗的人,能够达成的一个基本认知方向,吟诵者该取一个什么样的基调,也就不难定夺了,而不是根据吟诵者此时此刻的心境、情绪来主观臆断。
这个见解确实不敢苟同,一首诗确实是给吟诵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但这个空间是有方向限定的,只能在这个大方向上,在吟诵风格上发挥一下。
那就尽情的嘚瑟吧,这是他的自由。
别人闲的蛋疼,也是自由。
那就尽情的自嗨吧……
个人观点,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