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开封的十万青年,犯了什么罪?

新的洞察 2024-11-11 04:34:43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而一个包容的环境至少应该不会动辄上纲上线,相互攻讦。

比如“十万青年夜袭开封”这事儿,现在话风似乎在逐渐变得带着点杀伐的味道。

一些重量级媒体虽然夹枪带棒评论,但多少还算是保留着大媒体的体面。而一些小媒体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有些人,甚至急着将这件事情定性为“扰乱社会秩序”。

窃以为,这真的有点过了。

必须得先承认,这场活动因为没有什么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所以也出现了很多差强人意的事情。

比如,大量的骑行者挤占了机动车车道。大量的共享单车仍在开封主要交通点,导致交通很不方便。还有很多被学生们丢弃的垃圾,确实影响了市容市貌。

一些生活在开封的朋友也抱怨,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洪流打破了,送孩子上学,山下班回家买菜做饭,都耽误了不少事儿。

这些都是事实,也是这场以青春之名狂奔两城的毛病,这几天都被人诟病。

确实如此,也希望这些青年们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

但是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就要对这些青年的问题上纲上线评论?

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一场年轻人致敬青春的骑行活动,会被上升到外部势力策划的地步。

如果你看着这些孩子骑着共享单车跑到开封,然后举着剪刀手,打卡拍照吃灌汤包,然后再四零八落睡倒在高铁站,你会觉得这些孩子们会有什么样不可告人的特殊目的呢?

我不喜欢阴谋论,更不相信处处都是阴谋。

一场人数众多的骑行,一场暴露了诸多管理问题和自觉性不够的骑行,接下来有两个解决方法:

要么,直接喊停,一了百了;

要么,反思总结一下,及时规范,恰当引导,因势利导,借势把文旅搞起来。

选择前者确实省了不少事儿。而选择后者,那就很考验管理水平。而且稍有不慎,出点什么问题,就可能要追责下去。

当然,不管最终选择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我相信有司都会深思熟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但无论如何,不应该轻易将一场青春之名发起的骑行污名化。更不能因此将他们说成“酒囊饭袋”,说成一群“无所事事移动的皂粉机器”。

这就不是对事情的客观评价,而是对这些年轻人的人格侮辱。

我对此坚决反对!!!

更何况,有些人还在试图把这件事情上升到地域的层面。

难道就因为这些孩子们生在了河南,就连一场骑行的资格都没有了吗?

难道,这些孩子们活着的意义,就是要向别人看齐,卷四六级,GRE,TOEFL,雅思?

这不是我们一直唾弃的考试机器?

青春,不就应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不就应该去“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我真的不喜欢那种爹味十足的论调。

更害怕那种动辄上纲上线,扣帽子,按罪名的声音。

还是那句话,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做错的地方,确实需要批评,也确实需要他们认识和改正。

但借机说事儿,污名化,就有点不厚道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承认不承认,这些人即便已经成年,但实际上,他们大多也都还是没有走向社会的孩子。

他们是河南的孩子,也是中国人的孩子。

他们举着红旗骑行四五十公里,说明他们热爱自己的青春,也热爱这个国家。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强,则中国强。

0 阅读:0